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海南省的调查数据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5

摘要: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文章以2024年海南省18个市县村集体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资本存量现状、村庄精英和村民认知度会对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常住人口、县域人均GDP、区位条件、外力扶助对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不会产生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挖掘集体资本存量、构建乡村人才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经济“空壳村” 乡村振兴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园的"四库"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中国热带农业 2025

摘要:胶园是热带地区典型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增加碳汇、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理解胶园的水库、粮库、碳库、钱库功能,促进“双碳”目标下的橡胶人工林合理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对胶园的“四库”功能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胶园 水库 粮库 碳库 钱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荚兰蕊喙结构生长发育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

摘要: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其特有的蕊喙结构是传粉的关键。以香荚兰蕊喙四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蕊喙四个不同生长时期发育和人工去除蕊喙授粉成功后蕊喙的特征。研究表明,花朵成熟后,蕊喙的长度显著增加,形成了一道阻隔雌蕊和雄蕊结合的屏障,严重影响了自然授粉过程。这种物理阻隔导致花粉难以自然接触柱头,降低了授粉成功率,成为香荚兰自然繁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人工去除蕊喙授粉实验表明,去除蕊喙后,授粉成功率显著提高。去除蕊喙的操作消除了雌蕊和雄蕊之间的物理屏障,使花粉能够直接接触柱头,顺利完成受精过程。香荚兰蕊喙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授粉的物理阻隔作用是影响其繁殖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工去除蕊喙可显著提高授粉成功率,为香荚兰的人工栽培和繁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香荚兰 蕊喙 生长发育 人工授粉 石蜡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1代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和分析

中国饲料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山羊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及杂交优势,为山羊品种改良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F1品种中,共检测出23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1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杂交羊1代C18:2含量显著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P <0.05),杂交羊1代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3种羊肉组织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揭示,三种羊肉中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醛类16种、醇类12种、脂类4种、酸类4种在内共36种风味物质被定性;有10种未被定性出明确化合物。醛类在整体风味物质中含量占比达50%以上,贡献最多的风味。努比亚山羊的醛类物质高于海南黑山羊和杂交1代,黑山羊中未被定性的化合物含量高于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1代,3种羊肉风味物质中醛类物质己醛、壬醛、癸醛含量较高,是3种羊肉的代表性物质,是羊肉挥发性风味的主要物质,分别贡献药草味、油脂味。杂交羊中4种酸类物质含量都低于其父本和母本,表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杂交后膻味减少。主要风味化合物有己醛、壬醛、癸醛、1-辛烯-3-醇、2-乙基己醇、3-羟基-2-丁醇;反-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为杂交羊独有,分别贡献了坚果味和花果香,在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中未检测到;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贡献花香和香脂香气)、5,8a-二甲基-3-丙-2-基-2,3,4,4a,5,6,7,8-八氢-1H-萘为海南黑山羊独有,在努比亚羊和杂交羊中未检测到。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努比亚山羊 杂交羊1代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份可可种质果实性状及品质综合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果实性状、果肉和可可豆品质均优异的可可育种材料,对11份可可种质的果实质量、果壳质量、果长、果宽、种子鲜质量、果肉含量、可溶性糖、总酸、pH、糖酸比、果肉感官评价(香气、酸甜感、接受度)、可可脂、可可碱、咖啡因和多酚17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可可种质果实的1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个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16%~52.91%,平均为16.73%,其中咖啡因的变异系数最大。果肉含量、总酸、糖酸比、咖啡因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11份可可种质在果实性状和品质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可可果肉的感官评价中,香可16号的测评分数最高,其次是TAS420、TAS1413;此外,测评者的接受度主要与果肉的酸甜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性状与果肉品质间主要呈正相关关系,而可可豆品质性状与它们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521%;基于各指标的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TAS420、香可16号、TAS414的综合评分最高,在果实性状、果肉和可可豆品质上表现均优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在综合评价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pH、糖酸比、感官评价、果实质量、果壳质量、果宽的指标对可可果实的贡献率较大。依据聚类分析,将11份可可种质细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群仅有TAS1413,其果实性状和果肉品质均较为优异,但可可豆品质最差;第二、第三类群为综合排名前四的种质,综合指标较为优异,是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材料。剩下的6份种质为第四类群,其果实性状和品质较为一般。本研究为可可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有助于可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可可 果实性状 果肉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PCR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的插入拷贝数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近年来,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的转基因育种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建立简单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从糜子基因组中筛选了一个单拷贝基因SD1,并以其为内参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yg)为外源基因,建立了数字PCR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并以数字PCR鉴定的一个双拷贝样品为参照样本,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D1为单拷贝基因,可作为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检测的内参基因。数字PCR法检测的转基因糜子样品中,9份样品均为单拷贝或双拷贝插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转基因糜子样品中,10份样品为单拷贝或双拷贝插入,其余13份样品均为多拷贝插入;对其中的4份低拷贝样品也进行了数字PCR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低拷贝时的准确度较高。本研究建立的数字PCR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合在样品数量较少时使用,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低拷贝插入时准确度较高,且成本低廉,适合从大量转基因株系中初筛出的低拷贝插入株系。这2种方法均可简单快速地检测糜子转基因育种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

关键词: 转基因糜子 外源基因 插入拷贝数 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热带农业科技档案人才生态化培育策略研究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草兰是重要的天然香料经济作物,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严重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而作物轮作是防控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轮作胡椒/斑兰叶/糯米香茶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撂荒和连作香草兰处理相比,轮作斑兰叶和糯米香茶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数量,并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撂荒、连作和轮作显著诱导形成3种不同的群落结构,但轮作斑兰叶和糯米香茶结构相似。轮作后门水平上显著增加了优势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Rokubacteria门,以及优势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且属水平上增加了优势细菌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的相对丰度,即轮作胡椒后该属的相对丰度为64.26%,轮作斑兰叶后相对丰度达到98.54%,轮作糯米香茶后则为63.07%。随机森林结果表明,轮作斑兰叶能特异激发Terriglobus属、克雷伯杆菌属(Kribbella)、粘球菌属(Myxococcus)细菌核心类群,以及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真菌核心类群,且轮作斑兰叶后真菌群落物种间网络互作更紧密。轮作后显著提高土壤pH,而土壤pH、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是显著抑制病原菌的最重要指示因子。综合表明,在长期连作的香草兰土壤中轮作短期且经济价值高的香料作物斑兰叶,对缓解香草兰土传病害的发生效果较好。

关键词: 轮作 香草兰 斑兰叶 根际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农林?41号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生长影响及对青枯病防治作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为明确绿农林?41号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田间番茄生长和青枯病防治影响,在两地番茄生长过程中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测定根系土壤养分含量、植株生物学性状及青枯病发病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增长11.5%~18.2%,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分别增长19.3%~49.0%、21.6%~34.0%、7.0%~2.8%;植株株高、茎围和叶面积增加14.0%~33.5%、25%~46%、24.0%~37.0%,叶绿素和净光合作用的增幅分别为17.2%~17.8%和5.7%~6.0%。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下降24.0%~32.0%,果实水溶性总糖和单粒果实重量分别增加1.5%~2.7%、8.4%~11.6%。表明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改良土壤、促进番茄生长、防治番茄青枯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番茄 生长 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