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水稻核心种质耐冷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萌发期耐冷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水稻直播时的成苗率.为高效地培育萌发期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通过统计309份广东省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低温萌发比率,筛选到57份萌发期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同时,以低温萌发比率为表型数据和高密度的SNP标记为基因型数据,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11个水稻低温萌发QTLs.其中qLTG2-1、qLTG7-1、qLTG7-2和qLTG10-1与前人定位的水稻低温萌发QTL共定位.qLTG11-1是本研究新鉴定的最显著的水稻低温萌发QTL.利用RNA-seq和qRT-PCR对其进行候选基因预测和验证,发现在低温萌发期间,qLTG11-1 区间内的LOC_Os11g07020在低温萌发比率高和低的品种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LOC_Os11g07020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羧酶同工酶,可能通过调控糖酵解反应而影响水稻萌发期耐冷性.本研究筛选到多份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并找到可能调控水稻萌发期耐冷性的候选基因,可为培育萌发期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萌发 果糖-1,6-二磷酸醛羧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能源纽带关系双向消耗核算研究
《水资源保护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水与能源的消耗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能耗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水耗两个角度进行双向的定量分析,并采用双向核算法估算了全国主要能源产业生产现状总用水量与水资源利用的总耗能量,厘清了水与能源之间的纽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与能源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关系;6类能源中火力发电耗水量最大,水力发电次之,其后分别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太阳能发电耗水量最小,2016年中国主要能源生产过程中耗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3.14%;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地表水取水总能耗最大,非常规水源利用总能耗较小,2016年中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44%。
关键词: 水-能源纽带关系 能源生产耗水量 水资源利用能耗 定额法 双向消耗核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羟基查耳酮杂合体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新型、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羟基查耳酮杂合体(DC-5)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检测结果表明,DC-5灌胃后大鼠血液中出现了加氢还原、甲基化、磺酸化及葡萄糖醛酸化4 种代谢产物;灌胃后0.5 h,大鼠血液、心、肝、肺、胃、小肠中的DC-5含量达到峰值,而脾和肾中则在灌胃后1 h达到最高值;大鼠血液中DC-5的峰值质量浓度为162.76 ng/mL,半衰期(halflife in the terminal phase,T_(1/2))为30.66 h,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为11.41 h;粪便是DC-5的主要排泄途径,24 h内排泄量为灌胃量的2.26%,显著高于24 h内尿液中的排泄量(0.015 6%);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C-5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1.4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CqWRKY31的互作蛋白筛选与鉴定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枯萎病是节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节瓜抗性材料中CqWRKY31受致萎毒素镰刀菌酸(FA)胁迫诱导表达,为节瓜响应FA胁迫的正调控因子.为深入挖掘CqWRKY31的功能,本试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CqWRKY31的互作蛋白.试验结果显示,共得到45个与节瓜CqWRKY31有潜在互作关系的蛋白.通过进一步回转验证,发现42个蛋白与CqWRKY31在酵母中存在互作关系.对所有单克隆进行测序、Blast分析,42个蛋白包括10个SRC2或SRC2同源蛋白、3个E3泛素蛋白连接酶、6个DNA损伤诱导蛋白、3个AT-hook核定位蛋白.试验结果为解析CqWRKY31调控节瓜枯萎病抗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节瓜;枯萎病;CqWRKY31;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橄榄新品种——饶脆橄榄
《中国果业信息 》 2022
摘要:“饶脆橄榄”是从广东地方品种“甜种榄”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晚熟、优质、鲜食新品种。2021年8月获得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评定证书。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顶浑圆,果皮黄绿色,果面、果基、果顶无放射纹,果肉黄白色,成熟果实黄绿色。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2.6 g。果实纵径3.25 cm,横径2.14 cm,果形指数1.5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品质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及其有机酸、总黄酮、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不同组织部位的活性成分,为玫瑰柑的品质评价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2020年9月20日—2021年1月20日)玫瑰柑果汁中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采用氢氧化钠中和滴定法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果皮、果渣和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以及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并采用DPPH、FRAP和ABTS 3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9月—次年1月,随着果实的发育,玫瑰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逐渐增加;果汁中柠檬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苹果酸含量显著上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蔗糖含量则上升了4.03倍;果皮、果渣和果汁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下降趋势,玫瑰柑果实的总酚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中总酚含量从1.84 mg GAE/g降至0.89 mg GAE/g,橙皮苷、香蜂草苷、桔皮素、甜橙黄酮和川陈皮素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在果汁和果渣中未检测到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桔皮素,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依次为果渣>果皮>果汁;果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是果渣的1.34倍,果汁的2.16倍。【结论】随着玫瑰柑果实的成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糖、葡萄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主要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玫瑰柑果实品质调控及不同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标准现状解析及对广东的启示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桃全身是宝,是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重要经济作物.中国是桃的故乡,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桃产业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开展桃的标准化生产对促进这一转变具有积极作用.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对指导标准化生产、销售等从农田到餐桌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少关于桃标准的现状分析,使得开展桃标准制修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推进桃产业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广东是鹰嘴桃、九仙桃的发源地,桃品质优良,因而桃产业发展迅速,但他省标准(特别是不同品种桃的种植规程类标准)并非适用于广东本土,也制约了广东桃产业标准化发展,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供应及质量.通过查阅资料,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情况,从标准级别、标准内容、标准发布时间、颁布地区等对现行桃标准开展解析,分析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桃标准制修订建议.根据广东省桃标准现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桃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虫剂对广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应用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剂,以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实验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开展了 6种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225mL/hm2、8%甲氨基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制剂用量450g/hm2、9%甲氨基阿维菌素·茚虫威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g/hm2处理对草地贪夜蛾药后1天的防效为69.52%-81.01%;药后3天的防效达到最高,为90.22%~96.05%,明显优于其他3种药剂.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mL/hm2、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750 mL/hm2处理药后7天防效达到最高,为85.23%~92.74%,明显优于其他药剂.以上5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防效优于常规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在玉米上进行推荐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