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PRRSV HNHK3-2021毒株的ORF5和ORF7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遗传变异规律。【方法】采集海南省海口市及周边地区样品,分离出PRRSV HNHK3-2021毒株,并测定NSP2基因以及ORF5和ORF7基因序列,采用Lasergene 7.1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用MEGA-X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分离出的PRRSV HNHK3-2021株为美洲型毒株,PRRSV HNHK3-2021株和EF112447 HEB1、EU109503 GD、EU624117 XH-GD的ORF5和ORF7的核苷酸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9.2%~99.3%和99.5%~100%,推导氨基酸相似性为99%~99.5%和100%;PRRSV HNHK3-2021株和EU864232 SHB、AY262352_HB-2(sh)2002、AY656990 Abst-1、AY032626 CH-1a、EU807840 CH-1R的ORF5和ORF7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7.1%~96.4%和91.4%~97.3%,推导氨基酸的相似性为86.6%~93%和91.9%~97.6%;PRRSV HNHK3-2021株和JN654459 NADC30、KP860909 FJZ03、MH068878 SD17-38、AY881994 FJ-1的ORF5和ORF7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5.4%~87.1%和89%~91.4%。氨基酸的相似性为86.1%~87.1%和89.5%~91.9%。【结论】RRSV HNHK3-2021毒株和EU624117 XH-GD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遗传进化 ORF5 ORF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螨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以橡胶3种不同叶螨为食物对加州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探讨其释放于橡胶园建立种群的可能性,在室内27℃±1℃、RH 75%±5%和光周期12L:12D条件下,采用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方法对以东方真叶螨、比哈小爪螨和六点始叶螨为食物时的加州新小绥螨试验种群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种群特征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以东方真叶螨、比哈小爪螨和六点始叶螨为食物,加州新小绥螨的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6.88d、8.03d和13.16d,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其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82.98%。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寿命和产卵量以3种不同叶螨为食物时差异显著,以东方真叶螨为食物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寿命最长,产卵量最高,分别为34.59 d和42.38粒/雌;其次为比哈小爪螨,分别为26.01 d和29.19粒/雌;而以六点始叶螨为食物不利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的存活和产卵,其雌成螨寿命和产卵量分别仅为13.60 d和1.47粒/雌。以东方真叶螨为食物,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8.700和0.273;其次为比哈小爪螨,分别为19.661和0.231;而以六点始叶螨为食物其内禀增长率为-0.013。综上,东方真叶螨最利于加州新小绥螨的种群增长,其次为比哈小爪螨,而六点始叶螨单一发生的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种群无法维持,但以3种不同叶螨同时为食物时加州新小绥螨的种群增长还有待研究。

关键词: 加州新小绥螨 东方真叶螨 比哈小爪螨 六点始叶螨 橡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黄曲条跳甲高毒力Bt菌株的鉴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的生物防治措施,从海南省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对黄曲条跳甲高毒力Bt菌株BS128,根据形态学和分子水平鉴定,明确该菌株属于苏云金芽胞杆菌,含有cry8Ga新型杀虫编码基因。通过室内生物活性评价,苏云金芽胞杆菌BS128菌悬液对黄曲条跳甲3 d的LC50值为60.0093μg/mL,250μg/mL BS128菌悬液9000 mL/hm~2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为67.66%(15 d),250μg/mL BS128菌悬液9000 m L/hm~2叶面喷雾对黄曲条跳甲7 d和10 d防效分别为61.86%和62.16%。结果显示2株Bt菌株土壤处理防治跳甲效果不低于叶面喷雾防治效果。我们认为利用Bt防治黄曲条跳甲更适用土壤处理,一方面重视了土壤中黄曲条跳甲幼虫的防治,可以减缓苗期成虫的危害;另一方面Bt在土壤中更利于发挥作用,持效期长,避免了叶面喷施Bt受到高温或者强紫外线照射失活。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苏云金杆菌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饮用价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茶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快速繁殖、遗传转化、多倍体育种、基因功能研究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综述了茶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增殖、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组培过程中易出现的褐化、污染等问题及对策,并展望了茶树组织培养的主要应用前景,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茶树 组织培养 对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艺措施对香蕉枯萎病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不同农艺措施对香蕉枯萎病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土壤微生物宏基因技术对3种不同农艺措施处理的香蕉枯萎病园土壤进行测序,并分析数据.聚类结果显示,施用石灰(A2)、油茶茶枯粉天然肥料(B2)和ETS微生物菌肥(E2)处理能够改变土壤微生态;对A2、B2和E2处理进行了相对丰度菌类群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未定义菌种和其他分类菌种外,厚壁菌门丰度最高;土壤微生物绝对定量分析和相对定量分析可知,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和装甲菌门3种微生物门水平在样本中的占比均比对照(NB)大.因此认为,3种不同农艺措施可改变土壤微生态,增加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和装甲菌门等抗菌微生物门水平,提高土壤抗病能力.这一结果为通过调整土壤微生态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壤微生态 不同农艺措施 香蕉枯萎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红色碳点/二氧化锰纳米探针荧光法检测果汁总抗氧化性

分析试验室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色荧光碳点(R-CDs)与二氧化锰(MnO2)纳米片为荧光探针,构建了一种灵敏、快速、简便的荧光分析方法,并用于测定食物总抗氧化性.以抗坏血酸(AA)为模型检测靶标,采用AA当量评价食品总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MnO2纳米片浓度、R-CDs稀释倍数、MnO,与R-CDs的作用时间及其与AA的作用时间.在最佳条件下,荧光强度与AA浓度的对数值在4.0~12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0.06 μmol/L.该方法测定标准添加果汁样品的回收率在85.8%~113.0%之间,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关键词: MnO2纳米片 红色荧光碳点 荧光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ORF7基因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公布的ORF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RRSV ORF7基因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荧光法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RT-RAA荧光法在42℃、20 min内即可检测到PRRSV特异性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为9.9×10~6 copies/μL;与PRV Bartha-K61、PCV、CSFV、PRRSV GD、PRRSV XH-GD、PRRSV GM2、PRRSV CH-1a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分别对157份样品进行荧光RT-RAA法与PCR方法的检测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荧光RT-RAA法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100%。建立的PRRSV荧光RT-RAA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7基因 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特异性 灵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传染性强、致病性高,自2018年以来在我国迅速蔓延流行,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实现ASFV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与封闭式核酸可视化试纸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检测ASFV B646L基因的核酸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在65℃条件下,50 min内可检出1.16 copies/μL的重组质粒,且该方法与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能有效避免传统等温扩增气溶胶污染造成假阳性的缺点。本研究为ASF疑似感染病例的筛选与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灵敏、可靠的候选方法。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核酸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杆菌对高能低蛋白饲粮诱导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拟杆菌对高能低蛋白饲粮诱导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80只210日龄体重为(1.5±0.2) kg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模型组(M组)饲喂高能低蛋白(HELP)饲粮,拟杆菌低剂量组(BL组)饲喂HELP饲粮+1×109 CFU/mL拟杆菌,拟杆菌高量组(BH组)饲喂HELP饲粮+1×1011 CFU/mL拟杆菌。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蛋鸡肝脏油腻、质脆易碎,出现大量脂肪空泡和红染脂滴;肝脏指数、腹脂率显著上升(P<0.05);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上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M组相比,BL组和BH组蛋鸡肝脏脂肪空泡和红染脂滴有明显改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G、TC、LDL-C含量及AST、AL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HDL-C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BH组相比,BL组蛋鸡血清TG、TC含量及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拟杆菌可改善FLHS引起的蛋鸡脂质代谢紊乱和肝功能损伤,添加1×109 CFU/mL拟杆菌对调节FLHS蛋鸡的肝脏脂质代谢效果更佳。

关键词: 拟杆菌 蛋鸡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脂质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抢救性调查收集及其抗病性初步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仅剩24个尚有野生稻分布,濒危状况十分严重,近10年来野生稻分布点消失比例高达45.5%,水源被破坏和杂草竞争是危害野生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素;按照野生稻取样原则,共抢救性收集到11个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群体共317份种质资源;利用国际强毒菌株PXO99对177份材料进行白叶枯抗性鉴定,采用离体戳伤叶片鉴定的方法进行不同病菌小种(Guy11、RB22、FJ-3-2、FJ-3-5、FJ-2-3)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白叶枯抗性资源27份,稻瘟病抗性资源105份,兼抗白叶枯和稻瘟病的种质资源5份。针对广西野生稻抗病资源丰富但消失严重的问题,建议加强收集和保护,并加大种质资源鉴定力度。

关键词: 野生稻 濒危状况 收集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