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猫须草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猫须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用比色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液体外抗氧化能力,用荧光探针法检测IPEC-J2细胞胞内NO自由基含量。结果表明:猫须草根、茎、叶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得率分别为9.52%、16.64%和16.70%,浸提液均具有良好的体外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NO自由基升高有缓解作用。猫须草叶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胞内NO自由基能力优于根及茎。结果提示:根据猫须草各器官特点,针对性综合利用猫须草资源十分必要。

关键词: 猫须草 营养成分 氧化应激 自由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以猪肉产品为例

技术经济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选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不同追责意识下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且多数消费者将之转化为行为习惯;消费者对品牌可追溯性的信任度整体较高,大多数消费者相信对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比不能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更易追查到安全事件责任人;消费者对品牌猪肉可追溯性的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忽略品牌可追溯性变量的内生性会明显低估该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具有追责意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不管是显著性还是作用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不具有追责意识的消费者;购买成员、性别、年龄、是否有小孩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多样化渠道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消费者的追责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关键词: 品牌信任 可追溯性 消费行为 猪肉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Zn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沪茄08-11'为材料,研究了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Zn~(2+)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 Zn~(2+)胁迫下,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II潜在活性(F_v/F_o)、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C_i)、PSII天线转化效率(F_v′F_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_p)、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_N)、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均无显著变化;10 mmol/L和15 mmol/L Zn~(2+)胁迫下,以上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除C_i、q_N变化较复杂外)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O_2~-·产生速率均显著升高,且Zn~(2+)浓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

关键词: 茄子 Zn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滩涂盐碱地大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农艺性状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滩涂盐碱地区大麦植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大麦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合大麦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了影响大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单株有效穗数>总穗数>成穗率>株高>茎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0.934)、总穗数(0.893)、株高(0.820)、成穗率(0.764)和第二节间长(0.762),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6个因子(茎粗、第一节间长、穗长、总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大麦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54;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在滩涂盐碱地区大麦高产栽培中,建议优先选择植株高、籽粒大而饱满的品种进行栽培。

关键词: 滩涂盐碱地 大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杂交粳稻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杂交粳稻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中亲本行比及母本株距与制种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栽插行比、母本栽插株距对制种产量有影响显著,在机械辅助授粉条件下,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以父母本行比2∶8、母本行株距25 cm×12 cm较为适宜。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花优14 行比 株距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有机肥中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有机肥中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取5 g有机肥样品以5 mL N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pH=4.0)与20 mL乙腈:乙酸=9:1(V/V)超声提取两次,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富集,以5%氨化甲醇进行洗脱,氮气吹干后以溶液(三乙胺+磷酸+水=0.66+0.74+100)+乙腈=88+12(V/V)复溶。以0.1%甲酸水和甲醇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LC-MS/MS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中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在66.19%—115.00%,相对标准偏差在2.40%—9.45%,检出限为0.010 mg/kg,定量限为0.050 mg/kg,本方法能够满足实际有机肥样品的测定要求。

关键词: 有机肥 氟喹诺酮类 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提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葡萄幼树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短期和长期高温处理后葡萄生理应答反应,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环境中模拟夏季高温发生时间段(10:00~16:00)对一年生盆栽葡萄‘夏黑’进行25°C、35°C、45°C温度处理,测定处理6 h时(短期)和150 h时(长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在35°C处理6 h时‘夏黑’叶片ΨEo、ΦEo、ETo/RC显著上升;45°C处理6 h时‘夏黑’各荧光参数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150 h时主要荧光参数恢复至原初水平;高温处理下‘夏黑’的叶绿素含量和SOD酶活增长趋势较不明显;35°C/45°C处理均导致抗氧化酶活性POD和CAT以及过氧化物产物MDA(丙二醇)表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综上可知,短期高温处理(6 h)‘夏黑’叶片PSII活性遭到破坏,但是长期高温处理(150 h)‘夏黑’的PSII活性得到恢复,推测‘夏黑’有较强高温逆境适应能力;高温逆境打破‘夏黑’氧化还原平衡,MDA含量增加。这些结果对于了解葡萄在高温胁迫下的耐受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葡萄‘夏黑’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鲜食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10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2对稳定扩增的多态性SSR引物,多态性比率为40.8%,并对117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2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71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位点等位基因数从2到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范围从0.73到0.90,平均每对引物0.82。用UPGMA方法将117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划分结果与其系谱来源基本相符。

关键词: 玉米 鲜食玉米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轮作模式农田钾养分表观平衡及其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3年监测上海郊区43块定位农田,比较了50种作物以及5种不同轮作模式农田的钾养分表观盈余状况及其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农田的钾养分盈余趋势为水生蔬菜类、果树类>旱作蔬菜≥草皮>大田作物;不同轮作模式农田钾养分盈余大小表现为作物轮作>菜作轮作>草皮单作>菜菜轮作>果树单作;(2)不同作物及轮作模式农田收获时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加,钾养分盈余多的农田土壤的表层速效钾含量也高;(3)不同作物及不同轮作模式农田钾养分盈余量与收获时土壤表层(0~30 cm)的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轮作 农田 钾养分表观平衡 速效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樟芝发酵液、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中香气成分

食用菌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其中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发酵液中有14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43.76%,以醇类为主;液体发酵菌丝体有19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34.97%,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有1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12.21%,以醛类为主。

关键词: 樟芝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