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辣椒种质的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已发表的与辣椒抗细菌性疮痂病Bs2、Bs3基因,抗根结线虫Me1、Me3/Me4基因,抗病毒病L4、Pvr4、Tsw基因,抗白粉病PMR1基因,抗疫病Phyto5.2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对209份辣椒种质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209份辣椒种质中携带Bs2基因的种质1份、携带Bs3基因的种质4份;携带Me1基因连锁标记16880-1-V2片段的纯合位点种质48份、杂合位点种质12份,携带Me3/Me4基因连锁标记片段SCAR_B94的种质1份;携带抗TMV L4/L4基因型的纯合抗病材料11份,L4/L0基因型的杂合抗病材料1份;携带抗PVY Pvr4基因连锁标记CSO片段的纯合位点种质30份,杂合位点种质8份;携带抗TSWV Tsw位点连锁标记SCAC568片段的种质4份;携带PMR1基因连锁标记ZL1_1826片段的种质3份;携带Phyto5.2位点连锁标记OpD04.717片段的种质38份,初步明确了209份供试辣椒种质的抗性基因型,为辣椒抗病育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

关键词: 辣椒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蟠桃新品种"风味皇后"在湖北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油蟠桃新品种"风味皇后"于2015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湖北省,并先后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等多地试种.经过多年试种观察,"风味皇后"油蟠桃性状稳定,遗传性一致.在湖北省桃各试验点表现早熟、着色亮丽、风味浓甜、品质优,尤其在雨水少的山坡地、丘岗地区,高糖低酸、品质优良.丰产稳产,3年生丰产期树每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较抗蚜虫、炭疽病、疮痂病,易感流胶病.在栽培时,树势较旺,需控制树势,防止徒长.

关键词: 风味皇后 油蟠桃 引种 湖北 栽培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对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25%乙嘧酚、40%醚菌脂·乙嘧酚、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等5种药剂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的白粉病的防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70%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其中,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40%醚菌脂·乙嘧酚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等3种药剂防效较好,可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25%乙嘧酚、25%吡唑醚菌酯等2种药剂可作为补充药剂,在生产中交替轮换使用.

关键词: 杀菌剂 草莓 白粉病 病情指数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设置小麦播种前、返青拔节期单施或两个时期均施生物炭处理,在小麦分蘖期人工接种病麦粒,在抽穗扬花期采用孢子捕捉器对穗层空气中的赤霉病菌孢子数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在乳熟期调查各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成熟期测定各处理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和籽粒中脱氧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后穗层赤霉病菌孢子的数量显著降低,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且以基施和返青拔节期追施13 500 kg/hm~2生物炭的处理最优;施用生物炭后小麦千粒重和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基施和追施13 500 kg/hm~2生物炭的处理较对照处理增产29.5%(P<0.05).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生物炭 防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抗疮痂病基因Bs2和Bs3双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栽培辣椒和野生型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双重PCR体系构建的方法,建立了辣椒抗疮痂病基因Bs2和Bs3的双重PCR反应体系,以期利用该反应体系提高辣椒抗疮痂病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分离世代材料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效率.结果表明:抗疮痂病基因Bs2和Bs3的双重PCR反应体系,以Bs2-For/Bs2-Rev和Bs3-For/Bs3-Rev为特异引物,在退火温度为52℃时,具有很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此外,用该体系对不同辣椒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体系的可靠性.该双重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辣椒抗疮痂病品种选育.

关键词: 辣椒 抗辣椒疮痂病基因Bs2和Bs3 双重PC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3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铜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103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的耐铜性,筛选出耐铜性白三叶种质资源,本研究对103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进行100 mg/L Cu2+浓度胁迫和去离子水对照的萌发试验,对白三叶种质资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及总根长等根系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铜胁迫对白三叶萌发及根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不同白三叶种质资源各指标性状差异显著(p<0.05).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总根长、相对根系平均直径以及相对根系表面积等4项指标为白三叶耐铜性评价指标.通过加权隶属函数评价和聚类分析,筛选出CF022353等69份耐铜性白三叶种质资源,为白三叶耐铜性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种质资源 萌发期 耐铜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雌雄花序表达谱测序的板栗SSR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板栗雌雄花差异表达谱数据库,筛选鉴定到雌雄花特异表达基因,在雌雄花特异表达基因中识别和定位了19个SSR位点.通过在SSR两端设计特异引物,经过PCR扩增,筛选到5对多态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引物.进一步采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17份板栗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7个品种可分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群包含'超短枝1号'、'超短枝2号'、'沂蒙短枝'、'燕红'等6个品种,主要为北方板栗品种;第Ⅱ类群中包含10份资源,主要为包括湖北地方品种在内的南方板栗品种;第Ⅲ类仅包括'金栗王',与前两大类亲缘关系明显较远.本研究开发的SSR分子标记重复性和多态性较高,可用于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为开发板栗雌雄花特异分子标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板栗 表达谱测序 SSR 毛细管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夏直播棉花在增密、减氮和简化施肥(见花一次性施用)等措施下增密、减氮的适宜范围,2016-2017年在湖北省3个棉花主产区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高密度和低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从7.5万株/hm~2提高至9.0万株/hm~2时,棉株中上部果枝长度在2年中分别变短1.3和1.8cm,中部果枝第一果节长度分别变短0.5和0.6cm,单位面积成铃数增加9.0万/hm~2,生育进程、实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氮肥用量在135~255kg/hm~2范围内,棉花理论产量、实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设置的高密度和低氮肥范围内,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可获得比较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具体而言,湖北省棉花主产区实施这一种植模式时,密度可增至9.0万株/hm~2,氮肥用量可降至135kg/hm~2.

关键词: 棉花 夏直播 产量 品质 种植密度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甲基蓝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亚甲基蓝(MB)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选取500个猪卵母细胞随机分为5组,各组添加亚甲基蓝浓度为0、10、50、100和200 nmol/mL,培养成熟44 h~46 h后,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孤雌激活2 d~7 d后,观察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以及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母系表达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甲基蓝能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提高孤雌胚中GSH含量,降低ROS含量,增加孤雌激活胚中母系基因细胞周期素B1表达量.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亚甲基蓝可有效改善猪卵母细胞在体外的发育能力.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亚甲基蓝 体外成熟 孤雌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黑木耳品质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辐照后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的复水性、硬度以及多糖黏度,观察其核磁共振谱图、显微结构、红外光谱图,研究钴-60辐照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的辐照剂量范围内,辐照剂量越大黑木耳吸水量越大,复水后的硬度越小,10 kGy处理的黑木耳吸水量、复水后硬度分别是未辐照黑木耳的1.6倍、11%;低场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结果显示,辐照黑木耳复水后,水分自由度增大,束缚水比例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增加;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辐照黑木耳复水后中间层断裂,菌丝排列无序,致密层变薄,亚致密层变厚;与对照相比,辐照黑木耳的红外吸收特征峰的峰形基本没有变化,辐照剂量小于3 kGy时,峰强度的变化不明显,辐照剂量大于5 kGy时,峰强度降低,峰位置偏移;黑木耳多糖溶液的黏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黑木耳 钴-60 辐照 红外光谱图 核磁共振谱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