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权重分析和GAM模型的秋刀鱼舷提网作业性能影响因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6年7—10月和2017年6—10月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鲁蓬远渔019”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的海上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测试试验中收集的作业参数、网具深度以及不同水层水流速度等信息,结合提升回归树模型(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权重分析结果,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探讨各因素对舷提网网具作业性能的影响,分析影响因子与舷提网主要性能参数(最大沉降深度和提升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网具最大沉降深度的因素中,权重在前4位的为30 m水层流速(20.15%)、60 m水层流速(18.92%)、下纲松放长度(16.85%)和10 m水层流速(15.52%);影响提升速度的前4位影响因子为绞网速度(23.17%)、30 m水层流速(20.05%)、10 m水层流速(18.27%)以及60 m水层流速(16.26%)。30 m水层流速、60 m水层流速以及下纲松放长度对网衣最大沉降深度的影响显著,网衣最大沉降深度与各水层流速呈负相关关系,与下纲松放长度呈正相关关系;绞网速度和水层流速(10、30和60 m)均显著影响提升速度,提升速度与绞网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水层流速呈负相关关系,绞网速度是影响网具提升速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30 m水层流速、10 m水层流速和60 m水层流速。


基于Faster R-CNN的海面垃圾检测研究
《环境工程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全球海洋垃圾污染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海面垃圾检测算法以及视频中前后2帧目标是否为同一目标的方法.改进Faster R-CNN算法通过将常用的VGG16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ResNetl01网络并融入特征金字塔,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判断视频前后两帧目标是否为同一目标的方法则通过对比前后2帧目标的面积、重合度以及颜色差异度确定是否为同一目标.在现场拍摄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Faster R-CNN相比,该改进Faster R-CNN的mAP值提高了 4.9%,损失曲线的收敛速度更快,且在实际检测中的检测效果更好;前后两帧是否同一物体的判断方法在九段视频的最高精测判断精度高达100%,平均准确率为93%.该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优点:1)改进Faster R-CNN在海面小目标垃圾检测上具有更高的精度;2)判断视频中前后2帧目标是否为同一目标的算法代码复杂度小,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判断阈值.
关键词: 改进Faster R-CNN 小目标 特征金字塔 同一目标判别法


海底地形对浅水半潜式漂浮风机悬链式系泊系统的影响研究
《中国造船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海底地形对浅水漂浮式风电系泊系统的影响,基于时域全耦合分析方法,利用OrcaFlex软件分别对在上坡式和下坡式海底地形条件下,采用悬链线系泊的半潜式漂浮风机纵荡运动以及系泊索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与水平海底条件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上坡海底地形会引起漂浮风机纵荡运动显著增大,系泊索张力随着斜坡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下坡海底地形导致系泊索张力显著提高,但是对纵荡运动的影响恰好相反。因此海底地形对浅水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的影响不可忽略。
关键词: 漂浮风机 海底地形 系泊系统 偏移运动 系泊索张力


2015年胶州湾主要入海河流及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 2022 CSCD
摘要:陆地是海洋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河流沉积物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周边有10余条河流注入。通过对12条入海河流和环胶州湾潮间带76个站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包含砷(As)、铬(Cr)、锌(Zn)、铜(Cu)、镉(Cd)、钴(Co)、铅(Pb)和镍(Ni) 8个指标的数据集,计算获得常用微量元素污染和生态效应的评估参数,包括地质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污染因子(CF)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形成了本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以为未来的海岸和河流管理,沉积物污染评价、生态安全评估以及微量元素来源与输运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风味变化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酶解是提高水产品蛋白质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且酶解过程往往伴随肽类、氨基酸、小分子挥发性成分等的生成或反应,进而引起酶解液风味变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性腺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功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探究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中蛋白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采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对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仿刺参性腺匀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初始含量分别为1.14和0.15g/100g,可溶性蛋白质在酶解前30min内迅速增加,之后基本保持不变,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前90 min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90 min后略有下降,90 min时水解度最大,达43.66%.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鲜味有所增强,腥味减弱,甜味和苦味也略有增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呈甜味的甘氨酸和丙氨酸.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气味发生明显变化,烃类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二甲基硫醚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酶解液腥味减弱的主要原因.


海洋渔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探究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碳汇项目方法学可规范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和计量监测工作,确保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是进行碳交易的必要条件.本文梳理了当前碳汇项目方法的现状、他山之石—林业碳汇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海洋渔业碳汇相关理论和标准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海洋渔业碳汇研究、标准及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为渔业碳汇方法学的建立及早 日进入碳汇交易市场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开发了 林业碳汇方法学及红树林、湿地和海草等蓝碳项目的方法学.目前,尚无有关渔业碳汇监测和计量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海洋渔业碳汇计量和监测等一系列方法学体系尚未建成,无法全面系统评估我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和可交易量,海洋渔业碳汇与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建立耦联关系.一批相关的行业标准正在研制过程中.但是,关于海洋渔业碳汇的时效性、计量方法等尚存在不确定性.对此,建议加强海洋渔业碳汇理论研究、建全海洋渔业碳汇计量的数据体系、建立海洋渔业碳汇的示范区域和关注收获贝藻类的合理利用,以解决目前有关海洋渔业碳汇的争议问题,促进海洋渔业碳汇项目开发方法学建立,推进我国渔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发挥海洋渔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团头鲂与鲫鱼养殖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下)
《科学养鱼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2)治疗:该病发生后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控制。(1)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粉,每立方米水体分别为0.5克和0.2克。(2)饲料拌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等中药,用量参照产品说明书。(3)注意事项:硫酸铜有杀藻作用,使用后注意增氧和肥水培藻。硫酸铜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四、锚头鳋病1.病原由鲤锚头鳋寄生在鱼鳃、体表、口腔等部位引起。虫体较大,一般长6~15毫米,杆状,


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luxS基因;信号分子AI-2;生物膜;四环素耐药性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水产品中氨苯砜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水产品中氨苯砜及其代谢产物N-乙酰氨苯砜残留量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样品经1%氨化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MCX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氮吹浓缩,定容过膜后测定.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ZORBAX SB-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在最佳检测条件下,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LOD)为10.0 μg/kg,定量限(LOQ)为20.0 μg/kg.以不同类型的水产品为空白基质,在20,50,100 μg/kg加标水平下,氨苯砜的回收率为70.1%~81.7%,N-乙酰氨苯砜的回收率为84.2%~109.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能够实现大批量水产品中氨苯砜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氨苯砜;N-乙酰氨苯砜;MCX固相萃取;水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