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02份叶瘟鉴定材料中,人工接种抗叶瘟材料为494份(占24.68%),其中免疫7份,高抗17份;田间自然状态下抗叶瘟材料1160份(占57.94%),其中免疫24份,高抗233份.995份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材料中,抗穗颈瘟材料506份(占50.85%),其中免疫23份,高抗136份.由结果可知,海南普通野生稻普遍抗叶瘟或穗颈瘟,这些抗性资源的生长习性大多为半直立型或倾斜型,少数为直立型或匍匐型;高抗叶瘟的材料在抽穗后也普遍抗穗颈瘟,免疫或高抗穗颈瘟的材料也普遍抗叶瘟.经过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双抗叶瘟、穗颈瘟的普通野生稻材料共有128份.本研究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抗稻瘟病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园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规律,选取菠萝蜜单作和菠萝蜜间作南瓜、平托花生、硬皮豆4种种植模式下的根际土壤样本,测定土壤养分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16S rRNA V4-V5区检测,并与试验区间作前的基础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较间作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单作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氮和全钾含量,土壤pH值均高于单作模式,间作硬皮豆效果最佳;4种种植模式的细菌优势门类群分别是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等,间作均提高了根瘤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酸杆菌门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门与速效氮、全钾、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菠萝蜜株高增长情况表现为菠萝蜜间作硬皮豆>菠萝蜜间作南瓜>菠萝蜜间作平托花生>菠萝蜜单作。

关键词: 菠萝蜜 间作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转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序列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化酶CWIN (Cell wall invertase)、VIN (Vacuolar invertase)和CIN (Cytoplasmic invertases)是蔗糖代谢途径中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的关键酶,直接参与了植物蔗糖代谢的生物合成。为了系统梳理转化酶相关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实验室对其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考察植物在拟南芥和番茄中的表达。首先,实验室针对CWIN、VIN和CIN的基因序列,鉴定得到其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从而构建了其进化树;其次,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CDS序列比对到各探针,从而从数据库中提取组织中的表达数据;最后,通过结构域鉴定、进化树和表达量的分析,得出CWIN、VIN和CIN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的机理。本研究为转化酶相关基因提供了基因信息,为植物中蔗糖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蔗糖代谢影响相关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转化酶 基因鉴定 进化 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开花及坐果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妃子笑荔枝品种为试材,采用4个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喷施花穗,分别为乙烯利+多效唑(T1)、乙烯利+烯效唑(T2)、乙烯利+多效唑+乙氧氟草醚(T3)、乙烯利+稀效唑+乙氧氟草醚(T4),以清水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荔枝开花节奏、花量、坐果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妃子笑荔枝雄花量,提高雌花率与单穗坐果量,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其中T4处理的效果最佳,处理后可显著提早6 d开放雌花,并延长雌花累计开放天数至11 d左右,雄花量约为对照的1/15,雌花率提高至81.76%,单穗坐果量提高至12.00粒,可食率提高3~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荔枝提质增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荔枝 植物生长调节剂 开花 坐果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辣椒抗南方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于根结线虫的专化特性及其引发的植物病症防治的困难性与易复发性,选育并种植抗性品种仍然是目前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防治策略之一,为加快辣椒抗南方根结线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有效应对近年来海南辣椒种植中大面积发生的南方根结线虫问题,通过PM6a和PM54 2个分子标记筛选,结合苗期接种抗性鉴定的方法,对本单位已有的53份商品性较好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南方根结线虫筛选,4份通过分子标记筛选,并在接种鉴定试验中抗性达到抗(R),其中包括泡椒1份,尖椒2份,线椒1份,且各辣椒资源的商品性较好,加深了对本单位抗性辣椒资源的分布情况,并为进一步抗南方根结线虫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切实基础。

关键词: 辣椒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份木薯种质苗期耐水淹性初步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作为热带地区第三大粮食作物,是世界近六亿人的口粮.木薯主要栽培于热带地区,常受到雨季水淹的危害,导致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筛选耐水淹木薯种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木薯种质苗耐水淹性差异,采用盆栽模拟苗期水淹胁迫的方法,对水淹胁迫 6 d下 28 份木薯种质的株高增长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进行测定,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其苗期耐水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8 份木薯种质耐水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水淹胁迫显著抑制了 15 份种质生长(P<0.05),不同木薯种质对水淹胁迫的响应机制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增长量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 0.253;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 0.266.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 4 个主成分可代替 6 个指标的 82.85%贡献率,其中第Ⅰ主成分的载荷主要是CAT,第Ⅱ主成分的载荷主要是株高增长量,第Ⅲ主成分的载荷主要是SOD,第Ⅳ主成分的载荷主要是叶绿素相对含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28 份木薯种质耐水淹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琼中 1 号、SC6068、SC201、ME191、M-F532、GR891、C222、GR3、F2000、罗勇 80、46-12、GR5、KU58、H660、SC5、F03P、M-GR911、CH20、M-F671、COL713、老板 2 号、JG1301、GR911、E407、F274、SC8、M-SC5、泰国.本研究结果将为木薯耐水淹性新品种培育和耐水淹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支持.

关键词: 木薯 种质 耐水淹性 生理响应 隶属函数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澄迈稻瘟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8种杀菌剂在海南省澄迈县开展田间防治稻瘟病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病效果,发现苯甲·嘧菌酯、戊唑·咪鲜胺、稻瘟酰胺在两次药后10d的调查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病指防效,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在第2次药后10d,三者防效均达80%以上,推荐在当地稻瘟病防治中轮换使用.

关键词: 稻瘟病 杀菌剂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调控对设施甜瓜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省设施栽培条件下长效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甜瓜品种纳斯密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CK)、长效肥(K1)、长效肥(K2)、长效肥(K3)、常规施肥(CF)共 5 个处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施用长效肥普乐特(17-17-17)≥51%,在甜瓜伸蔓期、花果期、成熟期调查作物的农艺生长指标,成熟期测定甜瓜产量和品质指标,并测定土壤养分和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结果]5 个施肥处理中,CF处理的产量与裂果率均高于其它处理,CF和长效肥K1 处理品质高于其它处理.长效肥各处理甜瓜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低于CF处理.[结论]综合产量、裂果率及品质特征,长效肥(K1)可保证设施甜瓜正常生长并达到较高的商品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甜瓜 长效肥 养分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戟天多糖对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MOP)对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日龄健康雌性文昌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2 000 mg/kg的MOP。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提高(P<0.05),500、1 000、2 000 mg/kg MOP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250、500、1 000 mg/kg MOP组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1 000、2 000 mg/kg MOP组十二指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50、500 mg/kg MOP组盲肠观测物种数和Ace指数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Shannon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2 000 mg/kg MOP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250、500、1 000 mg/kg MOP组的Chao1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盲肠弯曲杆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1 000、2 000 mg/kg MOP组文昌鸡盲肠另枝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有益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 MOP组链球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250、2 000 mg/kg MOP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HKCI001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在文昌鸡的饲粮中添加适量MOP可改善肠道黏膜形态,提高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量,降低炎症因子TNF-α mRNA表达量,增加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肠道有益菌含量,促进肠道健康,MOP添加量以500 mg/kg为宜。

关键词: 巴戟天多糖 文昌鸡 肠道形态 肠道屏障 盲肠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和膳食风险评估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计算膳食风险商.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8.7~13.8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施药60 d后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率大于99.62%.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估计为0.35 mg,风险商(RQ)为0.06,远远小于1.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关键词: 香蕉 啶氧菌酯 残留 膳食风险 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