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永乐群岛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对西沙永乐群岛8个岛礁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高等植物158种,涉及53科132属,野生植物90种,栽培植物68种.各岛礁植物种类差异较大,晋卿岛124种、甘泉岛56种、石屿1种、羚羊礁24种、广金岛29种、鸭公岛12种、银屿39种、全富岛0种,在调查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植物有34种,其中24种为野生植物,10种为栽培植物,野生植物明显多于栽培植物,占70.59%.本次调查摸清了这8个岛礁的植物本底和分布特征,为岛礁植物保育、引种、开发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永乐群岛 岛礁 植物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受病毒侵染情况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国家糖料体系甘蔗集成示范及区试品种在广西被病毒侵染情况,2017年从广西北海、南宁、崇左、百色、来宾、柳城、桂林等地集成示范及区试的52个甘蔗品种上采集带有甘蔗花叶病、甘蔗黄叶病和甘蔗杆状病毒病显著病症或不显病症叶片样品,采用特异引物通过RT-PCR和PCR方法进行5种病毒检测(甘蔗黄叶病毒、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和甘蔗杆状病毒)。结果表明,SCYLV的平均检出率为25.00%;SCSMV的平均检出率为7.97%;SrMV的平均检出率为7.69%;SCMV的平均检出率最低,为7.42%;SCBV的平均检出率最高,为68.41%,远远高于其他病毒。7个地方的甘蔗受病毒混合侵染现象普遍存在,北海的病毒混合侵染率甚至高于单一病毒侵染率。52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受5种病毒的总侵染率为79.67%,对甘蔗的生产安全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建议推广种植甘蔗脱毒种苗来缓解甘蔗病毒病害的危害。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 高粱花叶病毒 甘蔗花叶病毒 甘蔗杆状病毒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甜菜碱调节西瓜细胞渗透胁迫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外源甜菜碱对渗透胁迫下西瓜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二倍体西瓜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利用甘露醇(Mannitol)模拟渗透胁迫,同时外源施用甜菜碱,通过测定细胞鲜重、细胞体积、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细胞外pH,明确甜菜碱与西瓜渗透胁迫抗性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渗透胁迫下西瓜细胞鲜重以及细胞生长量受到抑制,并且渗透胁迫可以诱导西瓜细胞外碱化、细胞活性氧迸发;外源甜菜碱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渗透胁迫对西瓜悬浮培养细胞生长量的抑制作用,调节细胞pH以及细胞ROS的水平.总之,渗透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可以维持西瓜细胞生长,并具有调节抗性反应的作用.

关键词: 西瓜 渗透胁迫 甜菜碱 细胞外pH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枝条、叶和花的油梨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当前粤西已收集油梨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加强油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以保存于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的53份油梨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油梨的7个质量性状(叶形、叶缘、叶尖形状、叶片颜色、叶面状态、花型、叶柄凹槽)和12个数量性状(枝条粗度、节间长度、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度、花序侧轴长度、花序宽度、花序主轴长度、花梗长度、花瓣长度、萼片长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已收集油梨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在0.094~1.228和1.373~1.921之间,表明油梨数量性状相对质量性状多样性更丰富.19个油梨表型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的有29对,呈显著相关的21对.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396%,其中叶柄长度、枝条粗度、花瓣长度、花序侧轴长度、叶缘和叶面状态为主要性状.聚类分析显示,当欧氏距离为15时,可将53份油梨种质资源分为4大组群,组群Ⅰ花序较小,组群Ⅱ枝条粗度最粗,组群Ⅲ叶宽最窄,组群Ⅳ花序侧轴长度最长.[结论]粤西已收集保存的53份油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丰富,调查的19个表型性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柄长度、枝条粗度、花瓣长度、花序侧轴长度、叶缘和叶面状态可作为油梨资源评价及育种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油梨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偏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人树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中成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 Linnaeus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海人树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条件下;低能量碰撞电压6 V,高能量碰撞电压20~60 V;正离子模式的毛细管电压3.0 kV,负离子模式的毛细管电压2.0 kV,锥孔电压为40 V,离子源温度100℃,辅助喷雾电离与去溶剂气体为高纯度N2,去溶剂化温度450℃,锥孔气体流量50 L/h,去溶剂化气体流量600 L/h.结果从中分析鉴定得到43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黄酮类、10个酚酸类、13个花青素类、3个长链脂肪酸类、11个三萜皂苷类,其成分特征性非常强,尤其是花青素类成分,是原花青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海人树茎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110 2、0.095 9 mg/mL,对照品抗坏血酸的IC50值分别为0.2955、0.093 8 mg/mL.结论海人树茎主要成分为黄酮、花青素和三萜皂苷,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海人树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UPLC/Q-TOF-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云南怒江草果果实、果穗、叶及茎杆等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草果果实、果穗、叶及茎杆等部位中分别鉴定出66、76、70、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醇类、萜烯类和酯类化合物组成.其中,果实中(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相对含量最高(24.503%),果穗中β-蒎烯含量最高(22.344%),叶片中桉叶油醇含量最高(27.348%),茎秆中桉叶油醇含量最高(42.203%).在果实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醛类为主,其含量为44.133%,其次是烯类(20.356%)、酯类(19.064%)和醇类(15.224%);在果穗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烯类为主,其含量达到83.266%,其次是醇类(10.302%);在叶片中以醇类为主,其含量为39.407%,其次是烯类(22.143%)、醛类(17.204%)和酮类(10.076%);在茎秆中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含量为62.698%,其次是烯类化合物(32.396%).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可为后期草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草果 不同部位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Czk1与化学杀菌剂协同防治橡胶树根病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协同防治橡胶树根病的可行性,为橡胶树根病的可持续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7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病菌、褐根病菌的毒力以及杀菌剂与Czk1菌的生物相容性,并用Horsfall法确定复配方案.结果表明:"根康"对橡胶树红根病菌和褐根病菌的EC50分别为0.6253、0.0522μg/mL,EC50均最低且与Czk1菌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根康"(EC50=0.6253μg/mL)与Czk1(EC50=6.46*107 CFU/mL)混配,体积比V(Czk1)∶V("根康")=7∶3时,对红根病菌的增效比率值IR值为1.60;"根康"(EC50=0.0522μg/m L)与生防菌Czk1(EC50=2.33*108 CFU/mL)混配,体积比V(Czk1)∶V("根康")=7∶3时,对褐根病菌IR值为1.51.研究表明,"根康"可与Czk1联用协同防治橡胶树根病,菌药复配剂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根康"和单剂生防菌Czk1的防效,且混配剂中"根康"使用量只有单剂的1/3,大幅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关键词: 橡胶树红根病 橡胶树褐根病 枯草芽孢杆菌 根康 协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营养物质在木薯抗螨性中的重要作用,在获得遗传稳定的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开展了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叶组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 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4、8 d的抗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C1115叶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糖(WSS)、可溶性氮(SN)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是为害前的69.69%、69.29%和63.42%,73.16%、73.71%和72.75%,45.97%、46.21%和46.13%(P<0.05);但糖氮比(S/N)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59.15%、159.46%和157.83%(P<0.05),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无显著变化.螨害1、4、8 d的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BRA900叶组织中的FAA含量和WSS含量与为害前无显著差异,SN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48.50%、148.73%和148.77%;S/N显著降低,是为害前的62.61%、61.48%和61.92%;Pro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373.82%、367.33%和362.61%,但为害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抗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C1115 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BRA900 营养物质 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适种澳洲坚果品质性状评价

经济林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解贵州适种澳洲坚果的品质特征,给贵州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和新品种鉴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适宜贵州气候的澳洲坚果品种Hinde、HAES788、Own Choice、HAES344、HAES695的果实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果实的10个品质性状指标(粗蛋白、粗脂肪、单果鲜质量、出种率、脱皮后壳果干质量、壳果直径、果壳厚度、果仁质量、出仁率、一级果仁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果实各品质性状间均存在差异:Own Choice的鲜果质量最重,为20.60 g;HAES344的出籽率最高,为53.72%;HAES344的壳果干质量最重,为7.47 g;HAES344的壳果直径最大,为24.74 mm;HAES344的果壳厚度最大,为3.10 mm;HAES788的单果果仁干质量最重,为2.40 g;HAES695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出仁率均最高,分别为12.00%、77.20%、35.03%.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品质变异均较丰富,其变异系数为2.33%~18.08%;其中,粗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08%;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3%;其次是一级果仁率,其变异系数为2.3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的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10个品质性状指标分为3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34%.[结论]贵州适种的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果实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HAES344、Own Choice、HAES788、Hinde、HAES695的综合得分分别为2.286、0.225、-0.480、-0.934、-1.096;其中,HAES344和Own Choice的得分均为正值,说明其果实品质在贵州的表现均相对较好,这两个品种可以在贵州推广栽培.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品质性状 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花粉对母本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特色大果形荔枝品种"新球蜜荔"和"紫娘喜"为杂交母本,利用早熟、焦(无)核的荔枝品种"三月红""妃子笑""桂早荔""无核荔""白糖罂"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比较各处理当年果实品质.并对当年果实单果质量、果皮质量、果核质量、果皮厚度、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等11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不同杂交母本对应授粉品种组合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果实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当年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存在差异,部分杂交处理与自然授粉呈显著性差异.可见,荔枝上存在花粉直感现象.发现不同年份不同杂交母本有相似花粉直感效应规律,当年果实综合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三月红花粉处理>白糖罂花粉处理>桂早荔花粉处理>新球蜜荔或紫娘喜自然授粉>妃子笑花粉处理.无核荔枝授粉新球蜜荔的当年果实综合品质优于新球蜜荔自然授粉处理,而无核荔枝授粉紫娘喜的当年果实综合品质不如紫娘喜自然授粉处理.

关键词: 荔枝 花粉直感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