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旱对春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特征及产量间关系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OS1 - 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及 SPAD- 5 0 1型手持叶绿素计 ,对水分胁迫下不同春小麦品种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水分胁迫下各小麦产量进行了测产。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参试的 8个小麦品种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光量子产额减少、可变荧光产量 ( Fv值 )下降 ,小麦叶光系统 (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 Fv/Fm值 )和 PS 潜在活性 ( Fv/Fo值 )均降低 ,但不同品种降幅大小不同 ;对水分胁迫下 8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间关系进行分析 ,发现二者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 叶绿素含量 产量 水分胁迫 春小麦 生育后期 旗叶


宁夏扬黄新灌区春小麦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量
《西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反射仪法和 Nmin法在宁夏扬黄新灌区春小麦氮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拔节期可作为春小麦氮营养诊断时期 ;确定了春小麦用 2种方法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硝酸盐临界值分别为2 4 41 .1 5mg/ kg( NO3- ) (反射仪法 )和 50 .39kg/ hm2 ( NO3- ) (土壤 Nmin法 )。同时由土壤 Nmin、植株硝酸盐诊断 ,建立了追肥推荐施肥模型


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春性 F_1 杂种的优势表现及与叶绿素含量和同工酶谱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 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北方春性普通小麦杂交 ,研究了 Ven、K型春性 F1杂种的优势表现及其与叶绿素含量、同工酶谱的关系。结果表明 :Ven型和 K型杂种 F1存在显著的个体杂种优势 ,在主要农艺性状中尤其以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生产力的杂种优势明显 ,其中单株穗数对单株生产力的贡献最大 ;相关分析表明 :单株生产力与单株穗数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71 2 2 ;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1 1 83和 0 .4941。灌浆期旗叶、倒二叶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最大 ,呈正相关。杂种 F1优势强的组合其种子和苗期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的酶谱一般呈双亲互补型或“杂种型”酶带 ,该特征可作为杂种优势预测的指标


风沙土酿酒葡萄基地钾素资源特征和有效性研究
《土壤通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生物诊断方法 ,系统研究了风沙土钾的丰缺状况及钾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结果表明 :钾素含量受质地影响较大 ,缓效钾和速效钾则随质地变粘而增加 ,风沙土中的钾主要以矿物态钾形态存在 .被土壤固定的钾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上升 ,无论是速效钾含量或固定钾量均与施钾量呈显著水平正相关 .土壤钾素释放过程表明 ,土壤钾素的释放量不仅随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增加而增加 ,其释放容量和强度也逐渐增加。钾素对于植株鲜重、根长、根数、百粒重、结果枝率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且可使酿酒葡萄含糖量、酒精和出汁率增加 ,而使总酸度降低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衣原体病血清诊断上的应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 ,对本地区所采得的 2 31份猪血清 ,12 8份羊血清 ,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 30 7% ,羊为 2 5 8% ,牛为 32 2 % ;选猪、羊、牛血清各 5 0份 ,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方法与传统的间接血凝试验 (IHA)进行比较 ,猪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 30 % ,IHA为 2 6 % ,ELISA比IHA试验高出 4个百分点。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 32 % ,IHA为 2 4% ,ELISA比IHA试验高出 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 2 6 % ,IHA为 2 2 % ,ELISA比IHA高出 4个百分点。


CSⅡ不育剂林间喷雾防治山楂叶螨
《植物保护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育剂筛选已获成功的基础上 ,为明确其野外应用的效果 ,应用CSⅡ不育剂可湿性粉剂在果园、桑园中分别进行山楂叶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在果园和桑园中采用CSⅡ不育剂 10 0倍液喷雾 ,对山楂叶螨均产生明显的不育效果 ,并以桑园中的叶螨不育效果更为显著 ,其若螨、成螨和卵的总平均数量分别为 15 2 6 7头和 0 36 7头 ,而对照分别为 36 333头和 5 30 0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