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珠江干流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2
摘要:水体初级生产力是保证水生生物种群再生产速率的一种体现,可为河流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能量来源.为探究珠江干流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PP)状况及水环境影响因子,于2016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9月(枯水前期)进行采样调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初级生产力介于6.0~866.5 mg/m2/d,均值为111.1 mg/m2/d.初级生产力水情期变化明显,表现为枯水前期>平水期>丰水期;各站位初级生产力除鲁布革站位异常高外,其他站位差异不明显.初级生产力与总氮、亚硝酸盐、硅酸盐、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透明度等指标显著相关(P<0.05,n=42);该水域2016年呈现以中营养和贫营养为主,而在上游建坝库区存在局部"富营养"的水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面源污染和珠江干流修建水坝所导致的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是引起初级生产力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小麦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水产养殖 》 2022
摘要:为了解小麦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鲑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组,其中1个对照组,哲罗鲑在流水养殖系统中饲养56 d,水温9.2~17.3℃,ρ(溶解氧)>8.0 mg/L,饲料中用小麦水解蛋白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0%,25.0%,50.0%,75.0%和100.0%).结果表明,饲料中小麦水解蛋白替代鱼粉25%后,哲罗鲑生长性能略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当替代鱼粉大于75.0%时,生长性能明显降低(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100.0%替代鱼粉后,血清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指出,饲料中小麦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小于75.0%时,对哲罗鲑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


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海洋开发与管理 》 2022
摘要:南极磷虾广泛分布于南极水域,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文章梳理了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运行情况,剖析了主要国家南极磷虾开发利用及捕捞加工船的发展现状,选取了"福荣海"和"南极耐力",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与挪威渔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发展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模式存在问题且传统渔船捕捞方式有待改进以及船载加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基于此,研究认为在未来中国应推进转型升级,形成新型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体系;强化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捕捞渔船渔具装备水平;完善加工环节,突破船载加工技术"瓶颈",以期通过该研究能够对中国南极磷虾捕捞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工船养殖大黄鱼机械化起捕实船试验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2
摘要:针对工船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机械化起捕问题,研制了一台真空吸鱼泵样机,在“国信101”号养殖工船试验船上开展实船试验。样机采用单筒式结构和预抽真空工艺,真空集鱼筒的吸排鱼口采用刀闸阀,采用液位控制吸排过程。试验在浪高1.00~1.40 m,船体横摇和纵摇明显的条件下进行。首先进行了不同吸程下的吸水性能试验,然后进行了大黄鱼起捕试验,试验用鱼为从养殖舱内随机抓取游动活跃、外表无损伤的大黄鱼。吸水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吸程的增加,单次吸排周期时长增加,真空集鱼筒内真空度增大,但真空吸鱼泵的输送量减小。起捕试验结果显示:在吸程2.30 m条件下,用时498 s,将37.10 kg大黄鱼全部吸捕完成;起捕后所有大黄鱼体表均无明显损伤,且大部分大黄鱼仍保持较高活跃性。研究表明:采用真空吸鱼泵对工船养殖大黄鱼进行机械化起捕是可行的。[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2,12(6):15-20]
关键词: 养殖工船 大黄鱼 机械化起捕 真空吸鱼泵 试验分析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乌鳢皮肤白化的分子机制
《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乌鳢白化的分子调控机理,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白乌鳢和乌鳢皮肤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白乌鳢皮肤组织与乌鳢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数为694个.GO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进程、代谢过程、细胞联接和转运活性等通路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与皮肤白化相关的酪氨酸代谢通路上.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插入缺失标记(INDEL)分析发现,相对于乌鳢,白乌鳢纯合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位点数目多,而杂合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位点数目少.基于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的结果,筛选出酪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差异表达基因,黑尿酸酶基因和乙醇脱氢酶5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错义突变,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未找到突变位点.试验结果表明,乌鳢皮肤白化除与酪氨酸代谢通路有关,还可能与黑色素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下降导致皮肤中色素沉积减少有关.试验结果将丰富白乌鳢和乌鳢的基因资源,为进一步探究乌鳢白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白乌鳢 转录组测序 皮肤 生物信息学分析 皮肤白化


我国深海油气工程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挑战及对策
《舰船科学技术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积极应对全球海洋工程市场的新形势,加快我国深海油气工程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我国深海油气工程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在深海油气工程领域我国要积极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电气化转型,研发新型的浮式生产装置与水下产品,重视核心设计总成与开放式创新.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要围绕勘探、钻井、开发、生产、弃置五方面进行专项攻关.我国的深海油气工程开发,应锁定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走开放创新之路.


2种曝气条件对附着硅藻生长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研究富营养条件下不同曝气条件对附着藻类的影响,冬季在玻璃温室中给富营养水体(由少量饲料腐烂液、少量的微囊藻水华和自来水混合而成,水体初始叶绿素a浓度为112.04μg/L)加温(平均温度26.3℃),同时设置空气(对照组)和纯氮气(处理组)2种持续曝气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水质指标、浮游植物和附着藻类的差异.结果表明:冬季加温至26.3℃和不同曝气扰动条件下,处理组的D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处理组的总氮浓度分别为6.901±1.905、6.171±1.598 mg/L,总磷浓度分别为1.782±0.812、1.806±1.104 mg/L;对照组和处理组均出现浮游绿藻优势,浮游态的蓝藻和硅藻均没有大量生长;容器内壁上均出现了大量硅藻附着生长,处理组的硅藻附着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的(P<0.05);对照组和处理组生长密实处的附着硅藻细胞密度分别高达1.14×106±8.44×104、1.27×106±1.15×105 cells/cm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优势属均为菱形藻属(Nitzschia)和异极藻属(Gomphonema).这表明在富营养条件下采用不同曝气扰动时,容易大量出现附着硅藻生长,并且氮气曝气形成的低DO条件更有利于硅藻大面积附着生长;附着硅藻的生长可能与富营养条件、曝气扰动等因素有关.这为富营养条件下通过曝气培养附着硅藻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有益借鉴.


急性盐度胁迫下黄鳍棘鲷NKCC1a分子特征及其表达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NKCC1a基因在急性盐度胁迫下对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的渗透压调控机理.[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KCC1a的序列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其在黄鳍棘鲷各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盐度0、8、16、24(对照)和32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NKCC1a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3435 bp,共编码1144个氨基酸,存在一个经典的Na+-K+-Cl-协同转运蛋白SLC12A结构域,且在不同物种中有高保守性.NKCC1a在13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为鳃,在性腺和肝脏中表达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盐度胁迫6 h时,在淡水组(盐度0)中NKCC1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在盐度为8和16处理组中,NKCC1a表达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随后趋于平稳;在盐度32处理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又升高趋势,在24 h时最大.[结论]NKCC1a基因在黄鳍棘鲷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风味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方式干燥卵形鲳鲹鱼片的风味差异,实验选取冰鲜卵形鲳鲹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冷冻干燥3种方式干制卵形鲳鲹鱼片,分别测定并分析其TBA值、呈味核苷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结果显示,干燥后的卵形鲳鲹鱼片中TBA值与K值均显著上升,其中冷冻干燥鱼肉的TBA值仅比冰鲜鱼片增加1.6倍,但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分别增加了5.5和4.5倍.干燥后鱼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味精当量较冰鲜卵形鲳鲹鱼片显著降低,其中热风干燥鱼肉的味精当量则下降了50.83%.热泵干燥鱼肉中苦味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9.11%和7.37%,而冷冻干燥组鱼肉中甜味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最高,为53.62%.3种干燥方式中,热泵干燥卵形鲳鲹的味精当量最高,为4.47谷氨酸钠(MGS)/100 g,表明热泵干燥卵形鲳鲹鱼片的鲜味程度最高.就挥发性风味成分而言,热泵干燥鱼肉酯类和酮类较多,其主要呈现果香味和焙烤坚果味;热风干燥中烃类和芳香类的相对含量约占70%,醛类和酯类相对含量达20%;而冷冻干燥中烃类与芳香类相对含量占到90%以上,醛类和酯类相对含量不足8%,其风味较淡.研究表明,3种干燥方式的卵形鲳鲹鱼片均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其中热泵干燥使鱼肉中的鲜味更为明显,而冷冻干燥能有效抑制和延缓鱼肉脂肪的氧化,更适合应用于脂肪含量较高的鱼肉中.本研究结果可为卵形鲳鲹轻便干燥食品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冷冻干燥 呈味核苷酸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