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海陵湾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海陵湾鱼类网箱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9年1月、4月和11月对海陵湾上、中、下游3个网箱养殖区进行了冬、春、秋3个季节的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39属96种(含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6种、甲藻门8属16种、蓝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2~3.054×10~5 cells/L,秋季>春季>冬季,湾口处丰度在秋冬两季远大于湾内。冬季优势种主要为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春季优势种为细弱海链藻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和佛氏海毛藻。冬、春、秋季各采样站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4~4.11、0.66~2.39和1.62~3.10。冗余分析表明,冬季盐度、pH,春季氨氮、pH,秋季硝酸盐、溶解氧对浮游植物优势种影响显著。受河流径流和养殖活动的影响,海陵湾相邻采样站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浮游植物群落的相似性差异与调查站位间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关系密切。

关键词: 海陵湾 浮游植物 聚类分析 鱼类网箱养殖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水生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针对大规模样本、低通量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技术,研究依据虹鳟高通量SNP芯片检测鲑科4个属不同物种群体样本的结果,筛选获得了96个高质量共享多态性位点,应用Fluidigm 96.96微流控动态芯片平台,构建了用于鲑科物种增殖放流个体识别的SNP分型系统.以细鳞鲑为例评估芯片分型结果可靠性,分型成功率为98.63%,与Affymetrix高通量芯片分型一致性达到97.92%.基于该芯片分型结果,使用CERVUS 3.0.7软件对96尾细鳞鲑子代样本及其候选亲本和干扰亲本进行亲权鉴定,结果能够准确重现复杂家系的真实系谱,在用于单亲本亲权鉴定时,第一亲本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first parent,NE-1P)为4.362×10–4,用于双亲本亲权鉴定时,双亲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parent pair,NE-PP)为6.538×10–12,完全满足增殖放流回捕个体分子鉴定的需求.基于该芯片分型数据进行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可以明确区分不同来源野生群体的遗传组分,并对待测个体的遗传组分进行初步判别,能够满足种群遗传结构初步评估的需求.研究构建的包含96个位点的SNP分型系统,适合应用于鲑科鱼类增殖放流个体识别、种群遗传结构动态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关键词: 鲑科鱼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微流控芯片 增殖放流 亲权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水体及水产品中土臭素、二甲基异莰醇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初步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水产品的种类和养殖时间对养殖水体及水产品中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IB)的影响,本研究以无锡地区不同种类水产品和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在5-10月份对养殖水体中GSM和2-MIB的质量浓度以及收获时水产品中GSM和2-MIB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产品种类和养殖时间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水体中GSM和2-MIB的质量浓度,在不同水产品的养殖水体中,GSM、2-MIB质量浓度随养殖时间推移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水产品中仅检出GSM,其在虾蟹类、四大家鱼和罗非鱼中的含量分别为0.45μg/kg、0.62μg/kg和0.94μg/kg,生物浓缩系数分别为40.10、71.68、27.07,四大家鱼富集GSM能力最强,说明水产品的种类会影响水产品中GSM的含量.

关键词: 养殖水体;土臭素;二甲基异莰醇;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湖北源大口黑鲈蛙病毒的分离鉴定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培养等技术,从湖北黄陂某养殖场患病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内发现并分离到一株蛙病毒。患病大口黑鲈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出血、溃疡,肝脏发白。将病鱼内脏组织匀浆超微滤液接种鳜脑细胞系(mandarin fish brain,MFB)细胞能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滴度达到108.36±0.15 TCID50/m L。细胞培养病毒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直径约为150 nm左右的正六边形病毒粒子,呈晶格排列。细胞培养病毒的人工感染大口黑鲈试验结果显示,7 d内试验鱼死亡率高达100%,其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似。采用大口黑鲈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对患病鲈组织样品和细胞培养病毒样品进行检测,均能扩增出241 bp的单一目的条带。进一步根据Gen Bank中LMBV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均能从上述样品中扩增出1392 bp的MCP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将MCP氨基酸全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其与Santee-Cooper蛙病毒、孔雀鱼病毒6型及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的M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100%。系统进化结果显示,与感染鱼类的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病毒,如鳜鱼蛙病毒、Santee-Cooper蛙病毒、孔雀鱼病毒6型和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等聚成一支。这些结果证明,该分离株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成员,暂命名为大口黑鲈蛙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Ra V)湖北株LMBRa V-HB001。病毒敏感细胞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病毒LMBRa V-HB001感染鲤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草鱼性腺细胞(grass carp ovary,GCO)、大鲵肌肉细胞(giant salamander muscle,GSM)和鲫脑组织细胞(gibel carp brain,Gi CB)均能产生典型CPE,病毒滴度可达108.0 TCID50/m L以上。本研究首次在湖北省养殖大口黑鲈体内分离与鉴定了LMBRa V病毒,建立了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传播、诊断和防控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蛙病毒 细胞培养 病毒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严业技术与发展趋势(中)

科学养鱼 202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裂腹鱼3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拉萨裂腹鱼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拉萨裂腹鱼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借助聚丙烯胺凝胶对拉萨裂腹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肝脏醇脱氢酶(ADH)进行了电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样本鱼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血清中的LDH酶带数分别为:6~10条,8~10条,4~7条,0~7条和1~7条,LDH-C基因只在肝脏中表达;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MDH酶带数分别为6~7条,2~6条,5~7条,5条和3~5条;肝脏ADH酶带数为3条。拉萨裂腹鱼的LDH和MDH同工酶系统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组织特异性主要体现在酶带数目和表达活性程度不同两方面,与各组织执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拉萨裂腹鱼同工酶个体差异性可能是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能适应特殊生境的需要。

关键词: 拉萨裂腹鱼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醇脱氢酶 组织特异性 个体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增色剂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调控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饲料中添加雄烯二酮和睾酮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的影响,将810尾初始体质量为5.78±1.05 g的阿里雌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含100,200,300,400 mg/kg雄烯二酮(A100,A200,A300,A400组)和100,200,300,400 mg/kg睾酮(T100,T200,T300,T 400组)8个浓度梯度的饲料.观察8周增色时间和4周停药期鱼的生长及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雄烯二酮和睾酮对阿里雌鱼的成活率没有影响,均为100%.A200组的阿里雌鱼特定生长率(SGR)最高,为0.39,显著高于T100,T200,T400组和对照组(p<0.05).8周增色后,A300组的阿里雌鱼体色总色差值(△E*ab)、黄蓝度值(b*)与A400,T30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其他各组(p<0.05);在后4周停药期中,体色呈现先增艳后又缓慢减弱的现象,仍维持在体色较艳的程度.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雄烯二酮比睾酮更有效地促进了阿里雌鱼的生长和增色,A300,A400组增色后的阿里雌鱼体色能够稳定4周,阿里雌鱼适宜增色剂及添加量为雄烯二酮300 mg/kg.

关键词: 雄烯二酮 睾酮 阿里雌鱼 生长 增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懂得回家"猫冬"的鱼-乌苏里白鲑

中国水产 2022

摘要:黑龙江省的春天应该是全国各地来的最晚的,每年4月中下旬,被冰封、雪藏的黑龙江开始解冻,江面上漂浮着密集的冰排,此时整个流域也迎来期盼已久的明水期。每年开江前,随着水温升高,大江深处“猫冬”的乌苏里白鲑陆续离开自己的“家”,成群结队地向黑龙江下游水温更低和食物丰沛的河口或近海集结、迁徙、育肥,抵达我们的邻国——俄罗斯。每次过境,无障碍通关,来去自由,堪比“国际公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新兴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

摘要: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总结并分析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重点阐述当前中华绒螯蟹及其生长环境中重金属、农兽药、二噁英、病原体等危害物质的新兴检测技术,以及养殖环节中环境改良、新品种开发等质量控制技术,加工贮运环节抑菌钝酶、组胺抑制等安全保障技术,以期为快速锁定风险物质、全方位监控产业链,建立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加工贮运等多环节质量安全控制手段,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质量安全 重金属 二噁英 水质调控 病原体 组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血液转录组分析的长江江豚雌雄两性免疫适应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长江江豚两性免疫系统特征及免疫适应性机制,本研究以3头雌性和3头雄性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血液为实验样本,经BGISEQ-500测序平台进行mRNA和microRNA测序。结果显示,从6个样本中共获得了15878个unigenes和985个microRNAs, KEGG分析发现有1534个unigenes注释到免疫系统相关类别并显著富集于20个常见免疫通路(P<0.05)。将两性血液转录组进行比较,鉴定了53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160个差异表达miRNAs (DEMs),其中有299个是雌偏好表达基因, 240个是雄偏好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雌性长江江豚中血液基因与免疫反应和能量代谢功能显著相关,而雄性长江江豚中血液基因与免疫反应和细胞生长功能显著相关。此外,通路富集分析还发现FoxO和Hippo两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在雌性长江江豚血液中被激活。基于DEGs和DEMs的联合分析,预测了45对miRNA-mRNA负调控关系,包括13个DEMs和对应靶向关系的37个免疫相关DEGs。研究表明, microRNAs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长江江豚两性免疫系统,且成年雌性长江江豚可能具有更强的免疫力及维持机体内稳态的能力。本研究旨在利用RNA-seq测序技术从基因表达调控水平解析长江江豚两性免疫适应性机制,并为阐释雌雄长江江豚对多样生境的适应能力从免疫角度提供新视角,同时为长江江豚保护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免疫适应性 性别 血液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