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南方丘陵坡地茶园水土流失的环境效应

中国环境监测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安溪县感德镇坡耕地茶园为监控对象,小流域集水区为单元,分析茶园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在降雨的作用下,各养分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小流域集水区水质偏酸性,71.2%的水质p H小于6;氨氮含量都在Ⅰ类标准,但总氮含量较高,均超出V类标准限值;悬浮物和降雨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7,大到暴雨对悬浮物含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悬浮物含量对降雨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 坡地茶园 水土流失 悬浮物 环境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具有抑菌、抗褐变和保鲜功能。以短短芽胞杆菌菌株FJAT-0809-GLX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s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将该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 MD18-T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SOD基因序列长度为609 bp(Gen Bank登录号:KM255665),编码202个氨基酸残基。将SOD基因片段与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 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SOD,转入大肠杆菌BL-21,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在菌体中存在约25 ku的蛋白表达产物,与该基因ORF预期大小接近。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生理生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文昌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昌鱼(Branchiostoma sp)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是研究动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优良实验材料~([1])。文昌鱼、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于带鱼、黄花鱼、牡蛎、鲳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磷、维生素。文昌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及一些海岛周围~([2])。我国有白氏青岛文昌鱼

关键词: 日本文昌鱼 白氏文昌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脾转移因子增强几种重要禽疫苗免疫效果的测试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 猪脾转移因子 禽疫苗 HI抗体效价 AGP抗体效价 细胞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表达Hvsusiba2基因水稻的淀粉含量及相关酶谱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Hvsusiba2是一个来源于大麦的糖信号转录因子,它作用于淀粉合成途径的上游,是大麦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转Hvsusiba2水稻纯合株系,探讨Hvsusiba2转录因子过表达对水稻淀粉合成的影响,并通过酶谱分析方法分析Hvsusiba2在水稻中的异源表达对支链淀粉合成同工酶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Hvsusiba2在水稻中的异源表达能够提高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增加淀粉含量达4.33%~9.22%,茎鞘的淀粉含量提高1倍,幼嫩种子发育过程中淀粉累积快速增加期为花后15d起。对该时期的支链淀粉合成酶同工酶分析提示异源表达Hvsusiba2是通过提高籽粒中淀粉分支酶中淀粉分支酶SBEIIb、淀粉分支酶SBEI、异淀粉酶Isoamylase以及淀粉酶Amylase的活性改变水稻的支链淀粉合成,但淀粉分支酶中SBEIIa的活性不受Hvsusiba2转录因子的调控。

关键词: Hvsusiba2 水稻 总淀粉 支链淀粉合成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 rRNA的克隆及其引物开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为开展中国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南瓜‘密本’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再利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对该内参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首次克隆得到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57bp,GenBank登录号为KM979454,该基因与西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18SrRNA基因同源性大都在90%以上;以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rRNA核苷酸全长序列为基础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以中国南瓜果肉总RNA逆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该引物扩增的片段大小为132bp,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18SrRNA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发育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结论】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该基因适合在中国南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

关键词: 中国南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尾草和花生秧混合青贮效果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狼尾草属牧草和花生秧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效果,本试验分别设添加乳酸菌剂(A组)和不添加乳酸菌剂(CK)两组。每组分别设5个处理(A1~A5和CK1~CK5),即闽牧6号狼尾草和花生秧青割后分别按100%∶0、75%∶25%、50%∶50%、25%∶75%、0∶100%5种比例重量混合,分析青贮饲料品质。结果表明,闽牧6号狼尾草与花生秧混合青贮可相互弥补各自营养成分的缺点,能够达到优良青贮饲料的标准。A组和CK组均以狼尾草与花生秧混合重量比例为75∶25和50∶50时,青贮效果较佳。其中A组各处理的乳酸含量表现为A2>A3>A4>A1>A5,A2乳酸含量达1.5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乳酸乙酸比以A3最高,比值为2.75,显著高于A1、A4、A5(P<0.05),与A2差异不显著(P>0.05)。CK各处理的乳酸含量表现为CK3>CK2>CK4>CK5>CK1,CK3显著高于CK1、CK5(P<0.05),与CK2、CK4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添加乳酸菌剂,可显著改善青贮饲料品质,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饲料相对值、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比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A1、A2、A3、A4、A5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CK1、CK2、CK3、CK4、CK5提高了3.31%、9.08%、11.36%、6.72%和15.57%。

关键词: 狼尾草 花生秧 乳酸菌 青贮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茶树品种选育现状及其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福建茶树品种资源搜集保护与利用、茶树育种目标的变迁与品种选育、育成品种来源与茶类适制性、品种对产业推动和茶类贡献及茶农增效等概况,结果表明:福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已搜集保护与利用品种资源或育种材料7 000多个;随着早生、高产到优质育种目标的变迁,现已育成品种45个,其中35.6%的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26.7%的品种适制白茶,具有多茶类适制和转制茶类灵活的优势;茶树良种的陆续育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茶园面积的增长、茶叶单产的提高和茶类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今后福建茶树资源搜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育种、良种推广和茶类加工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福建 茶树 品种资源 茶类适制性 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红茶加工技术和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成因

福建茶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红茶加工中各工序的目的、方法和适度判断等进行阐述,并从外形(条索、色泽)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两方面阐述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成因,为红茶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红茶 加工技术 品质缺陷 成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闽西矿区周边土壤Cd、Pb、Cr含量及风险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福建闽西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Pb、Cr积累特征及健康风险,分别测定了农田土壤中Cd、Pb和Cr含量。通过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生态危害程度,并应用概率评估模型评价了3种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Cd、Pb、Cr污染,土壤中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Cd>Pb>Cr,综合污染指数为1.21,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Cd>Pb>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26,整体处于中度生态危害等级。研究区土壤中Cd的致癌风险商尚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风险阈值10~(-4),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的可能性较低;Pb的非致癌风险商基本都低于其风险阈值1,不产生健康风险;Cr的致癌风险商有12.9%超过风险阈值(10~(-4)),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可能。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矿区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