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走出BB肥的认识误区
《磷肥与复肥 》 2007
摘要:阐述在BB肥生产、标准制定、销售推广等环节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指出BB肥应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应科学地制定BB肥的国家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推广工作应立足于本地,充分发挥肥料企业的作用,以利于BB肥的健康发展。


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四价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Ⅳ.疫苗生产与免疫效力试验
《中国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株带有K88、K99、987P、F41粘附素抗原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BBL、Minca、Slanetz和Minca培养基进行培养,将培养物加热提取粘附素抗原后,加入油佐剂制成四价亚单位疫苗。经成品检验合格后分别免疫小鼠和怀孕母猪,同时监测怀孕母猪抗体。最后1次免疫后15 d,分别用同源ETEC确定的攻毒剂量攻击。结果显示,经2次免疫后,K88、K99、987P、F41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与1次免疫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仔猪,1次免疫跟2次免疫均可显著地降低腹泻指数(P<0.05),2次免疫与1次免疫没有显著差异(P>0.05)。怀孕母猪免疫1周后(产前23 d)抗体开始上升,第2周(产前16 d)达到高峰。2次免疫后抗体迅速回升,第4周(产前2 d)达到最高峰,产后2 d抗体大幅度下跌,几近免疫前水平。二免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明显低于一免母猪(P<0.05)。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结果表明,制备的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四价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水稻高温败育模拟模型
《中国水稻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度控制试验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开花期开花概率密度分布、日开花分布规律以及结实率的变化规律,提取了高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因子。开花概率密度随开花历期呈Possion分布,日开花结实率可用二次方程描述,日开花量呈正态分布,高温对开花结实率的影响可用S型曲线描述。进一步结合气温日变化规律,并综合考虑高温对已开和未开颖花的影响,构建了水稻高温败育模拟模型。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40℃时,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当温度高于40℃时,因高温对开放颖花的结实率仍有影响,模拟值与实测值有一定误差。总体上,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差(RMSE)为0.12。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开花期的日极端最高气温较少超过40℃,因此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新农村建设——对大包干发源地垫湖村新农村建设状况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以江苏省垫湖村为例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如今,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农业生产的目的也转变为增收。小规模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相比,一方面生产成本高,商品化生产能力差,不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困难,农村基础设施难以改善。合作组织弥补了分散经营的部分制度缺陷,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祛衣灵灌注液对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用祛衣灵灌注液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后,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除血浆黏度外均差异显著(P<0.05);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性IF值下降幅度较大,经t检验,较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而对照组处理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祛衣灵灌注液可以明显改善胎衣不下奶牛的血流状态,减缓围产期气滞血淤的发生。


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调查与回顾
《养猪 》 2007
摘要:2002年入夏以来,华东、华南每年夏初高温季节在大多养猪地区都会发生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有明显的传染性,农村个体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都有发生。2006年已造成猪百万头以上的损失,常规的抗菌和抗虫治疗几乎无效。对其致病原因,一直以来有各种诊断结果,但尚未能确定其病原。虽然疫情随着高温降低,已呈下降之势,但对周边地区仍构成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