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甲酯化反应生产生物柴油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甲醇的添加方式、体系中水分含量、酶的最适用量、酶的预处理及底物预处理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酶可高效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为生物柴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乳化8 h的大豆油为底物,固定化脂肪酶在豆油中浸泡8 h,酶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6%,温度为40℃,振荡速率为150 r/min,每隔4 h按油醇摩尔比1∶1添加甲醇1次,共3次反应12 h生物柴油转化率最高可达93.35%。每次反应后的脂肪酶用丙酮处理,可多次循环使用,9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效率仍可达84.15%。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定化脂肪酶 大豆油 生产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比较

草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在南京对6种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营养物质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分别是小麦Triticum eastivum的1.45倍和1.26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平均值分别是水稻Oryza sativa的2.06倍和1.61倍;6种复种方式中,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以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为最高,黑麦Secale cereal-杂交狼尾草其次。集约农区发展草食性畜禽养殖业以二季均种植牧草效率较高。

关键词: 复种方式 粗蛋白产量 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常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常熟市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研究,利用19992、005年两期TM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常熟市最近6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常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性状比较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摘要:根据2004-2005年江苏省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区域试验结果,比较了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常规粳稻相比,杂粳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在产量和穗粒结构上优势明显,穗大粒多,增产优势明显,但存在结实率偏低的问题;主要品质性状表现为整体水平低于常规品种,但杂交粳稻籽粒较长、较宽,具有一定的粒型优势。根据分析结果,对江苏省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常规粳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冬虫夏草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北冬虫夏草超微粉饲喂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饲喂生理盐水)比较,低剂量(19.45 mg/kg)的北冬虫夏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说明北冬虫夏草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北冬虫夏草超微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超微粉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多重RT-PCR对口蹄疫病毒分型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已经发表的口蹄疫病毒(FMDV)全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套引物,建立多重RT-PCR方法,区分A型、AsiaⅠ型、O型3种血清型的病毒。该方法对O型病毒的敏感性为101.00LD50,对AsiaⅠ型病毒的敏感性为101.25LD50,对A型病毒的敏感性为101.00LD50。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保存适当的病料,可以用于病毒的分型。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分型 多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蒿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用水、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了青蒿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其中0.1 g/ml浓度的水提取物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对辣椒疫霉病菌、蘑菇湿泡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制率为29.70%,对其余供试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0.60%以上(茄子枯萎病菌除外)。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0.04 g/ml浓度下,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丙酮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15%和64.98%;青蒿各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青蒿水提取物稀释2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40.70%,对照药剂嘧霉胺1 000倍液的防效为61.14%。

关键词: 青蒿 粗提物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可能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对食品安全构成危害的污染物及其在生态环境中存在的数量、形态和生物富集作用。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食品 安全 污染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抗性毒素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利用病圃鉴定和毒素鉴定,分别对35个具有陆地棉遗传背景的野生棉种质渐渗系和抗、感病对照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圃鉴定结果表明,苏6005、苏6073高抗黄萎病,苏6025、苏6093抗黄萎病,而文5、苏6016、苏6022、苏6026、苏6035、苏6038等22个品种(系)达到耐病标准,鄂荆1号、苏6001、苏6007、苏6023、苏6042、苏6061等11个品种(系)感黄萎病。毒素浸根试验证实,24、48h致萎度不能真实反映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而毒素浸根72h后,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毒素伤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苗期毒素鉴定的72h致萎度,能够准确预测供试品种(系)成株期在病圃鉴定中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毒素鉴定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可行的抗病鉴定方法。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 毒素鉴定 病圃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和氟铃脲二元混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世界农药 2007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阿维菌素、氟铃脲分别进行定量,此方法的标准偏差阿维菌素为0.0063,氟铃脲为0.0075,变异系数阿维菌素为1.13%,氟铃脲为0.29%。回收率阿维菌素为98.21%~101.82%,氟铃脲为99.61%~100.40%。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阿维菌素 氟铃脲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