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品种“合江23号”
《农业科技通讯 》 1989
摘要:该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合江20号为母本,松前为父本杂交育成的。1986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推广。该品种1989年被黑龙江省评为五大作物的10个最佳品种之一。并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进步二等奖。产量表现经全省两年20个点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2.0公斤,比对照品种合江19号平均增产6.3%。1985年经5个点生产试验,平均亩


春大棚黄瓜新品种“五○三”育成报告
《北方园艺 》 1989
摘要:我国黄瓜育种工作,伴随着生产发展,从七十年代起各地已相继育成许多优良新品种,如天津所育成“津研系列”品种;中国疏菜所育成的“中农1—5号”以及黑龙江所育成的龙杂系列黄瓜品种等,都在春、夏、秋露地及温室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在春大棚中,既有的主栽品种“长春密刺”混杂退化,苗龄长,能源消耗多,对霜霉病抗性很低,在病害流行年份,往往不能稳产。如一九八三年哈尔滨市新春乡园艺大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
《中国油料 》 1989
摘要:在我省从东起中苏边界的饶河、密山县,西到与内蒙交界的甘南、泰来县,北至嫩江、北安县,南到哈尔滨市、尚志县等30个市县采土,用Golden氏方法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结果均属3号小种。


亚太国家马铃薯生产科研现状与我国的对策
《中国马铃薯 》 1989
摘要:亚太国家以占世界1/4的耕地面积,生活着占世界1/2的人口;面对沉重的人口负担,这一地区的国家为发展本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近年来,这一地区的谷物产量每年递增3. 7%,比世界其他地区同期


大豆品种资源的利用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种子 》 1989
摘要:通过对黑河3号大豆在全国31个地区连续3年生态型试验分析表明:黑河3号不仅适于黑龙江省广大地区,而且也适于全国许多省区。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广及对光温反应不敏感等特点,同时具有很强的配合力,是育种的优良亲本。不管做为品种资源,还是生产上利用,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大白菜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分析
《中国蔬菜 》 1989
摘要:本文利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的两个参数一回归系数bi和线性回归离差Sd2i对4个大白菜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认为‘小杂56’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长春快菜产量最高,稳定性较差,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种植长春快菜,在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区种植小杂56,可望获得较大的产量效益。以上结果同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因此认为“品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大白菜上应用是可行的,同时也讨论了本方法在应用上的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