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不同阶段蛋白质组分析
《菌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不同阶段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对双孢蘑菇As2796菌株子实体原基期、幼菇期、采收期、开伞期的蛋白质组进行了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 TRAQ-MS/MS)分析,共获得不同肽段5 869个,鉴定到1 059个蛋白质,其中1 007个具有相对定量信息。与双孢蘑菇原基期相比,幼菇期、采收期和开伞期分别有差异蛋白质242、200、240个,分别占鉴定蛋白质总数的24.0%,19.9%和23.8%。对这些蛋白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蛋白质进行了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对8个上、下调表达具有连续性的差异蛋白质相关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3个蛋白质(错配碱基识别蛋白、细胞色素C1及某推定的未知蛋白质)基因的转录与蛋白质的表达具有较为一致的趋势。这些结果为后续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与16S rRNA的芽胞杆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脂肪酸作为一种有效的芽胞杆菌分类标记,以25种芽胞杆菌模式菌株为研究对象,对芽胞杆菌进行脂肪酸组分和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脂肪酸系统发育分析能充分体现芽胞杆菌种类间的亲缘关系,并且按生物学特性进行聚类分群,而16S rRNA系统发育仅完美体现出种间的亲缘关系。利用脂肪酸分析可将25种芽胞杆菌完全准确分开,且将生物学特性相同的芽胞杆菌种类聚为一类,如碱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4种芽胞杆菌(B.agaradhaerens、B.alacalphilus、B.alkalitelluris和B.fastidiosus)聚为一类,芽胞杆菌为圆形的芽胞杆菌(B.fusiformis、B.odysseyi和B.sphaericus)聚为一类。结果表明,脂肪酸分析不仅根据亲缘关系进行聚类,还可以根据生物学特性对芽胞杆菌进行分类。
关键词: 芽胞杆菌 脂肪酸生物标记 16S rRNA 系统发育分析


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控思路与技术对策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或者造成污染,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效地防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无疑是耕地土壤质量的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文章综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分析了建立预警预测体系的重要性和当前造成预警预测体系建设滞后的原因,提出重点从科学制定规划,实施优化布局;组建骨干队伍,实施项目带动;完善顶层设计,实施集成配套;依靠科技创新,实施集成推广;完成组网建库,实施资源共享等5个运营与管理环节抓好农田重金属污染预警预测系统的构建。同时从实际应用角度,研究并提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思路与主要技术对策。具体包括5个方面:一是研究并完善农业产地重金属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二是研究并完善农业产地重金属污染的物理防控技术;三是研究并完善农业产地重金属污染的化学防控技术;四是研究并完善土壤重金属含量阈值及安全利用技术;五是研究并完善农业产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防控技术。力求为构建与完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预测体系以及有效实施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福建省3个主栽(木奈)品种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木奈)主要栽培品种油(木奈)、青(木奈)和花(木奈)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成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冷藏及随后的货架期间果实品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总酚类、花青素、类黄酮).结果表明:(1)3个(木奈)品种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所需的必要氨基酸,2种儿童体内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青(木奈)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358.60 mg/100g,其次是油(木奈),为349.53 mg/100g,而花(木奈)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只有259.77mg/100g; (2)3个(木奈)品种果实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在青(木奈)和油(木奈)中变化不明显,但在花(木奈)中呈明显上升趋势; (3)贮藏期间,3个(木奈)品种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则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油(木奈) 青(木奈) 花(木奈) 氨基酸 总酚 类黄酮 花青苷 贮藏


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对冷浸田生产力的耦合效应
《土壤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浸田以渍水与低磷低钾为重要特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耦合对冷浸田生产力及水稻籽粒氨基酸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1不开沟,习惯施肥(CK);2不开沟,高磷钾配方肥(PF);3简易开沟+习惯施肥(KG+XG);4简易开沟+高磷钾配方肥(KG+PF)。结果表明,PF、KG+XG与KG+PF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水稻分蘖盛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并以KG+PF处理最为明显,成熟期上述三者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比CK增产4.7%、15.4%、19.8%,差异均显著,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分别增产14.9%与4.1%。PF、KG+XG与KG+PF处理的必需氨基酸较CK增幅1.3%~8.3%,其中以KG+PF处理最高,差异显著;简易开沟不同程度降低了水稻分蘖期稻田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含量,其中,KG+PF与CK处理的活性还原性物质及Fe2+含量差异显著,且其土体锈纹锈斑明显。籽粒产量与>3.5 mm团聚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1~0.5 mm及0.5~0.25 mm团聚体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及亚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冷浸田开沟排渍增产效应明显高于优化施肥,二者对水稻产量增产表现为叠加效应,优化施肥对提高水稻籽粒氨基酸品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冷浸田 水肥耦合 农田排水 优化施肥 土壤团聚体 氨基酸


食品添加剂对叶菜类蔬菜上海青中毒死蜱的去除效果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菜类蔬菜上海青为试材,应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β-环糊精、碳酸氢钠和活性碳等3种食品添加剂对上海青中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食品添加剂种类、处理时间、处理浓度和毒死蜱浓度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影响,同时添加剂种类与处理时间、添加剂种类、处理浓度及添加剂种类与毒死蜱浓度也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在处理浓度为0.5 g/L,处理时间为30 min时,β-环糊精、碳酸氢钠和活性碳等3种食品添加剂均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最好;毒死蜱残留量为7.90 mg/kg时,β-环糊精的去除效果最好,达68.47%;在毒死蜱残留量为17.72、35.37 mg/kg时,活性碳的去除效果均最好,分别达78.87%和69.55%。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叶菜类蔬菜 上海青 毒死蜱 农药残留 去除效果


拟三属间杂交品系神农高糖蔗种质来源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品种选育的关键在于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和利用,远缘杂交是创新种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机构宣称培育了一种由高粱、玉米、甘蔗属间杂交而成的神农高糖蔗新品系。为了准确地鉴定其种质来源,本研究利用形态学、SCo T标记和GISH技术对神农高糖蔗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根、茎、叶等不同器官的形态特征来看,神农高糖蔗与甘蔗、玉米、高粱都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无法准确地甄别出神农高糖蔗是否为真杂种。根据SCo T标记的聚类结果,可以将12份供试材料分成I、II、III 3大类,I类包括3份高粱材料和神农高糖蔗,6份甘蔗材料均聚为II类,2份玉米材料聚为III类。在整个聚类图中神农高糖蔗和非洲甜高粱的相似系数最大,说明神农高糖蔗与非洲甜高粱的遗传距离较小,它们之间存在较小的遗传差异。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神农高糖蔗只含有甜高粱的血缘,而不含有甘蔗和玉米的血缘。本研究结合3种鉴定方法,可以基本确定神农高糖蔗并非甘蔗、高粱和玉米的属间杂种,而是甜高粱的一个品系(品种)。本研究结果不仅揭露了虚假报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探讨了甜高粱作为甘蔗远缘杂交种质资源的利用前景。


副猪嗜血杆菌op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方法扩增副猪嗜血杆菌(Hps)的寡肽结合蛋白(Opp 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全长1654 bp.将扩增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 GEX-6P-1中,转化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87 ku,以纯化的重组蛋白Opp A作为抗原,建立Hps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孔-1,于37℃包被1 h,待检血清的稀释度为1∶50,阳性判断标准(D450 nm)大于0.643.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可用于Hps抗体的检测.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寡肽结合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 间接ELISA


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镉含量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选定的9个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6种矿物元素中,Zn含量与新品种关联度最大,为0.730 5,其次是K含量,关联度最小的是Cu含量。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越高,两者间的关系越密切。9个新品种的关联度排序为:福秀13>福秀5669>福秀43>福秀10>福秀132>福秀163>秀迪1号>秀57>福秀69。其中福秀13和福秀5669品种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790 4和0.788 9,福秀69品种关联度最小,为0.575 2。说明秀珍菇品种对其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菌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的影响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菌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或者土壤改良剂施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渣施入土壤后会对土壤的结构、物质组成和营养平衡等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导致土壤有机质组成发生变化,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组成、数量及活性,进而对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介绍了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特征,阐述了施用菌渣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讨论了菌渣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对作物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菌渣的主要再利用途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菌渣的再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