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从甘农薯1号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中提取总DNA,根据Genebank报道的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 POT32 序列,设计合成了带有BamH 、Sac 特定酶切位点的2对特异引物,通过PCR获得1840bP和476bP的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1840bp的扩增产物与Genebank中发表的序列一致,476bp的扩增产物正是欲扩增的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将2个扩增产物反向连接到表达载体PC3中,通过双酶切鉴定后,按直接导入法实现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质粒向农杆菌EHA105的导入;并经PCR鉴定证明,此质粒已整合到农杆菌Ti上.
关键词: 马铃薯 PPO基因克隆 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的诱导,试管苗的移栽等方面;并提出了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农杆菌介导甘蔗基因转化技术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品种ROC10为转化受体材料,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一系列条件,包括农杆菌菌株及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受体愈伤组织龄期、AS活化时间及使用浓度、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优化,同时进行了便于vir基因活化和T-DNA转移的条件组合,如附加果糖和葡萄糖、酸性环境感染,低温共培养等,从而建立了一个可行、有效而又简便的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EHA105优于LBA4404,其适宜侵染浓度D_(600)为1.3752;适宜受体愈伤组织龄期为25℃暗培养25d;适宜侵染时间为30min;适宜AS活化时间为2h,使用浓度为200μmol·L~(-1);适宜共培养时间为4d。获得2株有荧光信号的植株,对这2株植株进行斑点Southern杂交检测,均有阳性反应,证明GFP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并得到了有效表达,表明该转化体系确实是有效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的白藜芦醇
《色谱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使用μ BondapakC18柱,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06nm处对样品中的白藜芦醇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1~50mg/L时其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98,2个样品测定(n=6)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 51%和2 38%。平均回收率为98 5%。最小检测量为0 01mg/kg。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