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冷浸苏打盐渍土开发种稻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冷浸苏打盐渍土的特点是: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浆,供肥力弱,根际层含盐量>0.1%.pH 值8~10,盐分组成中以苏打为主,并与碳酸盐草甸土成复区分布,是世界上改良难度大的低产土壤。1991~1993年,我们承担省科委下达的,位于黑龙江省北伟47~48°的高寒地区依安县“冷浸盐渍土开发种稻技术研究”课题,日前已通过省内外专家的鉴定。三年来千亩种稻示范区平均亩产504公斤,推广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71.3公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比试验前三年亩增产151.3公斤、


大豆—绥农10、11
《作物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绥农10、11号大豆是绥化农科所均以绥农4号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绥农10号具有高产、稳产、高抗灰斑病、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1990~1991年在黑龙江省农场总局15个点区试,平均公顷产量2 550.79公斤,比合


黑龙江省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茎基腐病乃世界性玉米病害,自70年代以来我国春、夏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据各地调查,一般年份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可达50%以上。该病主要在玉米灌浆—成熟期发病,从而引起玉米植株的根部及茎基部腐烂、变软,叶片青枯,果穗下垂,导致植株早死,籽粒松瘪,产量严重下降,是我国目前玉米生产上急待研究解决的主要病害之一。作者自1988—1991年从全省各玉米主产区,采集了大量的病


恶苗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抗、感水稻恶苗病不同类型的6个水稻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稻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谱型,模式酶带共7条。抗感程度不同的品种接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存在着明显差异,主要出现在C区谱带上。


外源DAN导入黄瓜引起变异的研究
《生物技术 》 1993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以抗黄瓜霜霉病的“苦瓜”“津四”黄瓜为供体,用“长春密刺”为受体,进行外源DNA直接导入,获得突变体,并得到遗传。


龙辐二牛心大白菜推广效益及经验分析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龙辐二牛心白菜是新农二牛心白菜经辐射诱变育成的矮桩牛心型结球白菜,是核农学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领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它具有优质、抗病、稳产、早熟、耐贮的特点,营养成分化验指标高于二牛心,对三大病害的发病指数比二牛心减轻13—60%,平均公顷产量为66042公斤,比二牛心增产18.8%以上。


黑龙江省半干旱农区蓄水保墒的综合技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是典型的碳酸盐黑土半干旱农业区。该区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80%以上集中于夏季,冬春两季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5%。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随相应时期降水量多少而呈增减变化。生长季节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为69.0%,5~6月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在80%以上。因此,春旱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因干旱成灾面积约为61.4万ha,占该类型区播种面积的35%以上。根据1983~1987年立题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大体形成了“平翻保墒”、“垄翻补墒”、“耙茬少耕”和“地膜覆盖”等为中心的几种蓄水保墒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为该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偃麦草与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在Ⅴ.硬粒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及回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获得了硬粒小麦(2n=6x=28、AABB)与中间偃麦草(2n=6x=42、NNE_1E_1E_2E_2)杂种F_1及回交后代材料。统计分析杂种F_1及回交一代PMC MI染色体配对构型,认为中间偃麦草具较远缘的同亲关系(distant homologous)染色体组。由三价体出现频率分析,中间偃麦草不含小麦的B染色体组,建议用NE_1E_2为其染色体组公式。根据回交一代及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六倍体小偃麦这一人工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硬粒小麦 中间偃麦草 属间杂交 同亲配对 非减数配子


寒地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1993
摘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是80年代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自大面积推广以来,在生产上已取得显著成效。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是普通旱育稀植栽培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技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新技术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在旱育稀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旱育苗质量,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本田进一步稀植(株距为普通旱育稀值的1.5~2倍),发挥水稻个体的生产潜力,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蘖,培育壮杆大穗,以穗重获高产。改变以密度保穗数的抑制型栽培片式,从而改


庭院经济果树的几种结构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广大农村和县镇,庭院是一个不可忽视,而且大有开发前景的领域。据统计,黑龙江省现已利用庭院开展种植业的已达70.5万亩,占可利用商品生产总面积的46.6%。从事庭院种植业商品生产的农户达172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7.6%,其中栽植果树有7.7万亩、50万户以上。庭院水果总产量达5.8万吨,占全省地产水果总产量的20%左石。1991年黑龙江省庭院果树收入超过千元的农户达5000户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