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柳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柳江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8年7月和12月在柳江9个江段(榕江、从江、融安、柳城、象州、永福、鹿寨、河池和宜州)开展鱼类和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36474尾,隶属于5目20科80属115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68种),占59.1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13—3.12、0.81—0.93、0.58—0.80和4.65—7.18.鱼类优势种以银Squalidus argentatus、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胡Microphysogobio chenhsienensis、银鲴Xenocypris macrolepis和南方拟?Pseudohemiculter dispar等小型鱼类为主.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宜州、榕江、鹿寨、柳城、象州和融安江段鱼类群落受到中度或严重干扰,河池、从江和永福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将鱼类划分为3个类群:柳江上游的从江-榕江类群,洛清江支流的永福-鹿寨类群,柳江中下游及龙江支流的融安-柳城-象州-河池-宜州类群.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河宽、海拔和pH是柳江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历史资料相比,柳江鱼类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济鱼类占比减少,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柳江鱼类多样性保护: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捕、电捕等非法行为;对主要经济鱼类开展增殖放流;恢复河流的连通性;对流域珍稀特有鱼类进行监测、救护和繁育.


响应面法优化赤红球菌HDRR2Y发酵培养参数
《微生物学杂志 》 2022 CSCD
摘要:通过响应面法对硝化菌——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HDRR2Y的发酵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活菌数.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赤红球菌HDRR2Y的最优碳、氮源,并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得到影响活菌数的显著因素,然后进行响应面实验,经最陡爬坡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培养参数,最后以摇瓶实验检验其合理性.结果显示,赤红球菌HDRR2Y的最优碳、氮源分别为乙酸钠和酵母膏+蛋白胨+氯化铵(1∶1∶1,质量比),显著影响活菌数的因素有碳、氮源及温度,经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优培养参数为乙酸钠5.48 g/L、酵母膏+蛋白胨+氯化铵4.96 g/L、温度29.24℃、pH 7.0、转速200 r/min、MgSO4 0.2 g/L、KH2P040.5 g/L、NaC19 g/L、CaCl2 0.5 g/L、MnSO4 0.025 g/L、FeSO4 0.05 g/L、C5H9NO4 0.002 g/L、接种活菌数 1×104 cfu/mL、装液量40%(体积分数)、培养时间36 h.优化后的实际活菌数为1.54×109 cfu/mL,远高于优化前的活菌数(1.8×108 cfu/mL)(P<0.01).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赤红球菌HDRR2Y的发酵培养参数能大幅提高其发酵活菌数,为硝化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赤红球菌 硝化菌 培养参数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析


盐度胁迫对红娇凤凰螺耗氧率、排氨率以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红娇凤凰螺(Strombus luhuanus)对盐度变化的适应性,采用静水法研究了不同盐度(17、22、27、32和37,其中32为对照组)对红娇凤凰螺耗氧率、排氨率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各组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胰脏各实验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而肌肉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盐度27和37组肝胰脏CAT活性均显著高于盐度17和22组(P<0.05),而肌肉各实验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和肌肉各实验组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盐度胁迫对红娇凤凰螺耗氧率、排氨率以及免疫相关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青海湖裸鲤产卵场遥感识别方法
《中国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类产卵场会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快速、有效地定位鱼类产卵场对于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产卵场实地调查结果,构建了深度学习模型,以分析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青海湖裸鲤产卵场识别中的可行性。模型训练交并比精度和像素精度分别为0.870和0.996,验证交并比精度和像素精度分别为0.648和0.985,虽然精度低于一般的遥感影像或图像分割精度,但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识别到约79%的产卵场,但尚不能精确地分割出产卵场,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到青海湖裸鲤产卵场的识别中。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深度学习 UNet NestedUNet 产卵场


波形反演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含水合物地层的地球物理异常响应(包括似海底反射、纵波速度倒转、弹性参数异常等)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直接证据之一,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高精度的速度建模及成像手段,也在含水合物地层的识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针对含水合物地层的波形反演,涉及正演模拟方法、震源子波、初始模型、目标函数以及优化算法等多项关键技术。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波形反演对刻画含水合物地层的技术优势,归纳总结了适用于含水合物地层的波形反演流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思路,同时提出多参数联合反演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全波形反演 子波估计 初始模型 正演模拟方法


上海地区水产养殖环境及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农兽药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水产养殖环境及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的农兽药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27家主要水产养殖场中养殖水体、底泥以及正使用的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进行农兽药残留分析,运用风险商值(RQ)法对筛查结果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7家养殖场的180个样品(水体27个、底泥43个、投入品110个)中共筛查出13种药物,包括兽药9种(金刚烷胺、地西泮、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加替沙星、甲氧苄啶,阿维菌素B1a、红霉素、培氟沙星)和农药4种(多菌灵、扑草净、西草净、乙氧喹啉).水体中筛出9种70个药物,底泥中筛出6种93个药物,投入品中筛出7种37个药物,其中多菌灵、恩诺沙星、甲氧苄啶药物在3类样品中均存在.水体、底泥、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筛出药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00×10-3~1.88、1.47~292、9.68~1.39×105μg·kg-1.风险商值评价结果显示,水产养殖场水体与底泥样品中农兽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高风险,其中水体中扑草净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3.14,底泥中红霉素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2.22,两种药物RQ值均大于1,表现为高风险.建议加强对农兽药,尤其是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等产品全链条的监管与控制,以保护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健康.


日本对虾Bcl-2基因的cDNA克隆与抗寒功能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Bcl-2)基因在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实验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MjBcl-2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MjBcl-2在不同组织、不同水温胁迫及RNA干扰后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TUNEL技术,检测MjBcl-2干扰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日本对虾MjBcl-2 cDNA全长为2432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26 bp,共编码24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80 kD;结构域预测分析表明MjBcl-2含有Bcl-2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多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MjBcl-2与其他物种的相似度较高,保守性较强.定量PCR结果显示,MjBcl-2在日本对虾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肌肉中表达量最高,鳃次之,心脏中表达量最低.低温(10℃和16℃)胁迫下日本对虾鳃和肝胰腺Bcl-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在72h到达最高点;在干扰Bcl-2基因后,各个温度Bcl-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调,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TUNEL检测结果表明,RNAi组和NC组(对照组)随着温度的降低,凋亡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在28℃处理组中有少量凋亡细胞,RNAi组与NC组凋亡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在10℃低温处理组中,RNAi组凋亡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NC组;12h后,28℃NC组、28℃RNAi组、10℃NC组和10℃RNAi组中鳃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3%、2.35%、21.59%和33.70%.研究表明,MjBcl-2在日本对虾应对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Bcl-2 低温胁迫 组织表达 RNA干扰 凋亡 日本对虾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的组成与生理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繁殖群体的组成及交配前后的生理特征变化,于2020年12月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调查采样.分析了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的规格组成、性别比例、雌蟹繁殖状态以及交配前后的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和Fulton条件指数K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中,雌蟹整体规格小于雄蟹,雌雄比例为0.39∶1,雄蟹数量显著大于雌蟹(x2=101.87,P<0.05).对生理特征的比较发现,不同繁殖状态雌蟹之间的HIS差异显著(P<0.05),其中,抱卵状态下最高,已交配状态下最低.雌蟹在已交配状态下的GSI和K指数高于未交配状态(P>0.05),抱卵状态下雌蟹的K指数最低(P<0.05).雄蟹的GSI显著低于雌蟹(P<0.05),而K指数显著高于雌蟹(P<0.05).雄蟹的HIS、GSI与壳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雌蟹仅发现HIS与GSI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交配期生理特征,为中华绒螯蟹资源养护及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风浪激励下的海上风力机振动控制
《太阳能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建立考虑桩-土耦合作用的单桩式海上风力机整机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水动力和空气动力,借助Matlab/Simulink搭建风力机的联合仿真模型.对安装于机舱内的单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进行设计,并在运行工况和泊机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运行工况,泊机工况下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抑制性能更优,对塔基前后弯矩标准偏差有着最优的控制效果,且MTMD系统中TMD的数量与系统振动抑制性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振动控制 风力机 结构动力学 风浪联合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