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146份辣椒(Capsicumspp.)种质资源的形态学性状,同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形态学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22%–267.58%与14.35%–72.51%,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4–1.91与1.58–2.02,说明辣椒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利用SSR标记从22对引物中检测出10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4.636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1.191–5.311,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45–2.05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53–0.795, 146份辣椒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429。基于表型和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分别将辣椒种质资源分为6类和7类,但2种聚类结果相关性较弱(r=0.396 7)。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辣椒种质遗传结构分为2组,不同组之间界限明显。研究阐明了146份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后续种质鉴定及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辣椒 形态学性状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单胚种种子发育过程生理特性动态变化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单胚种NT39106为材料,在授粉5、15、20、25、30 d测定种子粒径、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淀粉、可溶性蛋白、赤霉素、生长素等指标,探索甜菜种子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后随着种子成熟,千粒重、含水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粒径逐渐变大,授粉25 d千粒重及粒径趋于稳定(2.82 g、5.08 cm),含水率快速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增速变缓并趋于稳定,授粉25 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67%,61.33%),此时种子内含物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也较高,种子趋于成熟。研究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25~30 d趋于成熟,宜在授粉25 d后左右收获。

关键词: 甜菜 单胚种 种子发育 动态变化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麦种质资源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藜麦的食用营养价值,对11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籽粒氨基酸含量检测,分析不同材料间氨基酸组成,比较各材料间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11份材料籽粒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1.86~80.52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在63%~70%之间,接近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藜麦籽粒含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4%~66%,药用价值高;总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低,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标准,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甜藜-原和苦藜-原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资源材料,结合丰产性和商品品质,可作为药食同源优质藜麦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开发,也可作为育种试验的骨干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 藜麦 氨基酸 FAO/WHO理想蛋白标准 蛋白质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剂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毒力及防效评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向日葵是内蒙古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严重,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引发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关键因素,目前化学防治是花蓟马的主要防治方法。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花蓟马的毒力,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本论文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并在田间试验主要杀虫剂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防效及对向日葵籽粒锈斑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花蓟马若虫和成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毒力,多杀菌素的LC50值为0.320 mg·L-1(若虫)和0.397 mg·L-1(成虫),乙基多杀菌素的LC50值为0.300 mg·L-1(若虫)和0.313 mg·L-1(成虫)。向日葵露黄期分别在向日葵和荞麦上喷施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药剂,均对花蓟马产生较好的防效,籽粒锈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喷施乙基多杀菌素后籽粒锈斑率最低,在荞麦上喷施为25.68%,在向日葵上喷施为17.22%。综上所述,在生产中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治花蓟马,降低向日葵籽粒锈斑率,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花蓟马 向日葵 杀虫剂 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饲料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评估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影响的相关文章。筛选出2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章,重点研究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相关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饲粮中添加植物多糖能够显著提升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时长和植物多糖添加量均显著影响羊的ADG和F/G (P<0.05);当植物多糖添加量≤1g/kg时,可以显著提高羊的ADFI (P<0.05),而当植物多糖添加量超过1 g/kg时,对羊的ADFI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植物多糖对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植物多糖 生长性能 Met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BnERF019降低甘蓝型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辅助抗病育种,研究被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诱导96 h后上调表达的转录因子BnERF019的功能。采用Golden Gate载体构建系统,改造基因编辑载体pHS-BnERF019,构建油菜转录因子BnERF019基因的CRISPR/Cas9多拷贝靶标基因编辑体系,使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通过侵染油菜下胚轴,将基因编辑载体pHS-BnERF019导入甘蓝型油菜Westar,共获得28株基因编辑阳性再生苗,阳性率为32.18%,其中靶标BnaC07g13470D序列编辑苗15株,靶标BnaA07g10270D序列编辑苗19株,靶标BnaA09g30360D序列编辑苗18株,靶标BnaC05g18050D序列编辑苗23株,3株再生苗发生单拷贝靶标基因编辑,11株再生苗发生双拷贝靶标位点基因编辑,6株再生苗发生三拷贝靶标位点基因编辑,8株再生苗发生了四拷贝靶标位点基因编辑。对突变苗和WT进行黑胫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四拷贝基因编辑再生苗抗病性显著弱于野生型苗。

关键词: CRISPR/Cas9 甘蓝型油菜 转录因子 BnERF019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hermal Time模型预测高加索三叶草花序生长和花期发展

草地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hermal time模型认为植物需要高于基准温度(Base temperature, Tb)累积固定量的热效应(Thermal time,Tt)来完成特定的发育阶段,低于Tb或未达到固定量的Tt,不发生发育阶段的转化。本文在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平原设置5个试验区,以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为研究对象,观测单个花序发育速率和种群开花进展速率。基于试验区温度,运用Thermal time模型预测花序生长和花期进展,旨在量化花序开放和花期推进所需的热量条件,以此指导高加索三叶草饲草利用和种子生产。结果表明,高加索三叶草从现蕾发育到最大花序尺寸约需在2℃以上累积25℃·d;从始花期到盛花期需在7.5℃以上累积635℃·d;从盛花期到结实期存在地形差异,高原地区需在8.7℃以上累积1813℃·d,平原地区需在3℃以上累积1290℃·d。在高原地区高加索三叶草更适合饲草利用,在平原地区有种子生产利用的潜质。

关键词: 高加索三叶草 温度 基温 花期 热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测定围产期母羊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饲料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建立1种检测围产期母羊胰岛素(INS)敏感性的方法,探究酮病对围产期母羊能量平衡的影响。试验1选择3只围产期绒山羊母羊进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处理,分别在灌注前后测定绒山羊血浆INS和血糖(GLU)含量。试验2选取与试验1处于同一牧场、相同围产期(产后7 d)的绒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选取酮病羊[血浆β-羟丁酸(BHBA)含量≥1.6 mmol/L]和非酮病羊(血浆BHBA含量<0.8 mmol/L)各6只,颈静脉采血检测绒山羊血浆INS、GLU、BHBA、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处理前期相比,试验处理期绒山羊母羊GLU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浆INS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处理期绒山羊母羊的血浆INS含量均高于处理前期。酮病组母羊血浆GLU、BHBA、NEFA含量显著高于非酮病组母羊(P<0.05),血浆INS含量显著低于非酮病组母羊(P<0.05)。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利用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检测围产期母羊INS敏感性的方法。

关键词: 围产期 母羊 胰岛素敏感性 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苜蓿小光壳叶斑病室内药剂筛选及不同苜蓿品种抗性评价

草地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在内蒙古多地发现由三叶草小光壳(Leptosphaerulina trifolii)造成的苜蓿小光壳叶斑病,为筛选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光壳叶斑病的高效化学药剂和抗病品种,本研究通过室内药效测定,比较了14种杀菌剂对苜蓿小光壳叶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对46份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恶醚唑对NM05菌株的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抑制中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分别为0.0091,0.0383和0.1073 mg·L-1;经抗病性评价,供试品种中有高抗品种4份,中抗品种17份,中感品种23份和高感品种2份,其中高抗品种为‘苜蓿801’、杂花苜蓿、‘赛特’和‘呼伦贝尔’杂花。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3个苜蓿小光壳叶斑病高效杀菌剂和4个苜蓿高抗品种,为苜蓿小光壳叶斑病的田间防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苜蓿小光壳叶斑病 杀菌剂 筛选 品种抗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诱导罕山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及脱落的蛋白组学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褪黑素(Melatonin,MT)诱导罕山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及脱落的蛋白质组特征,本研究选取6只2周岁、雌性半同胞白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埋植组,埋植组自12月起每月以2 mg/kg BW剂量埋植1次MT至翌年12月,采集4—9月皮肤样品,利用Label-free DIA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皮肤差异蛋白(DEPs)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功能。结果显示:埋植组绒长在5—9月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绒毛5月脱绒、7月长绒;埋植组4月和8月经历2次脱绒,5月提前长绒。4—9月2组间共鉴定1 369个DEPs,主要定位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GO&KEGG结果表明,MT诱导下第1次脱绒(4月)的DEPs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过程相关信号通路;第2次脱绒(8月)的DEPs富集信号通路既包含上述信号通路,也包含与生长相关的黏着斑和PPAR等信号通路;5—7月(MT诱导下长绒)的DEPs主要富集在角蛋白丝、ECM-受体互作和黏着斑等信号通路。在蛋白质网络互作(PPI)中,CTNNB1、DSG4、COL1A1、KRTAP3-1、COL1A2和THBS1等蛋白联系较紧密且在埋植组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因此推测,外源MT可能通过上调CTNNB1、DSG4、KRTAP3-1和THBS1促进细胞增殖,影响绒毛生长;通过下调COL1A1和COL1A2诱导绒毛脱落。该研究结果为探明MT诱导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及脱落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MT 生长 脱落 罕山白绒山羊 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