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影响节肢动物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
《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肥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可能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会提高水稻对害虫的敏感性、改变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到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功能,导致害虫大发生。为了合理、公正地评价施用氮肥对稻田节肢动物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能力的影响,探索性地应用笼罩的方法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稻田中研究了害虫天敌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0,100 kg N/hm~2和200 kg N/hm~2)稻田中对褐飞虱的捕食能力及自然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旱季田间的捕食性天敌对褐飞虱若虫的捕食能力和主要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均随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弱。在雨季,虽然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也随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弱,但捕食性天敌对褐飞虱若虫捕食能力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表明,天敌对褐飞虱自然控制能力的减弱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褐飞虱种群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鸡与鸭重要免疫相关基因结构与功能差异及其禽流感抗性关联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禽流感(AI)是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鸭和鸡是H5N1A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宿主,但鸭对AI禽流感的抗性远大于鸡,目前公认与其机体天然免疫相关基因有关。比较这两种亲缘关系相近模式生物的遗传结构,可以揭示AI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本文比较分析鸭和鸡主要免疫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AIV抗性差异方面的潜在作用,为AI防控新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水稻阶段性温敏白化转绿突变体stgra254的特征和基因定位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和鉴定更多的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从粳稻品种秀水09的EMS突变体库中发现了一个阶段性温敏白化转绿突变体stgra254,该突变体在28℃恒温条件下,第6片完全展开叶出现白斑,至分蘖盛期融合成片,最终叶片枯萎死亡;在32℃条件下,第6片叶白斑数目及白化程度明显弱于28℃,且3d后逐渐转绿;而24℃下的叶片表现正常。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伴随着H_2O_2的积累。荧光仪分析显示,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tgra254与珍汕97杂交得到F_2群体,借助集团分离分析法和SSR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将其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的RM17206与RM17277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8,5.22cM。


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gapA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室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浙江省存在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CMh)的流行。为进一步确认该新种CMh,本研究设计兼并引物获得CMh gapA基因部分片段,通过Genome walking的方法获得了全基因cmh-gapA,大小为1 008 b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mh-gapA与犬M.haemocanis的gapA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74.6%。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Mh与犬、猫的嗜血支原体位于同一分支,与M.suis和M.parvum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CMh作为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提供佐证,并为猪源嗜血支原体GADPH蛋白功能研究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小附红细胞体 待定种嗜血支原体 嗜血支原体 甘油醛脱氢酶


光照环境对大花月季组织培养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色温白光LED和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对大花月季组培苗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下,丛生组培苗的苗高整齐度好于荧光灯和所测试白光LED下的培养材料,而不同色温白光LED和荧光灯下培养材料在所有检测项目中差异均不显著。光周期对大花月季组培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时间不低于14 h·d~(-1)时,所有白光LED下培养材料与荧光灯14和16 h·d~(-1)下培养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大花月季组培苗生根情况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从生产成本方面考虑,5 000 K白光LED能完全代替荧光灯作为大花月季组织培养的替代光源,光照时间14 h·d~(-1)即可保证种苗质量。
关键词: 光环境 大花月季 组织培养 发光二极管(LED)


浙江丽水中华蜜蜂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浙江省丽水市中华蜜蜂(中蜂)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地位,基于mtDNA tRNA~(leu)~COⅡ序列对丽水市9个区县共94个中蜂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和相关分析。群体多样性分析显示:丽水市中蜂的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3 52,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72±0.036,多样性较高;共发现20个单倍型,其中主体单倍型占总样本数的41.5%,与已报道的福建主体单倍型以及广州序列相同,支持丽水中蜂划为华南中蜂类型;丽水中蜂的第二大单倍型的分布频率与福建中蜂明显不同,同时首次报道2个新发现的单倍型,提示丽水中蜂有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单倍型聚类分析显示,丽水中蜂的单倍型与地理分布有较大关系,说明丽水多山环境的地理隔离可能形成了地区间中蜂的分化。该研究为丽水中华蜜蜂的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红掌AaMY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异源转化研究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观赏器官色彩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研究红掌中该类转录因子的种类、表达、作用机理等,本研究从红掌中获得了一个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通过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构建超表达载体并异源转化烟草等手段,对该转录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包含完整编码区,共计912 bp,编码30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与其他物种同源体具有高度相似性;荧光定量分析显示,Aa MYB1在红掌不同组织部位都有表达,但在苞片中表达量最高;获得了12株阳性转化株,形态观察发现转化株营养器官花色素累积程度随基因表达不同而异,但可使所有转化株花器官颜色显著加深。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MYB转录因子在红掌中调控花色素合成等信息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1—2016年浙江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与ORF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近年来浙江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S基因和ORF3基因遗传变异情况,2011—2016年,从浙江省各地区采集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料并提取其RNA,用3对特异性引物对S基因和ORF3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序列变化、遗传进化情况和抗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内疫苗株CV777相比,12个样品株的S基因存在15个核苷酸插入和6个核苷酸缺失,导致氨基酸序列存在5个氨基酸插入(~(58)QGVN~(61)和~(140)N)和2个氨基酸缺失(~(163)DI~(164)),且在主要突变区S1区的2个中和表位(499-638和764-771 aa)有8处氨基酸突变;样品株的ORF3基因有7处氨基酸变异。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2株分离株的S基因与亚洲主要疫苗株(国内疫苗株CV777和韩国弱毒疫苗株DR13)的同源性仅为93.3%~94.9%,而与2011—2016年中国流行株(BJ-2011和Hu N)的同源性高达97.8%~99.9%,表明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呈现较大程度的变异,可为研制更加有效的疫苗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ORF3基因 序列特点 基因进化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