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臭氧处理对交链孢菌生长及其毒素积累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易侵染农作物,引起农产品病害,而且能够代谢产生交链孢毒素,包括细交链孢酮酸(tenuazonic acid,TeA)、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亟需高效、安全的方法用以防控交链孢菌及其毒素积累.本实验研究了臭氧处理对体外互隔交链孢(A.alternata)生长及其产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组的菌落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互隔交链孢产生TeA、AOH、AME这3种交链孢毒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臭氧处理后互隔交链孢的微观形态,发现孢子和菌丝发生了凹陷、褶皱、断裂等异常现象;臭氧处理后的交链孢菌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同时交链孢菌的产毒能力明显降低,20 mg/L臭氧处理条件下TeA、AOH、AM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1%、89.9%、93.2%.此外,臭氧对TeA、AOH、AME具有降解作用,降解率随着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TeA经过20 mg/L臭氧处理30 min即可被完全降解,AOH及AME经20 mg/L臭氧处理120 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综上,臭氧处理可以作为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互隔交链孢及其毒素污染的防治手段.

关键词: 交链孢毒素 交链孢菌 臭氧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花青苷生物合成及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中国瓜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蔬菜在人们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颜色是蔬菜育种中重要的感官指标,而蔬菜颜色的形成受不同类型花青苷的影响。花青苷在植物生长发育、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脏病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花青苷的生物合成受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共同调控,分子水平上对蔬菜花青苷遗传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笔者综述了与蔬菜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结构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基因的研究现状,并对蔬菜花青苷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蔬菜 花青苷 结构基因 转录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抗生素的太赫兹光谱检测与分析研究进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生素具有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的作用,获得主要抗生素的吸收特性可对抗生素添加进行有效的定性定量监测和控制,在医药、畜牧和水产业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和使用价值。太赫兹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损、高效、便捷的新型光谱探测技术,在国防安全、信息通信、材料、环境生物医学、农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现阶段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常用抗生素方面检测与分析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β-内酞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磺胺类等主要抗生素的太赫兹定性识别与定量分析研究,给出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主要抗生素检测方面的研究潜力和存在问题,为太赫兹技术未来用于主要抗生素定性定量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抗生素 吸收系数 折射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犬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呕吐、发热和腹泻,通常6周龄~6月龄的幼犬更易感染。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CPV-2后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病原学研究显示CPV基因组替代率与RNA病毒相似,基因组中多个位点出现了新的变异,与病毒致病机制密切相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检测方面目前开展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 PCR),聚合酶链式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隔热式恒温PCR(insulated isothermal PCR,ii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igh-resolution melting PCR,PCR-HRM),横向流动试纸条技术(immunocapture-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IC-LAMP-LFD),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重组聚合酶扩增方法(recombinase polymerise amplification,RPA),Luminex液态悬浮芯片系统(Luminex xTAG)和免疫层析(immunochromatography,IC)等方法,在防控方面开展了核酸疫苗、重组亚单位苗、病毒样颗粒等新型疫苗以及治疗性药物研究。论文对CPV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致病机理 检测方法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蔬菜价格波动同步性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同步性。以京津冀三地鲜菜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三地黄瓜、胡萝卜和大白菜三种主要蔬菜的月均批发价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同步系数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空间同步性以及分品种的价格同步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蔬菜总体和单品种价格波动趋势普遍较一致,价格波动的同步性也较高;蔬菜单品种之间的波动趋势较一致,而分品种的价格序列间大部分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具有关联性基础。说明不同蔬菜间不仅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也存在影响关系。

关键词: 京津冀 蔬菜价格 CPI指数 区域同步性 格兰杰因果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酚类物质是桃果实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因此,酚类物质研究成为桃果实营养功能研究中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桃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有机溶剂萃取法在桃的酚类物质提取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此基础上,绿色提取技术不断发展。受果实成熟阶段、品种和处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和构效关系发生变化,抗氧化活性也随之改变。

关键词: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菜细菌性软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及其资源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一套快捷、方便、可靠的生菜细菌性软腐病抗性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软腐致病菌、接种方法、苗龄、接种后调查时间对软腐病发病的影响,对华北地区主栽的50个生菜品种,通过春、秋2茬试验对其软腐病抗病性进行了综合鉴定,为生菜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采用针刺法,接种胡萝卜果胶杆菌巴西亚种菌株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 BC1于7-8真叶期的生菜幼苗,并在接种48 h后调查病情,可有效地对生菜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对50份生菜种质资源的综合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裕生4号、橡生二号、意大利生菜等10个品种抗性级别为高抗;北生2号、汉堡、雷达等3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其他9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无高感和免疫品种。不同类型的生菜种质对软腐病的抗性不同:相对于散叶生菜,结球生菜和直立型生菜抗性资源较为丰富;大部分紫色生菜品种比绿色生菜更具软腐病抗性。

关键词: 生菜 细菌性软腐病 抗病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AM视角农户设施蔬菜信息技术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京津冀414个农户调查数据,结合技术接受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京津冀设施蔬菜生产者信息技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其技术使用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其技术接受意愿。感知风险则通过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负向影响使用态度,从而负向影响使用意向。随着农户收入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的年轻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等因素对农户信息技术使用意向的正向作用程度会更强,而感知风险的负向作用程度则会弱化。

关键词: 设施生产 信息技术 接受行为 技术接受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倒伏胁迫下的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变化与光谱响应解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胁迫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品质和机械收获能力.解析不同倒伏胁迫强度下玉米冠层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光谱响应机理,是玉米倒伏灾情大范围遥感监测的基础.分别在玉米抽雄期、灌浆中期设置茎倒、茎折、根倒3种强度的倒伏处理,基于田间多频次持续观测实验,分析生育期、倒伏类型对玉米冠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自我恢复能力的影响;采用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倒伏玉米冠层高光谱进行处理,选取叶面积密度(LAD)为玉米倒伏冠层结构特征指标,筛选叶面积密度最佳敏感波段和小波系数,基于随机森林法构建叶面积密度高光谱响应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实测样本验证模型精度,重点探讨小波分解尺度和光谱分辨率对LAD光谱响应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密度作为单位体积内叶面积总量的冠层结构表征指标,与倒伏胁迫强度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灌浆期的倒伏玉米LAD普遍高于抽雄期,抽雄期LAD整体表现为茎折>根倒>茎倒>未倒伏,灌浆期LAD整体表现为根倒>茎折>茎倒>未倒伏;经连续小波变换后,玉米倒伏冠层光谱对玉米倒伏LAD的响应能力普遍优于传统光谱变换,随着小波分解尺度的增加, LAD与敏感波段的相关性越强,其中10尺度相关系数最高,达0.74;连续小波变换所构建的模型精度普遍优于传统光谱变换,其中由原始光谱小波变换后构建的LAD响应模型精度最高,检验样本的R~2为0.811, RMSE为1.763,表明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可凸显和利用冠层光谱中的细微信息.因此,叶面积密度可有效定量表征不同倒伏胁迫程度的玉米冠层结构变化特征,连续小波变换能有效提升冠层光谱对倒伏玉米结构变化的响应能力,基于随机森林法构建的倒伏玉米叶面积密度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区域尺度的夏玉米倒伏灾情遥感监测提供先验知识.

关键词: 玉米 倒伏 叶面积密度 高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 随机森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灰霉病生防链霉菌筛选及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由灰葡萄孢侵染所致的番茄灰霉病是一类重要的真菌病害,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果蔬灰霉病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目的]筛选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防病作用且能促进番茄种子发芽的广谱拮抗性链霉菌,并明确该菌株种级分类地位.[方法]采用琼脂块法筛选拮抗番茄灰霉病菌的链霉菌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检测菌株T22抑菌谱,通过产胞外酶活性检测、离体叶片防效和种子发芽试验明确该菌株的防病促生相关特性,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分离的56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4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菌株,其中链霉菌T22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最强,且具有较广抑菌谱,同时菌株T22具有产生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能力.菌株T22无菌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桃褐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率分别为84.6%、81.5%和79.1%;其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离体防效为55.1%;100倍稀释液处理番茄种子,胚轴、胚根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5.1%、29.7%和43.9%.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多基因聚类分析将链霉菌T22鉴定为白黑链霉菌(Streptomycesalboniger).[结论]白黑链霉菌T22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产胞外酶、防病和促生活性,在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白黑链霉菌 胞外酶 抑菌 促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