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山西省农科院图书馆负责人马壮行同志代表全体与会同志向大会致词

农业图书馆 1983

摘要:首长和全体代表同志们:全国成千上万农业图书馆工作者,遍布在辽阔的农村、牧场、五湖四海以及边疆,日夜以辛勤的劳动,为几亿农民和千万农业科学工作者以及各级农业干部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和知识的食粮。我们长期战斗在科研、教学、推广和生产的前线,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厌其烦地加工着每一个波浪。实践使我们最懂得图书的重要作用;使我们最了解人民的需要和希望。人们常说:农村生活艰苦、图书馆工作辛苦。而我们的体会是苦中有乐。当我们看到大批人才成长起来,科研战线硕果累累、农业生产不断提高时。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御谷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

山西农业科学 1983

摘要:御谷(Pennisetum typhoideum Rich)是一种茎叶象高粱、穗子象蒲棒的禾谷类作物。普通谷子是狗尾草属,而御谷则是狼尾草属。御谷的穗长一般20-50厘米,子粒大于谷子而小于高粱,银灰色透明,晶莹发亮,很象珍珠,故又叫珍珠粟。御谷的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16%,脂肪4.5%,均高于小麦和玉米;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超过或相当于小麦和玉米;钙的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自然降水的经济效果

农业经济问题 1983

摘要:提高自然降水经济效果的关键,是用好自然降水,使其充分发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这是中纬度干旱、半干旱类型地区,当前农业增产的战略性问题。 雨养农业,我们称它为“旱作农业”,其所以成为农业生产的战略性问题,是因为旱作农业的丰欠已直接左右着当前的农业生产。就全国来讲,全国耕地就是把现有一切水源比较好的利用起来,也只能达到1/3到1/2的水地(包括水田、水浇地),也就是说,仍有2/3到1/2的耕地是旱作农业。从山西来看,全省在册耕地面积1981年为5,840.9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为1,659.7万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分量分析

北京农业科技 1982

摘要:主分量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气象、生物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通过主分量分析可以使多个有相关性的因子变成无相关性的新因子,并将信息浓缩到少数几个新的因子上。由于新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和因子数的减少,问题变得清晰而比较简单。大家知道,在多元回归方程中,如果某两个因子的相关性很强,从回归方程中剔出这两个因子中的一个,它对回归平方和的影响很小。因此,进行逐步回归时,由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先进入方程的变量将防碍另一些有重要物理意义或生物意义的因子进入。通过主分量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立专门机构 搞好土地利用管理

土壤肥料 1982

摘要:在全国土壤肥料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收到了与会代表的论文和研完报告等210多篇。此外,大会秘书处还收到部分代表提交的有关农业生产和土壤肥料科学研究的建议或见解多篇,他们针对土肥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有益的意见,本刊暂选其中12篇与四篇论文一并刊出,供有关领导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我们欢迎大家对有些问题展开讨论,让我们群策群力,为发展土壤肥料科学,为使土壤肥料科学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共同努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量繁殖蛴螬的技术

植物保护 1982

摘要:大量繁殖蛴螬是生产乳状菌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于1978年春开始探索。 试验在长治市、屯留县进行。先后建池23个,面积达182米~2。3年中曾对九种金龟子进行探索性饲养,并对棕色、铜绿蛴螬进行了较细的研究,当年获得2—3龄棕色蛴螬366—469头/米~2、3龄铜绿蛴螬844—1160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十二种鼠巢结构的观察

动物学杂志 1982

摘要:鼠巢随着鼠种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多建筑在地下或隐蔽的地方,难以看到。研究鼠巢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生物学中的某些专门性的问题,为植保工作者依据鼠巢特点,识别鼠种消灭鼠害提供资料。 我们于1963—1965年先后在桑干河,滹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东南地区油菜死苗及其防治

中国油料 1982

摘要:晋东南地区是山西省油菜重点产区。全区平均海拔985m,年均气温8.9℃,年均降水600mm左右,主要降水过程集中在7、8月份,尤以7月份降水最为集中。冬季土壤封冻时间长,低温干旱较为严重。油菜从11月下旬开始越冬,来年3月中旬前后返青,越冬过程长达四个月之久。其中11月下旬至来年2日下旬的一百多天时间,旬均气温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毛芒蝇的发生

植物保护 1982

摘要:双毛芒蝇(粟秆蝇)Athergona bisete Karl在晋东南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为害谷子生长点,造成枯心或白穗。狗尾草为其野生寄主。其发生消长及为害程度常因耕作制度、气候等生态条件的不同而异。 一、发生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晋东南全区可分为夏谷区、春谷区和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育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并利用其生产一代杂种

中国蔬菜 1982

摘要: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利用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一代杂种,不少地区已育成一批优良大白菜一代杂种应用于生产上。鉴于大白菜栽培的区域性强,有必要育成适宜山西省(包括晋北、晋中、晋南)自然条件的优良一代杂种。我组自1975年开始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工作,目前已育成一批自交不亲和系并选配出一批优良组合应用于生产。 一、试验经过及工作方法 我们采用青麻叶、河头,河头早、玉青、太原二包头、太原三包头、石特一号、大青口、小核桃纹等品种作原始材料,采用连续单株白交的办法培育自交不亲和系。具体做法是:待植株抽谷开花后,每株选两个花枝,分别套袋,一枝在开花当天上午授粉,一校选开放前2—4天的花蕾,取当天开花的花粉进行蕾期授粉,以得到该株的自交种子。种荚成熟,检验花期授粉的结实情况,亲和指数在2以下的人选,其余淘汰。直到同一株系内各株花期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在2以下,而且系内各株花期混合授粉,亲和指数也在2以下时,不亲和系的选育工作即告完成。已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有青麻叶的三个株系,河头早的四个株系,此外,石特一号、玉青、河头等的e交不亲和系尚在稳定过程中。 不亲和系尚未育成之前,我们自1977年起即进行优良组合早代试配工作,五年共鉴定了422个组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种,至1981年定名推广的有晋莱二号,晋菜三号和太原二青。 大白菜经自交后,在不同品种的一些株系中易出现雄性不育株,取同系可育株上的花粉授粉将其保留,可育成雄性不育两用系,由于已经过多代自交提纯,一经发现,用它做亲本即可制。出生长整齐一致的一代杂种。已育成的雄性不育两用系有河头,太原55天两个。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一代杂种,生产上已推广的有晋菜一号。 以上育成的一代杂种均属直筒舒心的青麻叶类型。二、自交不亲和系选育与利用的几点体会 (一)大白菜一经自交,后代变异乡。。大白菜的主要经济性状如生长期、株高、球重、叶色、产量、耐病性等常取决于多对基因的作用。因此品种一经自交,后代常出现几种变异类型。不同品种自交纯化的速度亦不相同。 (二)品种思注续自交、生活力素弱、退化P丞。如上所述,品种一经自交,后代分离出较多的变异,而且在以后的几代自 回邑交中继续分离。几乎所有的品种经过三、四代自交后,生活力迅速衰弱下来,严重的甚至退化到无法选种的地步而绝种,说明大白菜的遗传基因在杂合体的情况下,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活力,基因一旦成为同质体后,生活力也就随之减弱,只是退化的速度在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的不同株系之间表现不同而已。只有通过田间观察,才能从众多的株系.中选出经济性状好,退化仅的自交系,并及时停止自交,改用株系内混合授粉,防止继续退化。 (s)大白菜的自主不亲和标出现率仍,而且不亲和住不易税定。做为亲本,除经济性状好之外,关键在于具有高度自交不亲和性,至少双亲之一是自交不亲和系才能用于制种。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性遗传与甘蓝不尽相同,一是自交不亲和株的出现率比甘蓝低得多,二是自交不亲和性难稳定,在不亲和株的后代中有肘又会出现亲和株,这种现象在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的不同株系间表现也不同,有的经四、五代自交后即基本稳定,则自交不亲和系就可能有成。对经过四至五代自交,不亲和性仍表现离散状态的,则应及时舍弃。 对检验出的自交不亲和株,进一步检验其系内株间混合授粉互不亲和时,开始时应缩小授粉范围,每二至三株为一集团,然后选亲和指数低的单株上的蕾期自交种子,在下一代继续如法检验,这样做比大群体的混合住粉,较易于选出不亲和的株系。 (四)品种与自在东大有*质上的不用。大白菜品种如果经过严格选种,在大群体混合授粉的情况下,后代也能获得整齐度高的群体,这是因为种株的群体大,较易于保持原来的基因组合。但采种的种株愈少,·品种的整齐度也愈低,少到单株自交,后代将井离出较多的变异类型,说明一般品种内的单株基因型是异质结合的,因此用品种做木和被咸的一代杂种,其整齐度也是不高的。而经过连续几代自交提纯,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系,其基因型是同质体的,用这种自交系做亲本,才能制出整齐一致,优势效果年年相似的一代杂种。 (五)优良组合的亲本选择,关稽在于在主要经济性状上能起到互补作用。不少试验报告强调大白菜利用亲本间性状有明显差别,来源于不同变种的自交系间进行杂交,后代容易出现优势。我们认为所谓优势强无非是指在主要经济性状上达到。育种目标,来源于同一类型的两个亲本交配,,同样能得到强优势的一代杂种,关键在于双亲之间在所要求的主要经济性状上能起到明显的互补作用。例如我们育成的晋菜一号(河头X玉青)、晋菜二号、(河头早X青麻叶)..晋菜三号(河头早X玉青)、太原二青(青麻叶X玉青)所用的河头、河头早、青麻叶、玉青四个亲本,全是亲缘关系近,直筒舒心型的品种。河头的缺点是白邦。水分大、不耐贮存,抗霜霉病能力弱,玉青则弥补了上述不足,但玉青后期灌心不如河头快,抗病毒病能力也不如河头强,晋菜一号则综合了双亲的优点,所以在生产上较其双亲均受欢迎。晋菜二号和晋菜三号都是突出地利用了河头早生长迅速、灌心快的特点,又综合了青麻叶和玉青的绿邦。优质等好的性状。玉青原是从玉田包尖和青麻叶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出的品种,玉因包尖具有包尖、拧心紧等的特点,但产量低于青麻叶,太原二青实际是玉青又与双亲之一的青麻叶口交,更具有青麻叶的高产性,又多少保留着玉田包尖拧心等的性状,解决了近年来青麻叶在山西的退化散心问题。 (六)配制一代杂种时,为保证种子产量和质量,应注意下述几点: 1.掌握好早春育苗的播种期。一代杂种都是采用大株留原种,小株制种的办法,获得高产的关键是要根据亲本通过春化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掌握好早春育苗的播种期。播种过早,种株过早抽苔,种子产量低;播种过迟,种株抽苦过晚,生长后期遇到高温,蚜虫为害严重,也不能获得好收成。晋中地区的适宜播期,大体在二月中旬下种效果最好。 2.严格控制两亲本的花期,使之相遇。为达到这一目时,应将双亲中开花迟的先播种几天。万一出现花期不遇,可人工摘除先开的花苔,将花期适当调整。 大白菜的正交和反交的一代表现相同,其种子可混收,不必分收分打。从实践中观察到大白菜的选择授精性较甘蓝强,只要不亲和性在2以下,按1:1隔行定植,而且花期相遇,即使双亲中只有一方是自交不亲和系,也能获得高度整齐的一代杂种。 三、介绍四个新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 以下四个大白菜一代杂种,1981年共制种二千余斤,推广种植于省内三十多个市、县,部分兄弟省市也5!种试种。现将性状简介如下,供选用时参考。 (一)晋菜一号(76一 7— 9— 4— 17一X13—5—19—J—3—2) 本种是以河头的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玉青的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用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叶球为长简拧心型,顶端略尖,平均球高60厘米,基部平均粗16厘米,净菜平均重7斤左右。外叶绿,菜邦浅绿色,直立生长,外叶开展小,适宜行株距1.5 XI.3尺,每亩留 3000株,亩产净菜1500—2 0000斤。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强,耐藏性和品质均佳。在太原地区宜于立秋前播种,立冬前后收获。生长期需90天。 (二)晋菜二号(78—8—2—4—3—6 X7614105178) 本种是用河头早和青麻叶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种,叶球为长筒拧心型,卷心紧。平均球高56厘米,基部平均粗14厘米。净莱平均重6.5斤,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净菜均在一万斤以上,高产的可达二万斤。外叶深绿色,菜邦浅绿,外叶少而且小,适宜密植,每亩留3000—3300株。对病毒病加霜霉病的抗性强。耐贮藏,品质好。太原地区立秋下种,需85天长成。 (三)晋菜三号(76—8—9—7—8—7 15 X 13 5 19 J 3 2) 本种是用河头早中一个最早熟的自交不亲和系,与王青的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叶球为直筒拧心型,球高55厘米,基部平均粗14厘米,上下一般粗,净菜平均重6斤左右,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净菜一万多斤,高产的可达二万斤。外叶深绿,菜邦浅绿色,直立生长,开展度小,适宜密植,每亩留3300—3500株,净菜率高达90%。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强。品质好,耐贮藏。太原地区立秋下种,生长期需80—85天。 (四)太原1青(76—14—10—5—1一7、 8 XI3 5- 19 J* 3 2) 本种是青麻叶的自交不亲和系和玉青的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叶球为长简拧心型,顶端略尖,平均球高60厘米,净菜平均重7斤左右,外叶深绿,菜邦浅绿色,适宜行株距1.5 XI.3尺,每亩留3000株,亩产净菜15000—20000斤。品质上等,耐贮藏。对病毒病及霜霉病的抗性强。在太原地区立秋下种,生长期需90天。选育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并利用其生产一代杂种@周祥麟$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刘翠凤$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逯保德$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