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奇台大麦种植区主要杂草防除药效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新疆啤酒大麦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除草剂,评价选用药剂对大麦的安全性,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麦的安全性。【结果】选取的5%唑啉草酯乳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测定对大麦生长安全,两种药剂混用处理对大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结论】奇台等新疆大麦主产区大麦田狗尾草、稗草及灰绿藜、卷茎蓼等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选用水分散粒剂混用,用量为5%唑啉草酯乳油45~60 g a.i./hm~2加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12~15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在大麦拔节前进行田间喷雾防治,可有效防除大麦田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野生黑果枸杞果实抗氧化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的相关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是一种耐盐小灌木,其果实富含花青素和多糖等抗氧化成分,经济价值高。影响黑果枸杞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因素较多,测定南疆不同生态条件下野生黑果枸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的组成情况,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黑果枸杞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测定方法、Biolog微平板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黑果枸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但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1)根际土壤p H、电导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8.86~8.04和16.43~0.06 ms/cm,二者与微生物活性(AWCD)、Shannon丰富度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电导率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Mc Intosh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2)144 h Biolog碳源利用表明,黑果枸杞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阿克陶和野云沟分别为2.04和1.62,库尔楚园艺场为0.71,其余均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与AWCD和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呈正相关。载荷因子分析表明,影响黑果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类型为碳水化合物、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3)果实中花青素、还原糖和多糖含量分别变化于46.88~11.75、351.16~229.19和176.34~169.52 mg/g。土壤p 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与黑果枸杞果实花青素呈正相关。p H和多糖呈显著正相关;但电导率和养分与多糖呈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花青素和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提高p H、盐分含量和微生物丰富度能增加果实抗氧化成分的累积。
关键词: 黑枸杞 抗氧化成分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并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状况相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合作的潜力。【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情况、现有品种特征特性及种植分布状况等。【结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气候生态环境相似,具有种植大豆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生产成本、种植管理技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等领域优势互补明显。【结论】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具有投入成本低、单产低、价格低等特点,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欠量灌水方法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和评价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欠量灌水胁迫下,玉米抗旱性鉴定和评价所需的最佳灌水量,为玉米抗旱性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当前新疆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全生育期进行梯度欠量灌水胁迫处理,分析欠量灌水对玉米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总量5 283~2 283 m~3/hm~2逐渐降低,5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和抗旱性均呈下降趋势。灌水量在3 975 m~3/hm~2时5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和抗旱性差异最大。欠量灌水胁迫下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欠量灌水的供水总量为正常灌水对照的3/4时(3 975 m~3/hm~2),5个玉米杂交种产量下降一半,抗旱系数差异最大化,可用于玉米的抗旱性鉴定和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快速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棉花品种提供分子鉴定依据。以具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为材料,经过引物初筛和复筛,确定26对均匀分布于棉花染色体上的SSR核心标记。结果表明,26对核心标记在120份材料中筛选得到138个等位位点,其中12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3.48%。以标准样品为对照,利用26对核心标记对10份棉花常规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发现仅有源棉6号与标准品种的DNA图谱高度一致,其他9份常规种与标准品种均存在8~18个差异位点,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相符。另外分别筛选5对特征引物作为纯度检测标记,采用单位点平均法统计4份常规棉品种检测结果表明,源棉6号纯度最高,为98.0%,源棉1号最低,为90.5%,检测结果与田间纯度鉴定呈现正相关性。研究表明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完全可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前处理方法对冷榨提取核桃油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阿克苏"新新2号"干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压榨法研究了适量添加核桃壳粉末对核桃榨油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加速氧化试验过程中核桃油过氧化值及酸值的变化,探讨前处理方法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壳粉末粒度为60~80目,核桃仁粒径0.1~0.5 cm,且核桃仁粒与核桃壳粉质量比为3∶1时,核桃平均出油率为48.5%。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核桃油贮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核桃内种皮中的某些成分在抑制核桃油氧化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超声前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核桃油的氧化。
关键词: 核桃油 提取 前处理方法 超声处理 核桃内种皮 氧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制红枣中天然苯甲酸的测定及本底分析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红枣中苯甲酸的检测方法,分析测定红枣中苯甲酸的含量范围分布。样品通过水溶液超声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测定,在红枣中分离鉴定出一种天然有机酸成分——苯甲酸。样品经处理后,使用三种不同品牌的色谱柱,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均呈现出与苯甲酸标准品相同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图,证实了红枣中天然苯甲酸的存在。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0.0mg/L,线性关系好,R为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g/kg,在0.010g/kg、0.050g/kg和0.100g/kg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均大于85%。该方法可为其他植物中天然有机酸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提供参考。本文还通过对全国三个主产区共122批干制红枣样品进行检测,初步明确了其中天然苯甲酸的本底值范围,为制订或修订食品行业相关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哈密瓜不同年代品种萌发期耐盐碱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哈密瓜不同年代品种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耐盐碱的哈密瓜品种,为新疆哈密瓜品种布局与培育耐盐碱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5个混合盐碱溶液(Na Cl∶Na2SO4∶Na HCO3∶Na2CO3=9∶1∶1∶9,pH=10.80),浓度梯度0(CK)、25、50、75和100 mmol/L,对17个哈密瓜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和胚根鲜重等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供试哈密瓜品种的萌发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品种间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差异性显著。17个供试哈密瓜品种萌发期的耐盐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密13号>新密28号>红密脆>新伽师2号>新密7号>905-1>金丽2号>农密9号>新密43号>绿皮9818>伽师瓜>新密杂11号>新密31号>西洲密25号>春萧2号>新密24号>绿宝石。【结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伤害率可作为哈密瓜品种萌发期耐盐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新密13号耐盐性最强,新密28号次之,不同哈密瓜品种之间萌发期的耐盐碱性差异较大,在哈密瓜种子萌发期可对其耐盐性进行快速鉴定。新密13号、新密28号可作为适宜新疆哈密瓜盐碱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调控网络调节植物表皮毛发育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皮毛是特化的表皮细胞,定位于植物地上部分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表皮毛能够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也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拟南芥的表皮毛已经成为研究细胞功能的重要模式材料,对其发育机制的研究将为农业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表皮毛发育相关分子研究的不断进展,除模式植物外的其他农作物表皮毛的发育机制也相继得到阐明,基于此,本研究对近年植物表皮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对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不同模型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概述,并对某些农作物表皮毛的发育机制进行初步讨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