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SSR分子标记鉴定青花菜杂交种‘津青一号’的纯度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青花菜新品种‘津青一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杂交种种子纯度,从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杂交种和父、母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引物(L21),该引物扩增片段电泳条带清晰可辨,且杂交种含有父、母本的特异互补带型。利用该引物对108株‘津青一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为96.30%,与大田形态鉴定结果 98.15%相比,SSR标记与大田种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引物L21可用于‘津青一号’的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部分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动物医学进展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发展及在植物生物逆境上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cu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是指带一段包基因序列的重组病毒侵染植物,引起植物同源基因沉默与表型变异,进而通过表型变异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的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探讨VIGS应用策略,笔者归纳了VIGS的分子机理、VIGS的载体开发和VIGS技术在植物生物逆境方面的研究应用3个方面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得出了VIGS在植物生物逆境方面的问题及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的改进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改进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多孔消煮炉直接加热消煮土壤样品的方式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经国家标准土壤样品验证,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降低了检测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值得大力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应用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猪链球菌2型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猪链球菌2型cps2J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6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特异性引物,其中2条促环引物分别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地高辛(Dig),用横向流动试纸条(LFD)检测扩增产物,建立猪链球菌2型LAMP-LFD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出猪链球菌2型,与试验对照菌株不存在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76cfu/mL,在对100份样品的检测中,LAMP-LFD方法检测出14份阳性样品,培养法检测出12份阳性样品,LAMP-LFD方法检测阳性率略高于病原培养法,两者间的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所建立LAMP-LFD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适合于动物食品中猪链球菌2型的检测。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cps2J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 横向流动试纸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老化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中麦996、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研究人工老化(0,1,2,3,4 d)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老化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和单粒浸出液核苷酸含量逐渐升高,种子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脱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种子老化的调控机制和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冷藏期间刺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鲜活刺参为原料,测定其水分含量、自溶酶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指标在0℃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研究刺参在0℃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电子鼻中PCA和LDA算法能够较好的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刺参样品,且其分析结果与常规的品质指标变化相一致,即贮藏9 d是刺参品质劣变的拐点。经GCMS共检测出33中挥发性物质,以醇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还有少量的醛类,其在贮藏6~12 d内含量较高;含氮类物质仅在贮藏9 d和15 d时有少量检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物流方式对芒果货架期间生理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玉"芒果为试材,进行采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1μL/L)处理,通过快递空运和快递陆运2种方式从海南运至天津,在常温(25~28℃)条件下存放,测定不同处理芒果各项品质指标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快递空运结合1-MCP处理显著延长了芒果的货架期,降低了果实腐烂率和转黄指数,维持了较高的TSS含量、可滴定酸及Vc含量,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明显抑制了芒果果皮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从挥发性物质看,1-MCP处理组芳樟醇和α-松油醇含量高于CK对照组,快递空运处理组醇类、醛类和烃类总含量高于快递陆运处理组,有效保持了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实验结果说明快递空运结合1-MCP处理是最适合芒果采后电商销售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芒果 物流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 生理品质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