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棉花枯、黄萎病菌对小麦、玉米侵染的问题

植物保护 1981

摘要:关于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寄主范围的研究,早期报导认为棉花枯萎病菌寄主范围很窄,仅限于棉花、锦葵、秋葵等;而棉黄萎病菌寄主范围则很广。近年来,不少作者的研究认为棉枯萎病菌寄主范围也很广,其中不少植物(包括杂草)是不显症状的带病者,本文作者研究认为棉枯、黄萎病菌,二者均不侵染小麦、玉米,与国内有些单位研究结果不一致。此一研究涉及轮作效果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报告,进行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穗燕麦的培育及其选择方法

农业科技通讯 1981

摘要:过去,我们通过农家品种的整理、引种鉴定、系统选育和杂交等方法,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如华北1号、华北2号、三分三、晋燕1号、晋燕2号、晋燕3号、雁红11号等,在生产中起到了较大的增产作用。但是,由于燕麦品种资源贫乏、品种间杂交变异和杂交优势的局限性,所以这些品种在生产中存在着不少缺点,如秆高抗倒性差、丰产性能差等。其主要表现是穗型疏散,穗铃数和粒数少,千粒重不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1968年我们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F_(12)菌株的土法生产及对菜青虫的防治

植物保护 1981

摘要:1978年6月我们从所内豌豆田拟步行虫的残体上,分离出一株真菌菌株F_(12),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鉴定为半知菌类,拟穗霉属(Spicariasp.)。 形态: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生长良好,菌丝粗壮、透明、白色、有膈(膈距较大),24小时孢予萌发产生芽管,48小时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塑膜地面覆盖栽培几个问题的讨论

新疆农垦科技 1981

摘要: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认为新疆的棉花生产是大有前途的。在塑膜地面覆盖栽培棉花方面更是展示了美好前景。从新疆的自然资源看,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虽然雨量少,但水源比较充足,为棉花优质高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在的任务,是要进一步研究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尤其是塑膜覆盖的棉花生育规律,使耕作措施符合棉花生长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有限水、肥的经济效益,提高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 棉花栽培的中心问题是解决八个字的问题,即“壮苗、早发、不狂、不衰”。所谓棉花栽培技术,就是要做到壮苗、早发、防狂、防衰。塑膜覆盖棉花生育特点主要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特早熟品种的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小麦早熟良种的选育,对于增加复种指数,防御灾害,实现高产稳产,有着很大的意义。山西忻县地处北方晚熟冬麦区北部边缘,为了适应改制和抗灾稳产的需要,应选育比推广品种早熟10天左右,并具备较强抗寒力和较好产量性状的特早热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对谷子的作用及其增产效果

土壤肥料 1981

摘要:硼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大量的试验证明,硼对许多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在谷子方面还很少报导。如果硼对谷子开花结实也具有良好的作用,则可为减少秕谷提高产量找出一个简便的措施。为此,我们在1964年和1980年以叶面喷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GM-2型地膜覆盖机

农业机械 1981

摘要:农田覆盖塑料薄膜是一种方法简单的作物栽培新技术,地面覆盖塑料后可延长作物的生长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它还能防寒、抗旱、抗涝、增温,有利于保水、保肥、防病虫害,促苗早出,从而获得增产.目前我国还是采用人工铺膜,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难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研制地膜覆盖机.经田间试验,效果较好.1981年通过运城地区科委、省农机所、省农机鉴定站等单位鉴定,现已投入批量生产.根据样机现场播种、铺膜及测试,鉴定认为: 1.2GM-2型地膜覆盖机解决了本省棉田大面积铺

关键词: 地膜覆盖机 M-2 铺膜 棉花研究所 山西省农科院 农机鉴定站 栽培新技术 批量生产 田间试验 覆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和丰产类型的棉花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性状表现

中国棉花 1981

摘要:目前,在棉花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存在着丰产品种不抗病和抗病品种不丰产的矛盾。为了阐明抗性和丰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主攻目标,坚定育种方向,开展了本项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选用了抗病、丰产、大铃、早熟、高衣分、长绒、紧凑等7种类型60个棉花品种。同时在病圃、轻病水地、无病旱地、高寒特早熟四种生态条件下进行鉴定。各点均以类型归组相邻种植。每品种为单行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株行距配置和栽培管理均适应于各生态区的一般水平。生育期间,除作一般的性状观察记载外,重点对抗性、丰产性和形态特征进行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辐射育种适宜照射量率研究初报

核农学报 1980

摘要:本试验是从辐射干种子的第一代的出苗率、幼苗生长高度、植株个体、发育、成活率和第二代的突变频率、突变体类型等方面,初步研究了不同照射量率辐射小麦干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初步证明,在同一个照射量范围内,小照射量率比大照射量率的一代辐射效应明显,二代突变频率高。同时指出辐射小麦干种子的适宜照射量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驴两侧性腹直肌断裂一例

兽医科技杂志 1980

摘要:子宫疝气是由于腹直肌断裂引起,一般较少见到两侧性腹直肌断裂。笔者在某生产大队遇到一头母驴发生左、右两侧腹直肌同时断裂形成了子宫疝气。患畜在怀孕后期腹部后下方出现肿胀,产驹顺利,但产后肿胀不消。诊治时腹部后下方浮肿,乳房肿大,位置向前移,在乳左、右两侧基部后方分别突出蓝球大圆形肿胀,肿胀部柔软,有波动感,力压能将肿胀内容物送还入腹腔,并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