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单958、郑单528、伟科702和中单909为材料,在河南省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进行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范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的影响大于品种类型。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为伟科702>中单909>郑单528>郑单958,其中,中单909的地点间变异系数最小,产量稳定性较好。4个品种玉米产量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体表现为豫北>豫南>豫东。4个品种在豫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大;在豫东和豫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小。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生育期光照和降水量不同是产量及适宜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生态环境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汽巴蓝F3GA染料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及其对黑芸豆凝集素的特异性吸附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反相悬浮再生法制备6 g/100 mL的琼脂糖微球,采用环氧氯丙烷对琼脂糖微球进行二次交联,并进行染料配体汽巴蓝F3GA的偶联,得到一种新型活性Blue Beads 6FF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压力流速曲线、溶胀率、泄漏率和孔隙率等对微球物理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微球球形度较好,粒径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56.37μm左右,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溶胀率及广范围的pH值稳定性,且耐压能力强。以黑芸豆凝集素为目标蛋白,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式拟合,结果表明该填料对黑芸豆蛋白有较高的吸附量(19.7 mg/mL),微球吸附性能良好,可实现对凝集素蛋白的快速分离和纯化。

关键词: 琼脂糖微球 反相悬浮再生法 汽巴蓝F3GA 亲和色谱 黑芸豆凝集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预处理对玉米组织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玉米组织全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建立适用于玉米组织的全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以玉米叶片和花粉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采用PDQuest分析,分别比较了丙酮预处理和TCA/丙酮预处理玉米组织对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预处理和TCA/丙酮2种预处理提取法在玉米叶片中分别检测到634个和540个清晰的蛋白质点,在玉米花粉中分别检测到410个和320个清晰的蛋白质点。丙酮预处理的玉米组织有少量拖尾,蛋白质点丰度高,适合做质谱分析;TCA/丙酮预处理的玉米组织拖尾较轻,蛋白质点丰度较低,适合做蛋白质差异分析。

关键词: 预处理 玉米 叶片 花粉 蛋白质 丙酮 三氯乙酸(TCA)/丙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地区春大棚嫁接茄子剪枝再生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盛夏季节,春大棚茄子进入生长后期,把植株从基部剪断,促其重新抽生枝叶,开花结果,这种管理方法即为茄子剪枝再生技术。其一茬到底,不仅解决了高温期育苗﹑嫁接的技术难题,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工和费用,产品赶在春﹑秋淡季上市,达到"抢5月补9月"的目的。河南省南部的新蔡﹑汝南等县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县共建"示范县,在茄子传统种植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BnDMC1.A01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材料,但其减数分裂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常,导致基因组遗传不稳定和花粉育性下降。DNA meiotic recombinase 1 (DMC1)是植物中控制减数分裂的重要基因,为了解油菜DMC1同源基因的序列及表达变异,本研究利用拟南芥和芸薹属作物DMC1同源基因的外显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离了常规和合成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01染色体上的DMC1全长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BnDMC1. A01编码的蛋白具有植物中已报道的DMC1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分离了19个不同品系中BnDMC1. A01的基因序列,共划分为6种单倍型,发现第二外显子内存在两个导致氨基酸残基变异的SNP位点,该SNP位点在3种类型的油菜中均有分布。基因表达量分析发现,BnDMC1. A01在合成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量较常规油菜高,这些变异是否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异常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减数分裂 DMC1 基因分离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ZmN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从玉米高抗自交系D863F中克隆了ZmNPR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619241)的gDNA和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1 866bp,编码62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67.61kD,等电点为5.46.系统进化树比对表明,玉米ZmNPR1蛋白和高粱SbNPR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高达9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NPR1在叶片中能够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诱导并显著上调表达.同时ZmNPR1在玉米叶片、茎、根、雄穗、雌穗以及花丝中均有表达,在雌穗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ZmNPR1可能在玉米粗缩病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玉米 ZmNPR1 克隆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其遗传增益不明显。本研究对28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鉴定,通过混合线性模型预测获得品种百粒重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同时利用分布在大豆全基因组的5361个SNP标记鉴定参试品种基因型,结合随机回归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模型和交互验证方法,探讨了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变化范围为–0.15~+0.75;群体构成方式对百粒重的预测准确度影响明显;亚群内的预测准确度(+0.24~+0.75)高于亚群间(-0.15~+0.29);当群体间遗传距离由0.1566增加到0.2201时,预测准确度下降27.87%;相比随机构建的训练群体,基于群体遗传结构构建的训练群体能将百粒重的预测准确度提高2.34%。本研究明确了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阐明了群体结构对大豆百粒重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全基因组选择 预测准确度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香油粉末油脂风味物质研究

中国油脂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芝麻香油粉末油脂制备方法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芝麻香油及其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末油脂制备过程的加热对芝麻香油风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既造成了风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又衍生出新的物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风味物质稍有变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除醛类相对稳定外,烃类产生新的衍生物,醇类、酯类、酚类明显减少,吡嗪类未检出,酸类物质显著增加。可见,冷冻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更适用于风味要求高、易挥发的芝麻香油产品。

关键词: 芝麻香油 粉末油脂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备芝麻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筛选

中国油脂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和Alcalase蛋白酶分别酶解芝麻蛋白制备芝麻抗氧化肽,测定多肽产率、水解度并评价抗氧化活性,以多肽产率和抗氧化活性为参数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酶解物进行排序,确定适宜制备芝麻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结果表明:蛋白酶品种差异会显著影响芝麻抗氧化肽的制备效果;在加酶量相同时,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蛋白酶、胰蛋白酶酶解芝麻蛋白能力强,多肽产率高,且抗氧化活性强;根据与最优向量距离总和,用于制备芝麻抗氧化肽蛋白酶的适宜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关键词: 芝麻蛋白 抗氧化肽 蛋白酶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气的产生及其对肉鸡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肉鸡呼吸道黏膜及眼角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家禽舍内的多种有害气体中,氨气的危害最大,氨气刺激不仅会引发家禽多种呼吸道疾病,还能导致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及其发病率的提高,严重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高浓度氨气还会引起机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氨气的产生,氨气对肉鸡的健康、行为、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免疫机能、内分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氨气 肉鸡 健康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