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不同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扁形绿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来自湖北大悟、浙江磐安、安徽歙县、贵州湄潭、四川峨眉山5个产地扁形绿茶样品的感官品质、色差以及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 表明,龙井茶干茶L1值(亮度值)与b1值(黄蓝色度值)分别达到38.20和19.35,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4个产地的扁形绿茶,大方茶茶汤L3值最高.大方茶和湄潭翠芽平均水浸出物总量超过48.00%,显著(P<0.05)高于孝感龙剑茶、龙井茶及竹叶青茶.湄潭翠芽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最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孝感龙剑茶最高.基于各品质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成功区分了5个产地的扁形绿茶样品.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因子值筛选到11种关键成分,分别是干茶E1(综合色差值)、干茶a1(红绿色度值)、干茶b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汤a3、茶汤b3、茶汤L3、荼汤E3,可作为区分5个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指标.本研究结果将为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和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 扁形绿茶 产地 化学成分 色差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青枯病不同抗性桑树根际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plates微平板技术,研究单施氮肥(N)、氮肥配施有机肥(NO)、氮肥配施生物炭肥(NB)、未施肥(CK)对抗青枯病桑树品种抗青10号(KQ10)和易感青枯病桑树品种桂优62号(GY62)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碳代谢能力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桑园肥培管理和桑树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不同施肥组的调查数据表明:与CK相比,NO和NB处理能够提高桑树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P<0.05),以及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及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随施肥时期延长,NO处理组的桑树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和碳代谢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N处理组与CK组(P<0.05),NB处理组次之,而N处理组的桑树根际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组(P<0.05),NO与NB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根际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速效氮含量及脲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指数与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品种的调查数据显示,抗病桑树品种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碳利用多样性指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均高于易感桑树品种,而真菌数量则显著低于易感桑树品种。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青枯病抗病性 施肥 根际土壤 微生物 碳代谢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分析

肉类研究 2020

摘要:以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克氏原螯虾熟制前后基本营养成分、可食组织得率的变化,运用电子鼻、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技术结合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重要可食部位是尾肉与肝胰腺,且含有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其中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熟制前后气味差异远大于尾肉熟制前后气味差异;熟制前后克氏原螯虾尾肉和肝胰腺中共检出59种挥发性物质,结合GC-IMS分析可知,虾肉熟制后出现新的风味物质,并且一些原有物质(乙酸乙酯、丁酸甲酯和3-辛酮等)含量升高,肝胰腺熟制后挥发性有机物种类(醛类、酮类以及少量醇类和呋喃等物质)减少,含量大部分降低,也有少量物质(乙醇、丙醛、丁醛和戊醛等)含量升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熟制后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升高,达119.63 mg/g,而尾肉熟制前后游离氨基酸总量相比肝胰腺熟制前后变化较小,但含量很高,达237.51 mg/g.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风味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真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投资 2020

摘要:我国是个畜禽养殖大国,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多种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真菌毒素的生物降解效率高、特异性强,对饲料品质无影响,同时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 真菌毒素 饲料安全 食品安全 生物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广水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北项目组在湖北省广水市9个乡镇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46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30份,蔬菜资源78份,果、茶资源32份,主要经济作物资源6份。分析历次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发现传统地方品种种植规模萎缩,种质资源的自然延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资源的创新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广水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主要产区柑橘园土壤、叶片及果实矿质营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柑橘主产区宜都、当阳和秭归75个柑橘果园的土壤、叶片和果实进行矿质营养元素和果实品质调查分析,参考柑橘营养诊断相关标准,结果表明,宜都和当阳地区土壤中B缺乏严重,Mn过量,秭归地区土壤中Zn缺乏,Ca过量;3个地区叶片均表现N、Zn缺乏,Mn过量;3个地区主产柑橘类型不同,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初步明确了湖北省柑橘主产区果园土壤和树体营养元素水平,为湖北省柑橘主产区果园营养诊断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柑橘 营养状况 湖北省 调查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5份红三叶种质表观性状变异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红三叶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豆科牧草之一.由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使得红三叶种群内和种群间具有显著的表观性状差异,这种差异为红三叶育种提供可能.开展红三叶表观性状变异分析,将为红三叶品种选育提供优异育种材料,有利于红三叶种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方法]以来自国内外的45份红三叶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19个形态表观性状,研究各性状间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并对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群体间各性状变异系数在6.65%~20.57%,其中茎长度、茎分枝、茎节数、茎节长度、茎直径、侧生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单株花序数、花序小花数、花序长度以及种子宽度变异系数超过10%;种质CF022148群体内单株花序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9.41%,其次为茎节数,变异系数为24.14%;种质CF022236群体内叶柄长度变异系数最大,为31.58%;其次为茎直径,为22.89%.相关性分析表明,茎长度与茎节数(0.670,P<0.01)、叶柄长度(0.289,P<0.05)呈显著正相关;茎节数与叶柄长度(0.358,P<0.01)、叶柄直径(0.371,P<0.01)显著相关;茎节长度与茎直径呈极显著相关(0.721,P<0.01),而与叶柄直径显著负相关(-0.315,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5份红三叶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第I类群包含34个种质,其特征为植株中等高度,种子生产潜力较大;第II类群和第III类群各包含4个种质,其植株高大,具有较高的牧草生产潜能;第VI类群包括3个种质,其特征是植株低矮,花序较少.[结论]红三叶各表观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分化;同一性状在不同种质间的变异程度不一样.各性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聚类分析能够将红三叶种质材料分成不同类群,可为种质筛选、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三叶 表观性状 性状变异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选择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斜纹夜蛾的转主为害规律、建立区域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棉花、大豆、红薯、芝麻和花生共5种大面积种植作物,采用培养皿叶盘法和养虫笼产卵法,分析斜纹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取食试验中,斜纹夜蛾一龄幼虫对棉花、大豆、红薯、芝麻、花生叶片均保持较高的取食率,未表现明显的忌避行为.在选择性取食试验中,斜纹夜蛾一龄幼虫对棉花、大豆、红薯、芝麻叶片的取食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花生叶片的选择取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取食叶片面积可以看出,斜纹夜蛾一龄幼虫对红薯叶片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寄主植物,对花生叶片的取食量最少,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具有选择性,取食喜好顺序为红薯>芝麻>棉花、大豆>花生.斜纹夜蛾雌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亦表现出显著的产卵选择性,单雌成虫在大豆上的产卵量和卵块数最多,分别为574.9粒和2.2块,花生上最少,分别为36.7粒和0.6块,产卵喜好顺序为大豆>红薯>芝麻>棉花>花生.可见,斜纹夜蛾对5种寄主植物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节律,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的选择性并不一致.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寄主植物 取食行为 产卵行为 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AM细胞中猪MMP14不同转录本检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蛋白能水解多种细胞外基质组分和血清蛋白,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并可水解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研究发现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存在2种猪MMP14转录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RRSV感染的猪PAM细胞中猪MMP14基因不同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变化,发现PRRSV感染后导致转录本NM214239.2显著下调表达(P<0.05),而转录本XM021098303.1极显著上调表达(P<0.0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2种转录本编码的蛋白前肽区序列存在明显差异.XM021098303.1编码的蛋白比NM214239.2编码的蛋白序缺少了RRKR基序和PGbinding1功能区,可能导致MMP14蛋白不具有功能活性.推测PRRSV感染后抑制MMP14活性,与PRRSV刺激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大量表达相关.然而,MMP14在PRRSV感染中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MMP14 不同转录本 PRRS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