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扦插繁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扦插是茶树品种繁育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其关键在于不定根的形成,而不定根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影响,探索影响其生根的因素对于理解不定根形成以及调控扦插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简述了影响茶树扦插繁殖的内外因子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品种差异、取材选择、插穗规格、营养物质、激素水平、酶活性等内在影响因子,与基质、扦插时间、温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在影响因子在提高扦插成活率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评述,并对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茶树品种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尖蜜拉新品种黄晶蜜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晶蜜尖蜜拉是实生选育的优良品种。树体较挺拔、直立,树干颜色灰褐色与灰白色相间。树冠呈主干疏层形或圆锥形,枝条无毛,黄褐色至灰褐色,中等密度。叶倒卵形至椭圆形,叶片先端渐尖,叶基部为楔形。成熟果实为长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苞亮黄色,果肉绵软浓甜,纤维含量稍多,果胶含量少;平均单果质量4.88 kg,最大单果质量5.60 kg,果形指数2.0;平均每个果实含种子粒数78个,种子质量0.7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30.03%,可食率为32.79%,品质中上等。该品种在海南地区(经度108.37°~111.05°、纬度18.10°~20.18°)具有2个成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1月中旬至2月中下旬,果实生育期分别为115~125 d和140~150 d;5年生植株每株挂果40~57个,开花坐果率在58.0%以上,单株产量为169~193 kg,666.7 m2产量为1000~2100 kg。具有较强抗寒性、抗旱性和耐热性,耐涝性差;对叶片病害抗性较强,对虫害抗性一般。适宜在海南省定安县、澄迈县和昌江县等水源充足地区种植,第3年即可开花结果,丰产性较好。


水煮杀青对槟榔营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槟榔鲜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水煮杀青时间(0, 20, 25和30 min)对槟榔主要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煮杀青显著降低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变化不明显,水煮杀青处理30 min时,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8.09%(P<0.05)。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逐渐降低,但脂肪变化显著,处理30 min时,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1.55%(P<0.05)。槟榔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随杀青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抗氧化能力变化与之相似,水煮杀青20 min时均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说明,槟榔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煮杀青20 min有利于槟榔营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保持和提升。试验为槟榔的科学合理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嘉积鸭母鸭体尺性状与瘦肉重的相关分析
《中国家禽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对嘉积鸭瘦肉重进行有效选择,研究测定了71日龄嘉积鸭体尺性状,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体尺性状与瘦肉重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瘦肉重的影响,建立了体尺性状与瘦肉重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瘦肉重(Y)与龙骨长(X3)极显著正相关(r=0.394,P<0.01),与胸深(X4)显著正相关(r=0.276,P<0.05);龙骨长、胸深、半潜水长(X2)是影响71日龄嘉积鸭瘦肉重的重要指标,其中龙骨长对瘦肉重的直接影响最大,为0.649,胸深和半潜水长对瘦肉重的直接影响分别为0.386和0.283;71日龄嘉积鸭体尺对瘦肉重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680.197+ 33.651X3+27.744X4+8.531X2.综上所述,71日龄嘉积鸭瘦肉重与龙骨长、胸深和半潜水长密切相关,可通过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实现对瘦肉重进行间接选择.


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对断奶应激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9±0.24) kg的33日龄五指山未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屎肠球菌组,每组6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不进行断奶处理,在33日龄时灌喂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并饲喂母乳至38日龄;断奶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 PBS,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屎肠球菌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屎肠球菌(灌喂量为1×109CFU/kg BW),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38日龄时,将所有试验猪进行屠宰,并测定其肠道形态、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在各组初始体重一致的情况下,断奶组仔猪终末体重出现下降,而对照组和屎肠球菌组仔猪终末体重均有所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极显著降低(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提高(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屎肠球菌组空肠和回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各肠段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4)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回肠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提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和罗姆布茨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断奶前灌喂屎肠球菌菌液可通过改善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并通过提高其肠道相关酶活性,缓解断奶对仔猪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


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的血清学调查
《动物医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CIAV)的流行情况,分别从海南省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文昌、琼海和儋州的14个不同规模未免疫CIA疫苗的文昌鸡场采集血液样品1 709份,采用ELISA检测CIAV抗体。结果显示,1 709份血液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564份,文昌鸡的CIAV抗体总阳性率为33%;4个地区的文昌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CIAV感染,其中儋州市文昌鸡的CIA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55%;成年文昌鸡的CIAV感染程度高于其他生长阶段鸡,抗体阳性率达到53.63%;CIAV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季高发,抗体阳性率为48.06%;不同规模文昌鸡场CIAV的感染率存在差异,以中小规模文昌鸡场的CIAV感染程度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48%和40.10%;在不同类型的文昌鸡群中商品代蛋鸡的CIA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2.62%。结果表明,CIAV在海南省文昌鸡养殖地区普遍存在,且在冬季、成年文昌鸡中高发,以商品代蛋鸡感染最为严重,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


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炭对热带地区稻菜轮作体系中淹水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环境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区稻菜轮作系统瓜菜季施肥后大量硝态氮积累,导致后续的水稻季淹水后硝态氮的淋失以及大量N2O排放,使氮素损失以及温室效应加剧.如何提高硝态氮利用率,减少N2O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添加200 mg·kg-1(以 N 计,下同)KNO3(CK);添加 200 mg·kg-1 KNO3+2%生物炭(B);添加 200 mg·kg-1KN03和 1%花生秸秆(P);添加 200 mg·kg-1 KNO3+2%生物炭+1%花生秸秆(P+B);添加200 mg.kg-1 KNO3+1%水稻秸秆(R);添加200 mg·kg-1 KNO3+2%生物炭+1%水稻秸秆(R+B),进行114d的25℃恒温淹水培养,来探究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秸秆或秸秆和生物炭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pH(P<0.05);B和P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 41.6%和28.5%的N2O累计排放(P<0.05),P+B、R和R+B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 14.1%、24.7%和36.7%的N2O累计排放(P<0.05);添加秸秆增加了净温室气体增温潜势(NGWP),增施椰壳生物炭能够显著减缓秸秆对NGWP的影响(P<0.05),秸秆和生物炭配合施用降低了 NGWP,其中P+B显著降低NGWP(P<0.05),R+B不显著;添加秸秆或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P<0.05),P+B最高,为502.26 mg·kg-1;秸秆和生物炭配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MBN),P+B最高.N2O排放通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H4+-N和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累计排放量与MB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O3--N与MBN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硝态氮的减少可能被微生物固持,微生物对硝态氮固持的增加也减少了 N2O排放.综上所述,花生秸秆和椰壳生物炭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抑制N2O排放,增加土壤MBC和MBN,是一种海南瓜菜季后充分利用氮肥,减少氮素损失,减缓N2O排放的一种合理措施.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氧化亚氮(N2O)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硝态氮


木薯在家禽饲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集约化家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家禽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但谷物饲料的短缺及持续居高的价格使家禽饲料生产行业亟须探寻更为廉价的能量替代饲料.木薯具有产量高、富含淀粉和纤维、能值较高等特点,在家禽养殖中可替代玉米或其他能量饲料.木薯产品的有效利用已被证明可降低家禽生产中的饲料成本.但木薯的利用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如低蛋白质以及抗营养因子,使用正确的加工及科学的配方可以提高木薯在家禽饲粮中的添加水平.文章综述木薯的营养特性、饲料化利用方式及在家禽饲粮中的应用研究,为木薯在家禽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海南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速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有效应对近年来在海南辣椒生产中大面积发生的辣椒轻斑驳病毒病病情,通过IH1-04和LA-087H3T7R 2个分子标记筛选,结合病毒病苗期接种的方法,对已有的53份商品性较好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轻斑驳病毒病筛选,其中6份通过抗病筛选达到抗(R)级,包括泡椒1份、尖椒3份、线椒2份,且各辣椒资源的商品性普遍较好,加深了对抗病辣椒资源的分布情况,并为进一步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切实基础.
关键词: 辣椒轻斑驳病毒病(PMMoV) 分子标记 苗期接种


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三亚是海南甜瓜的重要产区,也是甜瓜白粉病的高发区。利用镜检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国际通用的13个标准鉴别寄主对三亚甜瓜试验基地自然发病的白粉病病原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从自主选育的第4代甜瓜种质资源中挑选30个材料进行白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通过病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分析、ITS序列比对以及13个标准寄主对白粉病病原菌接种的感抗反应,综合判定该病原菌为瓜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Race 2France生理小种。另外,从30份厚皮甜瓜材料中筛选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2份(22-7-2、22-16-1),对白粉病高抗的材料3份(06-4-1、14-8-1、23-8-1);2份免疫材料均为黄皮、椭圆、网纹类型,3份高抗材料均为网纹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