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白地霉单细胞蛋白提取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1986

摘要:单细胞蛋白就是微生物菌体蛋白,是一种优良的饲料添加剂。有人试验,在猪饲料中加入5—10%的蛋白饲料酵母,增重速度能提高15—20%,饲料量减少10%,同时瘦肉比例增加。蛋鸡每饲喂1吨饲料酵母可多产蛋2.5—3万个。可作单细胞蛋白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有酵母菌、霉菌、细菌和藻类等。用白地霉提取单细胞蛋白,有很多优点,不必采用复杂的设备,操作简便,好采收菌体。1985年,我们在本所微生物试验室进行了用玉米、麦麸、土豆汁、菜叶汁等生产白地霉单细胞蛋白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6

摘要:柽麻是山西棉麦集中产区主要速生豆科肥效较高的夏季绿肥作物.枯萎病由土壤传播系柽麻的毁灭性病害.1981—1982年通过对此病害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测定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有Fusarium udum Bult.var.crotalariae和F.moniliforme两种.其中以前者致病力、寄生力较强,是造成柽麻生长初期、中期病死苗的主要因素.虽然F.moniliforme对生长初期、中期的柽麻致病力较弱,但由于它地理分布广、繁殖速度快、腐生性强,因此,柽麻花荚后期如逢淫雨多湿,以致加重病害程度,影响柽麻留种.在病害的防治上,除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外,还应加强其它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柽麻 枯萎病 种类 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白斑麦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果树 1986

摘要:杏白斑麦蛾在山西一年发生二代,以蛹茧在剪锯口、贴叶下、树皮缝、枝叉处过冬。幼虫主要为害杏、桃,尚有李、樱桃、板沙果、苹果。食叶表皮和叶肉,留一层表皮呈不规则筛网状斑痕,日久干枯。第一代成虫寿命平均3.7~3.9天;卵期16.1天;幼虫期40.1天;蛹期10.5~11.1天。第二代成虫寿命4.75~8.74天;卵期8.2天;幼虫期51.8天;蛹期200.3天。已知幼虫和蛹寄生性天敌有8种,自然寄生率第一代为7.0~9.1%;第二代为25.6~29.8%。80%敌敌畏1500倍、50%辛硫磷1000倍、20%杀灭菊酯3000倍,杀虫效果为90~100%。

关键词: 白斑麦蛾 为害 生活史 习性 天敌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出苗能力的遗传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6

摘要:本文利用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两组亲本及其16个杂种、两个杂交组合的F_2为材料研究了高粱胚轴伸长潜力、出苗日数和出苗率的遗传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粱胚轴伸长潜力和出苗日数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其基因系统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品种胚轴伸长潜力大小是出苗率高低的决定因素;出苗日数与胚轴伸长潜力呈高度负相关.

关键词: 高粱 胚轴伸长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的综合利用

农业科技通讯 1986

摘要: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向全世界提供8.2×10~7吨干物质,7.4×10~6吨蛋白质,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了稳定高粱播种面积,提高产品产值,满足市场需要,大力开展高粱的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大有可为。一、籽粒的利用高粱的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一般含淀粉65.9—77.4%,蛋白质8.42—14.5%,粗脂肪2.39—5.47%,每百克籽粒放出的热量为365千卡,仅次于玉米,高于小麦、大米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主要制品有: (一)高粱酒我国用高粱制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高粱经过粉碎、蒸煮、接种、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的评价问题——以子洲县岔巴沟流域上段为例

自然资源研究 1986

摘要: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土地资源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以陕北子洲县岔巴沟流域上段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揭示各级各类土地综合体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适宜性及其程度,客观地反映土地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剑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1986

摘要:果剑纹夜蛾Acroricta strigosa,已知日本、朝鲜、苏联、欧洲均有发生。国内黑龙江、辽宁、河北、四川、新疆有记载。我省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晋东南地区有分布。寄主有苹果、槟沙果、梨、桃、杏、李、山楂等。初龄幼虫将叶食成纱网状。稍大后食为长圆形孔洞和缺刻,对果树生产有一定影响。据蛾类幼虫图册(一)记载,该虫1年发生2代,据我们1984—1985年观察,在晋中1年发生3代。现将结果简述于后,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谷子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6

摘要:本文根据对209份山西谷子品种的分析材料,研究了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同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谷子 蛋白质 脂肪 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养什么兔种好

山西农业科学 1986

摘要:一、青紫蓝兔青紫蓝兔是一个优良皮肉兼用兔种,因其毛皮与南美洲皮毛兽青紫蓝一绒鼠相近而得名。该兔毛被为灰蓝色,夹杂有黑色和白色粗毛。毛尖呈黑色,毛干为鼠灰色或灰白色,毛根为石盘青色。毛色纯正时,吹开毛被可出现彩旋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贫困山区开发整治的战略设想

农业技术经济 1986

摘要:一、贫困山区的情况 山西省的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其中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的贫困地区有31个县,总面积4.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1.7%,人口43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9%。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地势高寒,地形复杂,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从气候分区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沿岸和汾河沿岸的18个县为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雨量在420—550毫米之间,位于吕梁山和太行山中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