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莓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探究
《南方农业 》 2019
摘要:为有效处理草莓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提高草莓的品质与产量,分析了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红中柱根腐病,缺钙、盐害或肥害,蚜虫、红蜘蛛、蓟马、蛴螬等草莓栽培中主要的病虫害及其识别方法,探究其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为草莓的优质、高效、无害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辛集市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复种轮作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2018年辛集市小麦种植面积71.6万亩,亩产457.2 kg,总产3.3万t,是河北省冬小麦的生产大县;种植大豆2.3万亩,亩产220 kg左右。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复种轮作模式,合理的利用光热资源,是当地农民习惯种植的耕作模式之一。受中美大豆贸易摩擦的影响,该模式既利于恢复大豆生产,又具有较高的种植比较效益,该模式全年亩收入2 500元左右。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17年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天津五省市疑似发生玉米灰斑病的76个市县采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显微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并对黄淮海地区、陕西、辽宁、黑龙江的37个菌株进行I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起黄淮海地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玉蜀黍尾孢的变异具有地理种群特征。同时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栽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6个主栽品种中郑单958、登海605、先玉335、浚单20等4个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抗性较差,玉米灰斑病在本区域具有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本研究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灰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支撑和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品种‘晋州红’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州红’是‘玫瑰红’苹果的短枝型芽变品种。叶片主叶脉红色。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256.3 g,最大320.4 g。果面光洁,全着浓红色,果柄红色。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果肉硬度8.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0%。在冀中南9月中下旬成熟,抗病,丰产,产量可达45.0 t·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Ph1分子标记的验证和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ph1b纯合基因型中,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和外源染色体能够发生配对和重组。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高效利用 ph1b突变体进行异源有益基因转移,以11个小麦材料为试材,比较了9个已报道的 Ph1的PCR分子标记。在9个分子标记中,标记OPR7和OPR17不具有特异性,标记PhSCAR、Mads、Ph920、PSR128、PSR574、PSR2120和WPG90为显性标记,仅标记PhSCAR为共显性标记。结果表明,标记Mads、PSR128、PSR574和PhSCAR扩增稳定,条带清晰,无非特异性PCR扩增产物,是用于 Ph1分子检测的理性标记。
关键词: 小麦 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基因(Ph1) ph1b突变体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曹妃甸主城区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系统评价曹妃甸绿化植物资源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法对曹妃甸主城区13条街道绿地和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曹妃甸城区13条街道绿地的土壤pH值和含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曹妃甸主城区道路绿地和公园共有植物117种,隶属45科83属。其中,乔木类植物55种,隶属23科38属,占植物总数的47%;灌木层植物36种,隶属16科26属,占植物总数的31%;草本植物26种,隶属12科23属,占植物总数的22%。植物资源配置基本满足了道路绿化的功能性。主要街道绿地土壤pH值为7.21~8.34,呈碱性,土壤含盐量为0.041%~0.232%,大部分植物能正常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络调研的我国糜子消费现状分析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1前言糜子是我国北方旱作农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对糜子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抗旱节水、育种选择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屈洋、冯佰利[1]以榆米2号为材料,研究了长城沿线风沙区不同节水种植模式对糜子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乔治军[2]考虑到糜子作为救灾和水土保持的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