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蓝莓总花青素生物活性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野生蓝莓中提取总花青素,并采用XAD-7大孔树脂进行纯化,用超氧阴离子和双氧水自由基清除进行体外抗氧化、小白鼠耳肿足肿模型进行抗炎、Alamar Blue法进行体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蓝莓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显著,与浓度梯度呈正相关关系;在浓度800μg/m L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达到86.86%,浓度为100μg/m L时对双氧水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3.93%;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炎能力,在100μg/g剂量灌胃时,对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7.04%,足肿抑制在第4小时达到最大作用;体外抗肿瘤活性也十分显著,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抑制的IC50为79.01μg/m L,以上结果表明野生蓝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种蛋感染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上海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生化试验、序列分析和药敏试验等方法,研究了19日龄鸡胚中细菌的存在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表明:经NCBI Blast比对确定分离的5个菌株均为蜡状芽孢杆菌,与GenBank上登录的蜡状芽孢杆菌KF150385、JX566534、KF475814菌株高度同源,同源性高达99.4%;5株分离菌株间也高度同源(99.9%)。药敏试验结果发现:5株蜡状芽孢杆菌对环丙沙星、麦迪霉素、丁胺卡那、红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敏感,对多黏霉素B、复方新诺明、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具有耐药性。
关键词: 鸡胚 蜡状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药敏试验


香菇疏水蛋白hyd1基因高温胁迫下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香菇中疏水蛋白hyd1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变化情况,进而研究提高香菇对高温的耐受性。本研究首先找出香菇中疏水蛋白hyd1基因序列,筛选出耐高温的香菇菌株18N44和高温敏感型的菌株18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高温胁迫下疏水蛋白hyd1基因在香菇两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最后对hyd1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整个高温胁迫期间(4 h除外),香菇菌株18N44的hy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8;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香菇hyd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由127个氨基酸组成,属分泌型蛋白,含多个功能位点,与平菇的亲缘关系较近。hyd1基因高温胁迫下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香菇耐高温相关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香菇 高温胁迫 hyd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不同生长期草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菌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及子实体分别用95%乙醇提取,对获得的5个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定性检验、HPLC图谱分析和体外抗肿瘤、抑制DPP-IV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及子实体中均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甾类(或三萜)、糖类、氨基酸(蛋白)等物质。草菇4个生长期的菌丝体醇提物对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而对3种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全部或部分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这4个生长期的菌丝体醇提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子实体95%醇提物对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和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部分可能具有细胞毒性。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提取物均有一定抑制DPP-IV酶的活性,其中生长2周的菌丝体醇提物对DPP-IV酶的抑制活性较强,IC50值达到0.32mg/m L,该结果说明生长2周的草菇菌丝体具有最佳的抗肿瘤和降血糖潜力。
关键词: 草菇 菌丝体 子实体 抗肿瘤活性 DPP-IV酶抑制活性


氮源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影响
《菌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沪农灵芝1号为供试菌株,葡萄糖作为碳源,用硫酸铵、氯化铵、鱼粉蛋白胨、胰蛋白胨和酵母粉作为氮源,研究不同种类氮源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过程的影响。首先,确定了N-10酵母自溶粉作为发酵的氮源,降低了发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考察N-10酵母自溶粉不同浓度对灵芝菌丝体发酵合成灵芝三萜过程中菌丝体的生物量、葡萄糖消耗、灵芝三萜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了N-10酵母自溶粉的适宜添加浓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4因素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N-10酵母自溶粉、磷酸二氢钾和七水硫酸镁的含量分别为31.06g/L、2.76g/L、1.77g/L和1.99g/L时,灵芝三萜的理论产量为21.166g/kg干菌丝体,实际发酵产量提高到21.153g/kg干菌丝体。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灵芝三萜产量提高了6.22%。


冷冻保护剂添加-去除过程对猪MII期卵母细胞损伤研究
《制冷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过程中,冷冻保护剂的添加与去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但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会对细胞造成渗透损伤和毒性损伤。为研究冷冻保护剂添加与去除过程对猪MII期卵母细胞的损伤,本文采用传统的方法(一步法、两步法)来添加和去除冷冻保护剂,探究冷冻液、解冻液、稀释液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冻保护剂添加-去除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渗透损伤主要发生在卵母细胞从冷冻液转移至解冻液,以及保护剂去除阶段;解冻液浓度与平衡时间对卵母细胞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卵母细胞保护剂的去除与添加过程是相关的,解冻液浓度和平衡时间的选择依赖于细胞在冷冻液中的浓度和平衡时间。此研究结果将为猪MII期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方案提供参考。


黄果番茄果实部分风味品质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黄果番茄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比较了黄果番茄和红果番茄果实口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等品质相关指标和氨基酸组分,计算了糖酸质量比、氨基酸比值系数(R),并对呈味氨基(FA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果番茄的整体口感偏甜,而红果番茄的整体口感偏酸,除可滴定酸含量外,供试的黄果番茄品种各品质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红果番茄品种,其中,VC含量增加31.94%,增加幅度最大。在黄果番茄和红果番茄中均鉴定出16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均为谷氨酸,其次为天冬氨酸,含量最低的均为胱氨酸。除蛋氨酸,其余氨基酸含量黄果番茄均低于红果番茄;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谷氨酸,降幅为41.78%,变化幅度最小的为组氨酸。与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谱比对后发现,黄果番茄的蛋白质较接近理想蛋白质的要求,其果实中符合氨基酸模式谱的氨基酸种类多于红果番茄;缬氨酸的RC评分最低,为黄果番茄和红果番茄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亮氨酸为黄果番茄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异亮氨酸为红果番茄的第二限制氨基酸。红果番茄果实中各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黄果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