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系菜用藜麦的品质及产量
《河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菜用藜麦品系,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13个菜用藜麦品系LMV2018013~LMV2018025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MV2018018产量12399.6 kg/hm2、硝酸盐含量1760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93%、粗蛋白含量89.1 mg/kg、维C含量574 mg/kg,产量高,营养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表现突出,适宜进一步选育,审定后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保健型植保防控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2014年,河北省开始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对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技术路线,按照这一要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专家们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小麦玉米保健型植保防控技术,实现了既能防治病虫草害又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品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图像扫描法快速测定芦笋种子粒数和千粒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芦笋杂交种子具有价格昂贵、子粒小等特点,在芦笋实际生产过程中,用种量是影响种植户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以人工测定法为对照,对研究开发的利用图像扫描技术测量芦笋的粒数和千粒重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扫描仪以200 dpi的分辨率对芦笋种子样品扫描成像即可;以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可快速获得样品粒数,并通过计算得出样品的千粒重数值.通过录制'宏',还可以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图像扫描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误差小,并且可以实现批量处理,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胁迫对甜椒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辣椒杂志 》 2019
摘要: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5个甜椒试材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冷害指数、膜透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丙二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综合评价各项生理指标,5个甜椒品种(系)耐低温弱光性由强到弱依次为TJ-17-3、TJ-17-4、TJ-17-5、TJ-17-1和TJ-17-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穴盘育苗及冬季大棚高效生产技术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大苗龄韭菜穴盘苗根系发达,在冀中南地区7月上旬高温季节定植后缓苗快,植株耐高温能力强,且冬季生产鳞茎中贮藏了足够的养分,易获得高产.大苗龄韭菜育苗是在早春露地播种,采用经过改进的大孔径穴盘,以网纱为根系隔离介质,育成根系发达、具7~8片真叶大苗龄韭菜穴盘苗的一种育苗方法.冀中南地区春季大棚瓜类蔬菜或茄果类蔬菜生产结束后,已进入高温季节,韭菜直播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棉花光合生产的影响
《土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及运移变化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棉田地形和土壤容重对滨海盐碱地水盐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在位置相近区域选取海拔和容重差异较大的4块棉田,于4—10月份测定土壤0~200 cm深度水分、盐分和pH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轻度盐碱棉田海拔较高,在141~160 cm处形成"高容重隔层",土壤盐分和pH较低,雨季(7—8月份)土壤水分较低,生育后期(9—10月份)土壤水分明显高于中度盐碱棉田,棉花遭受盐碱胁迫较小,光合生产与水热资源吻合度高,长期处于物质积累活跃期;中度盐碱棉田较高的海拔和容重阻滞了土壤盐分和pH上升,在雨季盐碱胁迫得到解除,但棉花生育早期(4—6月份)和后期仍有明显盐碱胁迫,光合生产与光热资源丰富期吻合度较差;重度盐碱棉田海拔较低,容重差异未对水盐运移规律产生明显影响,长期处于高度盐碱胁迫之下,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低下。滨海盐碱地改良采用适当抬高地表高度并形成一定厚度的高容重"隔层",增强土壤蓄排水能力,是一种效果持续并有利于作物光合生产的改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导性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
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及其相关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而构建MS动物模型阐明其发病机制、开展中西医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S动物模型主要采用遗传动物或外界因素诱导两类方法建立,其中诱导性模型应用最为广泛。诱导方法主要有药物诱导、饮食诱导及药物联合饮食诱导3种方式,由于动物种属特异性及诱导方式的不同,模型动物表现有所差异。为了更科学、规范地选择MS模型复制方法,对近年来MS动物模型的诱导方法、模型复制标准及各自的病理机制进行简要论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