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HS-SPME-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桂苹 1 ; 段君宇 1 ; 朱科学 1 ; 谷风林 1 ; 秦晓威 1 ; 郝朝运 1 ; 杨毅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2.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草果;不同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0 年 018 期

页码: 169-176,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云南怒江草果果实、果穗、叶及茎杆等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草果果实、果穗、叶及茎杆等部位中分别鉴定出66、76、70、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醇类、萜烯类和酯类化合物组成.其中,果实中(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相对含量最高(24.503%),果穗中β-蒎烯含量最高(22.344%),叶片中桉叶油醇含量最高(27.348%),茎秆中桉叶油醇含量最高(42.203%).在果实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醛类为主,其含量为44.133%,其次是烯类(20.356%)、酯类(19.064%)和醇类(15.224%);在果穗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烯类为主,其含量达到83.266%,其次是醇类(10.302%);在叶片中以醇类为主,其含量为39.407%,其次是烯类(22.143%)、醛类(17.204%)和酮类(10.076%);在茎秆中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含量为62.698%,其次是烯类化合物(32.396%).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可为后期草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云南怒江草果的微波无溶剂萃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TOF-MS分析. 吴桂苹,谷风林,朱科学,李云莹,李昌应,房一明. 2020

[2]草果愈伤组织诱导及离体快繁初步研究. 杨艺秋,吉训志,秦晓威,郝朝运. 2020

[3]草果理化特性分析及其速溶茶饮调配. 薛亚杰,胡荣锁,姚美芹,张彦军,谷风林,徐飞. 2023

[4]云南怒江州不同地区草果种质资源农艺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映萍,吉训志,余少洪,苏凡,秦晓威,郝朝运,吴莲张,徐飞,和俊才,和卫东,友胜军. 2024

[5]怒江草果木毒蛾防控技术. 吴莲张,廖方平,黄梅,宋启道,廖良坤,元超. 2024

[6]草果的产销动态分析. 明建鸿,胡耀华. 2004

[7]云南不同地区草果物理性状、精油含量及组成分析. 谷风林,张林辉,房一明,刘光华,沈绍斌,姜太玲,段春芳,宋记明,蔡莹莹,黄菲菲. 2018

[8]怒江草果主要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展望. 吴莲张,张映萍,元超,黄梅,廖方平,高鹏慧,谢金杨,杨毅. 2024

[9]不同炮制处理下草果漱口水工艺优化及抑菌功效评价. 李加孔,张玲艳,谷风林,吉训志,和俊才,郝朝运,穆明兴,庞永青,徐飞. 2025

[10]怒江草果健康种苗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杨晓宇,吴莲张,杨毅,友胜军,廖方平,元超. 2025

[11]不同产地草果理化特性及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友胜军,张映萍,秦晓威,和俊才,郝朝运,徐飞. 2024

[12]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杨春莲,杨丽芬,郭建伟,施竹凤,余泽云,吴莲张,杨毅,元超. 2024

[13]不同回缩修剪部位对芒果枝条生长和开花坐果的影响. 王令霞,李新国,陈业渊,李绍鹏,吴海柱. 2010

[14]草豆蔻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晏小霞,王茂媛,王祝年,王建荣,何际婵. 2013

[15]7个木薯品种的氢氰酸含量研究. 罗瑛,吴善坤,符乃方,欧文军. 2018

[16]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17]利用GC-IMS分析两个槟榔种质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刘帆,阚金涛,张玉锋,齐兰,周焕起,黄丽云. 2024

[18]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1代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和分析. 管凇,施力光,林雨,彭维祺,武洪志. 2025

[19]嫁接对黄色樱桃番茄果实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2020

[20]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黑胡椒香气物质的气质联用分析. 王珏,钟壹鸣,孙也乔,胡丽松,伍宝朵,郝朝运,范睿.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