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体外培养法建立饲料营养成分与瘤胃丙酸产量的回归模型
《畜牧与兽医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美国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 (CNCPS) ,分析测定了 4类 2 4种饲料的营养成分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测定了它们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的丙酸产量 ,并由此建立了饲料中产丙酸的营养成分和瘤胃丙酸产量的回归方程


瘤胃尼龙袋法测定常用饲料过瘤胃淀粉量及淀粉瘤胃降解率
《动物营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以9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玉米淀粉、玉米、麸皮、豆粕、麻粕、棉籽粕、苜蓿干草、羊草、肋麦野豌豆、玉米秸等10种常用饲料的过瘤胃淀粉量及淀粉瘤胃降解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饲料的过瘤胃淀粉量(g/kg)依次为417.85、404.84、226.31、62.04、110.56、108.61、73.50、50.87、47.55、24.43;其淀粉瘤胃降解率%依次为60.95、50.47、61.70、80.19、65.57、61.01、53.15、64.23、70.40、73.65。


不同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体成分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将 2 1只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 ,随机分为 3组。试验开始时屠宰 3只 ,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再屠宰 3只 ,测定试验期间的体成分及能量的沉积量。结果表明 ,随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的增加 ,绒山羊体内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沉积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但代谢葡萄糖为 6 7.97g/kg组和 84 .30 g/kg组间各组分沉积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日粮ME转化为增重净能的效率 (Kf)也随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MG摄入量达到 4 4 .13g/d时 ,Kf 进入平台期。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 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 体成分 能量代谢


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不同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受生育期影响,随生长季节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放牧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群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消化率.研究表明:放牧利用草群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无牧对照,其中轮牧区又高于连牧区;放牧绵羊日粮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天然草地草群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轮牧区日粮营养成分含量又高于连牧区.不同放牧制度大针茅草原混合草群及日粮消化率与牧草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二者均随生长季节变化而降低,但不同放牧制度之间差异不明显.7月以前连牧区放牧绵羊日粮消化率高于轮牧区,7月以后轮牧区日粮消化率高于连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