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建立

中国兽医科技 1989

摘要:(一)材料 1.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F_(16)(IBDVF_(16))引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城疫病毒(NDV)由本所提供。 2.小白鼠骨髓瘤细胞系:NS-1和Sp 2/0均引自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 3.动物:8~12周龄BALB/C小鼠引自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二)抗原制备 把IBDV-F_(16)经30日龄公鸡体内增殖后,收集病变明显的法氏囊制成乳剂,测其病毒滴度为10~7TCID_(50)/0.1ml,-30℃保存备用。使用时常规离心、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同时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制备纯化IBDV抗原。提纯后的抗原经磷钨酸负染,JFM—T电镜观察(放大117000倍),病毒粒子呈六角形,大小为60nm。提纯病毒的蛋白含量为3.25m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花1号花生

中国油料 1989

摘要:这个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1年从引进的品种及其资源中选出单株,是“花29”的变异单株。1985—1987三年在28个点上参加全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4.9公斤,平均比对照“花37”亩产259.2公斤增产9.9%,居三年25个品种之首位。1986—1987两年在6处生产示范,平均亩产269.4公斤,比对照增产19.6%。这个新品种粗蛋白含量25.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五项技术配套栽培的生理机制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89

摘要:我国自60年代开始推广高粱杂交种以来,高粱产量成倍增长,这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发挥。然而,在高粱栽培技术和培栽生理研究上没有多少进展,一如既往地应用着传统的耕作管理方法(分期追肥,等行种植,老熟收获、种子不消毒等),使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限制了高粱生产发展。为此,高粱研究所高粱栽培研究室,从1982年开展了高粱综合技术栽培的研究,运用现代栽培技术与传统的耕作经验相结合,采用播前一次深施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主要土壤磷素动态及有效性

土壤通报 1989

摘要:对山西几种代表性土壤,布置施磷与不施磷盆栽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土壤全磷量在0.0395~0.0697%之间,土壤磷素以无机磷为主,占全磷量77~87%,无机磷组成中,均以Ca—P为主,占无机磷69~77%,占全磷55~62%,其次是Al—P,再次是O—P,而Fe—P甚微。(2)栽培苜蓿条件下,磷肥施入不同土壤后,70%左右的磷素转化为Ca—P和Al—P,而Fe—P和O—P甚微。(3)不施磷土壤速效磷平衡水平在8ppm以下,潜在磷源Ca—P和Al—P亏损,而施磷土壤速效磷平衡水平在15ppm以上,形成Ca—P及Al—P具有动态可逆性,磷素平衡相对稳定。(4)苜蓿生长期间,磷肥保持速效态量随时间的推移按指数规律P=ae~(bt)(b=0)递减,而苜蓿吸磷增加量则按指数规律P=ae~(b/t)(b<0)递增。(5)山西石灰性缺磷土壤上首蓿施磷肥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采用土壤速效磷、速效N/P比及苜蓿相对产量和相对吸磷量几项指标,并结合土壤各形态磷动态可逆性供磷潜力综合分析判断,就能更经济合理施用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的质量和价值

中国土地科学 1989 CSSCI

摘要:土地的质量差异是客观存在,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地块或地片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地区或区域之间.在我国,如何进行县与县、省与省之间的土地质量差异评价,尚缺乏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和应用经济系教授威利斯·彼得逊(Wills Peterson)对美国各州之间农用土地质量差异鉴定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现将作者1986年11月在《美国农业经济杂志》发表的《土地的质量和价值》一文加以编译,介绍土地的宏观质量和评价问题.作者认为,虽然土地的价值反映土地的质量,但决定价值的质量特征仅部分地与农业利用有关.他采用回归的方法,提出了可以鉴别美国各州土地质量差异的指数系列.根据这些指数可以调整美国各州之间的农业土地投入.作者还提出了计算土地价值的指数法.尽管这些方法还不够完善,但对于我国的土地评价工作来说,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质量差异 农业利用 明尼苏达大学 宏观质量 威利斯 美国各州 农用地质量 价格差异 Peterson 彼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品种资源及其近缘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9

摘要:本文收集国内不同地区的谷子品种120个,以及狗尾草、谷莠子和御谷等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谷子芽期的酯酶同工酶酶带共出现19条,所得酶谱分成31个类型.从地理分布来分析,黄土高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区品种酯酶同工酶类型丰富.从谷子品种的起源和演变来分析,谷子和普通狗尾草的酶谱大致相同.研究表明,酯酶同工酶重复性好,比较稳定,可以做为谷子分类学和研究谷子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关键词: 谷子 凝胶电泳法 酯酶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消减豆腥味的研究概况

食品科技 1989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磷脂及多种矿质营养素,它是动物饲料及人类食品的主要蛋白质来源.随着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各国目前高度重视大豆的加工与利用.豆制食品种类日趋增多,但是由于大豆的胀气因子和植酸含量较高,又有明显的豆腥味,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植物凝血素活性也高,加之含有大豆皂角苷,大大妨碍了大豆食

关键词: 豆腥味 皂角苷 胰蛋白酶抑制物 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来源 食品种类 膳食结构 巴比土酸 脂肪氧化酶 棉子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新杂交种——汾葵3号

中国油料 1989

摘要:汾葵3号向日葵是山西农科院经作所用7401—4A不育系和7911恢复系杂交育成的一个油用夏播优良杂交种。油用向日葵的三系配套和杂交种的育成,跨入了全国向日葵杂优利用的先进行列。 这个杂交种经1985—1987三年在17处参加省级良种区域试验,在5个供试品种中连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和热水浸种提高葛藤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草业科学 1989

摘要:葛藤(Pueraria thunbengiana Benth)生长繁茂,地上茎蔓生于地面,长可达10~20米,茎节有产生不定根的能力,而且适口性很好,在保持水土、发展畜牧方面有独特的效能。但葛藤野生性较强,种子硬实含量高,发芽率仅15%左右,给生产中用种子繁殖带来很大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1989

摘要:棉花根系在耕层分布的位置与产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使侧根向上位移,表现在侧根原基发生离地表仅2—3厘米,较露地直播棉花上移1倍多.浅施有机肥0—10厘米的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84.5—87.5%,较深施的74.7%,高9.8—12.8%.1983—1988年研究结果,盆栽试验浅施有机肥比深施的增产11.7—23.8%,大田试验,增产13.6—17.4%,大面积示范,增产13.4—18.87%

关键词: 棉花 有机肥 农田覆盖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