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扬中“杂草稻”的籼粳分类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直播稻、麦套稻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江苏扬中的危害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对江苏扬中“杂草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稻谷稃毛长、酚反应和幼苗对KC lO3抗性3项形态、生理指标和SSR标记对其进行了籼粳分类,结果表明:“杂草稻”的稻谷稃毛长与籼稻品种南京11号、南京16号的相近;“杂草稻”的稻谷酚反应、幼苗对KC lO3抗性以及SSR标记指纹特征与籼稻品种南京11号、南京16号一致,确定江苏扬中“杂草稻”为籼稻类型。


有机中微肥的生产及其应用前景
《磷肥与复肥 》 2006
摘要: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其中大部分存在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缺乏和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为防止中微量元素施入土壤后被固定而失效,提出利用废弃资源,生产有机中微肥(如氨基酸、木质素磺酸、腐植酸中微肥等),其生产成本比EDTA螯合中微肥低,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有机中微肥的生产工艺过程。只要做到测土施肥,有针对性加入有机中微肥,即可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的良好效果。


海蓬子盐胁迫初期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缩叶肉质盐生植物海蓬子总RNA和mRNA的质量,将改良CTAB法与Tripure试剂盒方法相结合,从300 mg海蓬子发芽后20 d的幼苗中成功分离和纯化了高纯度的总RNA和mRNA。并以无NaC l处理为D river,以200 mmol/L NaC l处理24 h、48 h、72 h的幼苗为Tester,通过cDNA双链的合成及两次PCR扩增,富集到两组处理中差异表达的大小在200~1 300 bp的cDNA序列,pGEM-T的连接和蓝白斑筛选表明杂交文库滴度和重组率分别达到2.6×107和96%,共收集阳性克隆12 000个,形成了抑制消减杂交的质粒cDNA文库。随机挑取酶切质粒的电泳分析表明,载体中均有插入片段。两种RNA提取方法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多汁多色素海蓬子RNA的质量,高效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分离抗盐基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盐生植物海蓬子 抑制消减抑制杂交 cDNA文库 RNA分离


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简报
《江西棉花 》 2006
摘要: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是在财政部农业司、农业部财务司、种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具体组织安排下,在相关省级种子管理部门、试验汇总单位、试验承担单位、抗性鉴定单位、品质检测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大型区域性田间试


拮抗菌株AFR0406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纹枯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从受禾谷镰刀菌侵染的小麦麦穗中分离筛选出一种对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 inearum)和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细菌AFR0406。经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DQ435531)序列分析,初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AFR0406活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菌的平均抑菌带半径为0.8 cm,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带半径为0.78 cm,对小麦赤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90%,且高温处理对其抑制活性不发生改变,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