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变色法筛选斑玉蕈优良杂交子
《微生物学通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将变色检测方法应用于斑玉蕈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缩短育种过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变色培养基的颜色变化,计算脱色率(D值)。【结果】变色检测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脱色率(D值)是一致的,即培养基显示黄色时D值是正值,培养基显示蓝色时D值是负值。D值与斑玉蕈主要农艺性状具有紧密联系,D值是正值的菌株平均吃料速度比D值是负值的菌株快,单瓶产量和正常子实体数与D值呈正相关性,畸形菇数与D值呈负相关性。【结论】应用变色检测法可以快速简单地筛选出优良菌株,缩短斑玉蕈育种进程。


高温胁迫对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热性不同的4个芹菜品种(韩育黄芹,3号,黄心芹,申香芹)为材料,在15,25,30,35℃不同温度条件下(以20℃为对照),通过对不同耐热品种的比较分析,研究高温胁迫对芹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30℃高温条件下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且品种耐热性越强,受抑制程度越低。高温对幼苗的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影响不明显。同时,在35℃高温处理下,不同耐热性芹菜品种植株相对生长量表现差异显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qP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表现为芹菜品种耐热性越差,下降趋势越明显,NPQ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进一步模拟38℃高温,调查热害指数发现72h高温处理后各品种芹菜差异最显著,且与田间观察结果一致。
关键词: 芹菜 高温胁迫 萌发 相对生长量 叶绿素 热害指数


基于金针菇全基因组的赖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金针菇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研究其L-赖氨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和Roche454 FLX+两种方法完成金针菇单孢菌株Dan3的基因组测序,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金针菇中赖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预测其亚细胞定位情况及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果】金针菇Dan3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4.17 Mb,预测到8个参与α-氨基己二酸途径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都含有多个内含子和外显子,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有3个蛋白定位于线粒体。【结论】金针菇是通过α-氨基己二酸途径合成赖氨酸,基因组中预测到与该途径相关的几乎所有的酶。


氧载体正十二烷对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的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能力,研究了氧载体正十二烷对灵芝三萜发酵的影响。以灵芝三萜浓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正十二烷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进行初步确定,再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中氧载体正十二烷的添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25.63小时添加29.85mL/L的正十二烷,灵芝三萜浓度理论值为0.84g/L,在500mL摇瓶和5L发酵罐中验证,得到灵芝三萜的浓度分别为0.85g/L和0.88g/L,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8%和398%。


香菇膳食纤维复合食品改善小鼠肠道功能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香菇膳食纤维复合食品对小鼠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清畅胶囊组(150 mg/kg)、复合食品组(100 mg/kg),对照组与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清畅胶囊组与复合食品组分别给予清畅胶囊与香菇膳食纤维复合食品,连续15 d;分别观察小鼠体重、肠道菌群、小肠运动、小鼠排便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畅胶囊组、复合食品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数量[分别为(9.82±0.76)、(9.67±0.71)与(9.10±0.37)、(9.02±0.19)log cfu/g]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合食品组小鼠小肠推进率[(49.53±12.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41.70±14.86)min]延长、5 h排便重量[(0.22±0.06)g]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畅胶囊组、复合食品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01.40±7.56)、(92.50±10.96)min]明显缩短,5 h排便重量[(0.50±0.12)、(0.46±0.12)g]明显增加(P<0.01)。结论香菇膳食纤维复合食品可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作用。


梨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GAG开放阅读框预测和光响应下的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砀山酥梨’基因组中Ty1-copia类型的GAG开放阅读框进行预测,共获得315条GAG序列。通过系统聚类,梨基因组中GAG序列可分为7个支系,第一和第三支系成员较多且保守性高。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不同支系GAG序列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在‘美人酥’梨的套袋和摘袋后的果皮中发现了34个gag成员,其中有6个(Ppgag16、Ppgag19、Ppgag23、Ppgag27、Ppgag29和Ppgag30)为高丰度表达成员。遮光条件下,‘美人酥’果皮中有部分gag成员发生表达,说明copia类反转座子不仅仅受光照影响发生表达。在摘袋后,‘美人酥’果皮中有2个成员(Ppgag5和Ppgag23)发生明显上调表达,说明梨中部分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受到光照的调控。


中国野生蓝莓总花青素对A549细胞活力和周期改变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野生蓝莓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从中国野生蓝莓中提取总花青素,并使用XAD-7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考察纯化后总花青素提取物对A549细胞平板克隆、增殖、细胞周期、早期凋亡和ROS释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野生蓝莓总花青素对A549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176.652μg/m L,对细胞周期也有明显影响并能引起早期凋亡现象以及ROS释放。
关键词: 花青素 A549 平板克隆 细胞周期 凋亡 R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