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财会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从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预算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视角,对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关键词: 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 改革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河西地区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方式,研究传统耕作(CT)、平作固定道(ZT)、固定道垄作(PRB)和垄作沟灌(FRB)4个处理下春小麦土壤水分、蓄水量、蒸散量、产量及其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0~10cm土层PRB含水量分别高出CT、FRB、ZT处理13.70%、23.50%、4.80%,春小麦全生育期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0~120cm土壤储水量也表现出PRB>ZT>FRB>CT的趋势。不同处理春小麦蒸散量差异很大,阶段蒸散量表现出CT>ZT>FRB>PRB,三叶期—抽穗期相差最大,CT分别比FRB、ZT和PRB高出15.56%、23.59%和38.73%,阶段蒸散量高峰值集中于生长中后期。PRB处理成穗数在4个处理中达到最大,分别比FRB、CT和ZT处理高出17.03%、2.40%和7.19%。PRB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FRB、CT和ZT处理高出22.57%、30.49%和18.95%。PRB处理耗水量比FRB、CT和ZT处理少6.70%、28.80%和12.68%。可见,PRB处理节水效果明显,且达到增产的效果。

关键词: 春小麦 河西绿洲灌区 固定道 水分 产量 蒸散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生物添加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的应用效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试验设计,以乳熟期(干物质含量30%~38%)的大田玉米为材料,研究分别添加乳酸菌菌剂(MAX组)和乳酸菌菌剂及矿物盐(MIX组)的混合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添加剂处理,减少了青贮的发酵升温时间,降低了青贮的能量损失;MAX、MIX组均能促使乳酸菌的快速增殖,迅速降低pH,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加快厌氧发酵速度;2添加剂组pH均在4.2以下,且均不含丁酸,达到了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添加乳酸菌菌剂及其与矿物盐的混合制剂均能够明显改变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关键词: 生物添加剂 全株玉米 青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叶豌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平作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玉米/针叶豌豆、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3种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5~25cm土层的日均地温较平作提高0.87~0.95℃,随土层加深,土壤增温效果先递增后递减。玉米/针叶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5 795.3kg/hm2和22.94kg/hm2.mm,比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提高9 273.3kg/hm2和8 717.7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5kg/(hm2.mm)和10.87kg/(hm2.mm)。垄作沟灌栽培产量比平作栽培增加1 649.4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1kg/(hm2.mm)。从增产节水角度来看,玉米/针叶豌豆垄作栽培模式最优、平作栽培模式其次。

关键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针叶豌豆 间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对苹果树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验证尿素涂膜液在苹果上的喷施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和清水(CK)的方法研究了苹果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苹果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新梢生长量、叶片厚度、叶片鲜重、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50.0%、15.0%、6.2%和9.3%,百果重、果型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4%和3.3%,产量较对照增产9.8%,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尿素涂膜液 喷施 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W2000’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设清水(CK)和ClO2浸泡(120mg·L-1)2个处理,研究ClO2浸泡处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生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lO2浸泡处理配合0℃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双孢蘑菇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呼吸强度较CK降低29.2%,并使呼吸高峰推迟5d出现;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子实体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控制酚类氧化产物的积累,减缓子实体褐化进程,贮藏20d时,处理的总酚含量仅为0.81μmol/mg。另外,ClO2处理还可延缓子实体硬度的下降,保持其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抑制开伞,有效延长双孢蘑菇的贮藏期。研究表明,ClO2处理+低温贮藏对双孢蘑菇具有较理想的保鲜效应,可有效保持双孢蘑菇的外观和营养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双孢蘑菇 ClO2浸泡处理 褐变 酚类氧化产物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200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研究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及其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0~40cm土壤坚实度明显低于平作,0~20cm土壤体积质量较平作降低2.52%。0~10cm日均土壤温度较平作提高1.41℃,且随春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增温效应逐渐弱化。垄作沟灌栽培春小麦三叶期0~1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低于平作栽培,挑旗期至成熟期0~1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高于平作栽培。垄作沟灌栽培春小麦产量较平作增产7.27%~34.6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7~4.71kg/(hm2.mm),节水750m3/hm2。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坚实度、体积质量、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是春小麦节水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状 产量 垄作栽培 春小麦 绿洲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海拔冷凉区西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开展西芹种植密度、节水灌溉及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西芹最佳种植密度为7 411株/667m2,垄植沟灌,垄面宽40cm、垄沟宽20cm、每垄种2行、株距30cm。应用隔沟交替灌溉(灌水量为正常灌水量的80%)对西芹的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水分利用率为75.1kg/m3,较对照增加16.0%。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西芹硝酸盐含量,提高单重和产量,增加效益;在当地最佳施肥水平下减量10%并配施矿物质有机肥150kg/667m2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处理的西芹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西芹 种植密度 隔沟交替灌溉 有机肥 高海拔冷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甘南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禾草是阳坡的优势功能群,杂草和灌木是阴坡的优势功能群.阴坡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大于阳坡,但叶片氮磷比显著小于阳坡.不同坡向上,除叶片氮含量变化不显著外,叶片磷含量、比叶面积和物种平均高度大小均为阴坡>偏阴坡>阳坡.植被的生存策略在阴阳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不同坡向植物叶性状的差异和优势功能群的改变反映出来.土壤温度大小为阳坡>偏阴坡>阴坡;土壤含水量大小为阴坡>偏阴坡>阳坡;除了全磷含量自阳坡到阴坡出现递增趋势外,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氮的大小均为阴坡>阳坡>偏阴坡.比叶面积、物种平均高度与土壤全磷、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水分和土壤pH共同影响着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分布.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土壤水分 土壤 pH 坡向 高寒草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强度对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果实大小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光照强度对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定个前(玉金香花后14 d,银帝和黄河蜜花后28 d),果实中糖分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次之,可溶性总糖含量较低。果实定个后,蔗糖开始快速积累,并持续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三品种含糖量为玉金香(136.63 mg/g)>银帝(119.9 mg/g)>黄河蜜(108.14 mg/g),果实3个部位的含糖量为脐部>中部>蒂部。遮阴对甜瓜果实糖分积累模式影响不显著,但使蔗糖开始大量积累的时间推迟、果实最终糖分积累量显著下降,表明甜瓜果实糖分积累量依赖于同化产物供应水平。果实生育期糖分积累动态表明:玉金香耐弱光性较强,银帝能够逐渐适应弱光,黄河蜜对弱光最敏感。遮阴后甜瓜果实糖分积累量降幅具有品种依赖性:大果型品种黄河蜜>中果型品种银帝>小果型品种玉金香。

关键词: 甜瓜 光照强度 糖分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