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产蛋鸡突然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产蛋鸡突然死亡除了急性禽霍乱外,较常见的是鸡出血性脂肪肝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的母鸡外观肥壮,营养良好,未发现任何症状。剖检尸体后发现,体内脂肪大量沉积,肝脏肿大,颜色呈黄褐色,质脆易碎,肝包膜破裂,肝表面和体腔内有大的血块,有时在肝包膜下有一个或数个陈旧性出血块,由于肝大量出血,尸体皮肤、肌肉、冠髯苍白。一、主要原因 1.饲料中胆碱、肌醇、V_E和V_(B12)不足,使肝内脂肪合成过多,利用与输出发生障碍,肝内脂肪沉存过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五、农田养分的边际效益粮食作物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壤瘠薄和干旱,是影响我省作物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增加农田肥料的投入,显然是增产的重要措施,尤其氮素。60年代前后,农田投入的肥料以有机肥占绝对优势,肥料氮与粮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3—0.75,边际效益较高,为34.19—60.79(见表6)。进入70年代,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比重下降为8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特早熟低酚棉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本文评价了选育低酚棉新品种的实践和经济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概述了山西省特早熟低酚棉新品种选育研究的进展,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襄汾县棉花大面积亩产75公斤的栽培经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襄汾县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棉基地县之一,在连续5年突破50公斤大关的基础上,1989年全县13万亩棉花,平均亩产达到75公斤,比亩产最高的1986年65.35公斤提高14.8%,比1988年亩产50.5公斤增长48.5%。同时,品级也有了明显提高。据测定,1989年全县平均品级为1.48级,比“六五”期间提高1.5级,比1986—1988年三年平均品级提高1.05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喷洒乙烯利的矮化增产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在抽穗前期为高粱喷洒1600倍液乙烯利,可使节间缩短3.17厘米,株高降低21厘米,茎韧性提高,抗倒性增强。促进一级枝梗缩短0.19厘米,穗长缩短1.6厘米,小穗数增加11个,穗粒数增加423粒,千粒重提高,增产13.6%.本试验探索出了一条高粱矮化、防倒、密植的高产新途径,也为山西高粱高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大脑成神经细胞瘤病例
《中国兽医杂志 》 1990
摘要:笔者于1986年5月发现1例雏鸡大脑成神经细胞瘤,现报道如下。患鸡是在山西省人肿瘤高发区陵川县某村个体户养雏鸡群中发现的。此雏在出壳3日龄时,发现头部有一小点组织突破头盖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向转换的系统结构调控方法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布局
《生态学杂志 》 1990
摘要:一、临猗县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存在问题临猗县位于山西西南部,是晋南盆地中的一个大县。全县面积1356km~2,耕地1.0×10~5ha,水浇地5.27×10~4ha,占耕地的52.7%,人均占有耕地0.227ha。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年降水量为500mm 左右,最高年份曾达到849.8mm,其中5—10月份的降雨量为450mm 左右,同期≥10℃的活动积温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病丰产品种改良方法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为了提高棉花品种选育效果,迅速而有效的选获抗病、丰产、优质新类型,开展了棉花抗病丰产品种改良方法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是在运城市本所病圃和无病试验田中进行的。以抗病品种72—100和感病品种74—305为试材,从1979年开始,将两类品种同时在上述两种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连续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经五轮选择后,于1984年将每种生态条件下经连续人工选择获得的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及经连续自然选择获得的抗病自然选择群体和感病自然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