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兰州大接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兰州大接杏是甘肃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果实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82.5g,果肉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离核、仁甜,属中熟鲜食品种。兰州大接杏在甘肃中东部广泛栽培,并已引种到新疆、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对兰州大接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作以总结报道,以期对指导生产、增加果农收益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GA3、IAA ABA含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以乙腈、甲醇和0.6%乙酸VCH3CN∶VCH3OH∶V0.6%CH3COOH=5 ∶60∶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在检测波长209、221、262nm,柱温30℃的条件下,同时分离并测定了马铃薯块茎中的内源激素GA3、IAA和ABA.3种激素的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分别达到93.1%、90.3%和9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2%.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内源激素 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阴湿区豌豆与小麦的间作效应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1年,对豌豆与小麦在高寒阴湿区不同间作比例下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综合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可明显延长豌豆的生育期,提高豌豆叶面积指数、综合产量及经济效益。其中处理M2D2即小麦与豌豆按2∶2行比例间作生育期最长,叶面积指数最高,土地当量比最大,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2010和2011年间作综合产量分别较小麦单作(MT)提高58.11%和38.55%,较豌豆单作(DT)提高29.70%和50.87%;全年经济效益分别较小麦单作(MT)的提高112.66%和83.45%;较豌豆单作(DT)提高4.97%和22.08%。因此,豌豆小麦间作模式增产的关键在于行比的合理搭配。

关键词: 豌豆 间作效应 高产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代杂种已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辣椒杂交种的生产主要靠人工去雄、授粉,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繁育技术及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在苗床土壤消毒、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及杂交授粉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进,保证了种子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辣椒一代杂种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垦盐碱荒地盐分运移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甘肃引黄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和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12、M24处理在0~60cm土层平均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60~80、80~100cm土层各处理盐分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土壤脱盐和返盐主要发生在60cm以上土层,一季作物收获后的平均脱盐率大致在45%,第2年春季的返盐率大致在38%;M12、M24处理的脱盐效果最优,达到64.88%和68.37%;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脱盐效果、抑制土壤返盐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新垦盐碱荒地 剖面分布特征 脱盐率 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陇豌1号"豌豆为试材,以蛭石与砂砾(1∶1混合)为栽培基质,研究了浸种和根施CaCl22种方式对盐胁迫(NaCl 171mmol/L)下两叶一心期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钙处理下,适宜浓度的CaCl2能显著增加豌豆幼苗SOD和POD保护酶活性,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综合各项指标,根施处理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较浸种好,其中14mmol/L CaCl2根施处理效果最佳,浸种处理只对短期胁迫内幼苗抵御盐害的能力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 盐胁迫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海拔高度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苹果主产区甘肃省静宁县1 340~1 850m不同海拔高度的苹果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果实单果重逐渐降低,果个变小,硬度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海拔1 500~1 600m呈现最高值,果实着色及果形指数均优。综合考虑,静宁县海拔1 550~1 600m的苹果果实品质最佳,此海拔区段对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最有利,是"红富士"苹果优质高产适宜的海拔地带。

关键词: 海拔 温度 光质 “红富士”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渍化土壤水分有效性是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不同盐分类型及矿化度的盐溶液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可为微咸水合理灌溉以及促进土壤生产潜力的发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离心法在室内研究了脱水过程中灌溉水的溶质类型(NaCl和Na2SO4)与矿化度(0、1 g.L 1、3 g.L 1、5 g.L 1、10 g.L 1)对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处理均可使田间持水量、暂时萎蔫系数、永久萎蔫系数、迟效水和无效水较对照有所降低。不同矿化度的NaCl处理以及1g.L 1的Na2SO4处理土壤全有效水和速效水都较对照增加,3 g.L 1、5 g.L 1和10 g.L 1的Na2SO4处理土壤全有效水和速效水都较对照减小。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处理均可使土壤通气孔隙和毛管孔隙相对减少,非活性孔隙增大,其中矿化度为5 g.L 1的NaCl和Na2SO4处理对其影响最为明显,通气孔隙分别较对照减小16.8%和14.8%,毛管孔隙分别较对照减小5.2%和6.5%,非活性孔隙分别较对照增加15.7%和14.4%。NaCl对于土壤比水容量和毛管断裂的延迟效果比NaSO4明显。且土壤溶液盐分含量增加,土壤持水能力下降、供水性能增加而土壤抗旱性降低。

关键词: 土壤水分有效性 溶质类型 矿化度 盐渍化土壤 概念孔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种质资源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标记方法对26份李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1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3条多态性引物,对26份李品种(系)的DNA进行RAPD-PCR检测,共产生131条电泳谱带,其中多态带为108条,占总带的82.4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03条带,分子量大小为200~2 000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6个李品种(系)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时,亲缘关系明确,可分为4大类;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8时,‘美丽李’和‘碧绿红心’没有被区分开,但它们从形态上来看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李属植物的分类以及李核心种质的构建和资源的科学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RAPD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源及浓度对苹果白兰地酒发酵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酿酒酵母1023和1620为实验菌株,以富士苹果汁为原料,添加氯化铵、蛋白胨、磷酸氢二铵和L-精氨酸做为有机和无机氮源,分析研究氮源种类及浓度对苹果白兰地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添加氮源可以提高酵母酒精发酵力,加速糖的降解;无机氮源发酵酒精度低于有机氮源,且在氮源浓度为150mg/L以上时酒精度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无机氮源中以氯化铵在水平250mg/L下酒精度最高,有机氮源中以蛋白胨在水平400mg/L下酒精度最高;总酸受不同氮源及浓度的影响,且无机氮源发酵后总酸变化量较有机氮源显著(p<0.05)。

关键词: 苹果白兰地 氮源 酒精度 总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