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不同育苗方式对当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育苗方式开展当归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常规育苗缓苗期较冬季温室无土育苗短11 d,成活率高37%;移栽定植后,山地育种苗的长势、株高、叶片数、小叶数、冠茎等指标均高于温室育苗;但山地育苗和温室育苗的抽薹率分别为53.21%、0.42%,其产量分别为2 116.12、1 656.28 kg/hm2,说明温室育苗可以解决当归抽薹的技术难题,但在提高产量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当归 育苗方式 生长发育 抽薹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方施肥对党参生产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党参专用施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于2008-2009年在甘肃省漳县进行了8个N、P、K施肥配方及最优施肥配方下的施肥量试验,测定党参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和根产量,分析不同施肥量下党参的品质、养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对党参成药期的根直径和根长影响不显著,但配方N18P13K9+NAM和N24P11K5+NAM能有效提高党参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CK2)增产17.9%和21.1%,N、P总利用率分别提高18.2%和11.6%,党参浸出物含量提高8.2%和2.7%;在750~900kg/hm2施肥量区间,配方N24P11K5+NAM的党参产值及纯收益最高。党参专用型N、P、K最优配方为N18P13K9+NAM和N24P11K5+NAM,且适宜施肥量为750~900kg/hm2;适宜施肥量条件下可提高党参品质。

关键词: 党参 N、P、K配比 施肥量 根系特征 产量 养分利用率 浸出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暖情况下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陇东旱塬区主栽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4月5日至5月5日设置7个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阶段积温存在差异,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受播期影响显著,播期提前或推后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陇东旱塬春玉米产量,但播期提前较推后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株高随播期的推迟增高,穗长、穗粒数、秃尖长等果穗性状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陇东旱塬4月5~20日播种春玉米均可获得较高产量,但4月5日播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关键词: 春玉米 气候变暖 陇东旱塬区 积温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多.福.溴菌腈、百菌清、咪鲜胺、代森锰锌和恶霉灵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甘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9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的EC50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多菌灵<百菌清<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恶霉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02mg/L;代森锰锌最弱,EC50值为117.175mg/L。其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的EC50均小于1mg/L。

关键词: 甘草 根腐病 尖镰孢菌 杀菌剂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旱作区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垄膜覆盖沟播、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平铺沟播等4种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谷子光合作用、生长速度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种植提高了谷子生长期间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抽穗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光合速率比露地种植的高9.8%~28.5%,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的提高3.0%~18.1%;同时,地膜覆盖种植明显加快了谷子生育期间的生长速度,在苗期至成熟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平均生长速度较露地快28.7%~35.5%。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增产显著,产量在3 429.00~4 233.60kg.hm-2之间,比露地沟播种植方式增产30.87%~61.57%。

关键词: 谷子 覆盖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及其恢复系F19为原始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析方法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0.9314和1.1549,均使恢复性增加。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0.5276和–0.1930,均使恢复性降低。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2.4038和0.1036。主基因的遗传率高达97.57%,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力,说明在早期世代就可对恢复性进行有效选择。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性 数量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胡麻胶后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变化及其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添加胡麻胶后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变化及其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胡麻胶具有提高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作用,药后第3天残留量的提高幅度最大。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900g/hm2剂量下,于900L/hm2药液中加入600g/hm2胡麻胶,沉积量为1.291 9mg/kg,较不加胡麻胶提高24.86%;药后第3天的残留量为0.675 2mg/kg,较不加胡麻胶提高111.99%。胡麻胶具有提高三唑酮对小麦条锈病防效的作用,施药后第7天的防效为87.34%,较不加胡麻胶提高8.23%。

关键词: 胡麻胶 三唑酮 沉积量 残留量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苹果醋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酿酒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鲜榨苹果汁发酵苹果醋产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3种化合物,各分属于酸类、醇类、醛酮类、酯类、酚类、烃类以及少量其他化合物,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42%,其中乙酸(33.59%)、苯乙醇(15.07%)、3-甲基丁酸(10.84%)、2-苯乙基乙酸酯(10.41%)、3-甲基-1-丁醇乙酸酯(5.24%)等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可作为该工艺发酵苹果醋的风味特征物质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发酵苹果醋 挥发性成分 GC-MS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配比对旱地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K和NK处理比对照CK增产3.2%和7.0%,NP处理比对照CK减产2.6%,化肥种类对兰州百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NPK处理较对照CK增产36.1%(P<0.05)。兰州百合为喜钾作物,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其产量、总糖和粗淀粉含量。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肥料配比 产量 养分累积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莴笋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甘肃省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以茎用莴苣"太原笋"为试材,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施肥对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施肥量为氮肥(N)20.0kg/667m2,磷肥(P2O5)4.7kg/667m2,钾肥(K2O)7.3kg/667m2时,最高产量为5 698.0kg/667m2.莴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肥(N)20.0kg/667m2,磷肥(P2O5)7.09kg/667m2,钾肥(K2O)7.17kg/667m2,最佳利润为4 358.3元/667m2.

关键词: 莴笋 施肥 产量 利润 高海拔冷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