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马铃薯病毒对不同品种抗晚疫病性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1997

摘要:马铃薯病毒对不同品种抗晚疫病性的影响李军(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1前言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在病原体的生理小种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抗所有的生理小种。然而,各种因素如光、矿质营养、土壤和空气的温湿度都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果树生产状况及高低产原因的调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连续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该地区及其主要县(市、区)的生态条件,果树栽培的主要种类、品种、面积、产量以及栽培管理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低产园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该地区果树发展与生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果树栽培,调查研究,加权平均

耐重迎茬大豆新品种绥农10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1997

摘要:耐重迎茬大豆新品种绥农10号的选育陈维元吕德昌崔玉瑰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田喜梅(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52052)绥化10号系黑龙江省绥化所于1983年以早熟、秆强、分枝多、荚密的绥农4号为母本,南铁岭农科所培育的晚熟、高大繁茂、丰产、高抗灰斑病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毒马铃薯早大白地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摘要:“早大白”是辽宁省培育成的一个超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我所于1993年引入试种,经过脱毒、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大而集中、产量高四大突出特点。1995年春进行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大田示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达31.5吨,比当地农家种红眼,增产2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山马铃薯研究所杂交育种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中国马铃薯 1997

摘要:克山马铃薯研究所杂交育种的障碍及解决途径李成军张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马铃薯的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品种间杂交及种间杂交,目前克山马铃薯研究所主要采取品种间杂交。马铃薯遗传规律比较复杂,新品种出现的机率为十万分之一。因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小黑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饲用小黑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张玉清金晓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土利用改良研究所·哈尔滨)张庆祥李晓渤程丽萍王齐(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试验采用6个小黑麦品种为母本和5个小黑麦稳定的品系杂交,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30个组合,对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龙粳5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1997

摘要:水稻龙粳5号的选育张淑华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佳木斯154014龙粳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于1985年以合良68DBL7为母本,合单80-036为父本杂交,1986年接种其它药离体培养,1989年选出9个优良单株,1990年种成9个株行,当年有6个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u1型甜玉米杂种优势分析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甜玉米杂种优势在各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对甜玉米不同组合七个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穗高、分校数优势最强。并通过亲子相关性分析得出株高、穗高相关极巨著等试验结果,为甜玉米杂交种的亲本选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甜玉米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冬小麦耐寒力和越冬稳定性的途径

麦类作物学报 1997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外引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提高冬小麦耐寒力和越冬稳定性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冬小麦生产现状和特殊的生态条件,综述了从引种、育种、种子处理及栽培措施等途径来提高冬小麦耐寒力和产量稳定性,供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耐寒力;越冬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原产热带,是一种喜温的C4植物。由于它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生长期内受到低温冷害的侵袭,常造成大幅度的减产。不少学者从气象、栽培的角度对低温下玉米生育期延迟、产量下降等做过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生育期(芽期、四展叶期、小孢子形成期和灌浆期)中黑龙江省冷害年经常出现的低温对玉米光合作用、小孢子分化的影响,为有效地防御低温冷害,保证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作用 小孢子分化 低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