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芝麻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中国油脂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为芝麻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支撑,利用CiteSpace及Excel软件,基于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期刊,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芝麻研究相关文献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以及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芝麻研究的论文发文量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主要出自中国、印度、伊朗和美国等国家,中国在发文量和影响力方面有绝对优势;全球有342家机构发表芝麻研究相关论文,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阿扎德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发文量最高;全球发文量前10名的作者中9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CNKI数据库中,芝麻相关文献数量整体趋于下降;有298家机构在芝麻研究领域发表了研究论文,主要发文机构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芝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芝麻提取物、芝麻生长、芝麻遗传多样性、抗氧化性、芝麻副产品功能特性、芝麻食品研究和芝麻加工研究等方面。抗氧化方向的研究为近几年的突现热点,有望成为未来芝麻领域的研究热点。


贮藏温度对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鲜食紫苏为试材,采用常温、2、4℃和6℃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来构建基于特征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以期为鲜食紫苏的采后贮运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鲜食紫苏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其采后品质会产生显著差异(P<0.05),低温条件下贮藏,可显著延缓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劣变(P<0.05),以品质指标的优劣来考量,鲜食紫苏以2℃下贮藏较为理想.基于失重率和可溶性糖为特征指标构建的鲜食紫苏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模型拟合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鲜食紫苏在2~25℃范围内贮藏时货架期的预测.


一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其耐药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肠杆菌携带的粘菌素耐药基因并筛选敏感药物,解决多重耐药和动物临床无药可选的困局,采用16S rRNA菌种全基因组测序,PCR筛查mcr-4、mcr-5、blaTEM和AmpC酶耐药基因,应用BLAST和MEGA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并对该菌株进行了78种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及4种天然植物提取物(黄藤素、黄连素、黄芩苷和博落回)的抑菌、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2021年(1—12月)和2022年(1—6月)猪临床腹泻病例肠道中分离鉴定的145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鉴定出1株同时携带粘菌素耐药基因(mcr-4,mcr-5)和β内酰胺酶blaTEM、AmpC基因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临床菌株HN2149。78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N2149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地嗪、磷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美洛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和头孢他美敏感,对其余57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4种植物提取物的药敏结果显示,博落回对菌株HN2149的抑菌、杀菌效果较好,其余3种提取物均对该菌株无抑菌和杀菌效果。以上研究结果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β-内酰胺酶 mcr-4 mcr-5 blaTEM AmpC 大肠埃希氏菌 细菌耐药


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有机肥对烤烟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有机肥对烤烟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烟田绿肥掩青最佳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绿肥掩青(大麦、油菜和黑麦草),副处理为施肥种类(硝基腐殖酸、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分析不同处理组合对烤烟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大麦、油菜和黑麦草掩青下,移栽后30 d硝基腐殖酸处理的烤烟株高显著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细菌显著高于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有效磷显著高于蚯蚓粪处理,增幅分别为7.3%、20.1%和11.1%。大麦和油菜掩青下,硝基腐殖酸处理烤烟的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蚯蚓粪处理,增幅分别为10.3%和8.5%。大麦、油菜和黑麦草掩青下,硝基腐殖酸处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优于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论】综合烟叶的生产和经济性状,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硝基腐殖酸、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等肥料能提高烟田土壤养分,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其中,以大麦掩青增施硝基腐殖酸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达2.48 t/hm2和65 667元/hm2,建议在豫南烟区推广施用。
关键词: 绿肥掩青 有机肥 硝基腐殖酸 烤烟 产量 产值 土壤性状


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条件优化及性质表征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延缓新鲜油体品质劣变,探索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对花生油体的影响,以新鲜花生油体为对照,油体表观状态和微观形态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低温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干燥花生油体的基本成分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最佳条件为70 ℃、60 min,在此条件下,油体脱水较完全、结构完整、分散性好;真空干燥处理后,花生油体的基本成分和微观形态变化不大,乳化活性略有下降,但乳化体系稳定性增强;冻融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敏感性降低.因此,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方法切实可行,且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对油体整体乳化性能产生积极影响,但制备的干燥花生油体不适宜应用于冷冻产品,更适宜应用于热处理体系.


设施西瓜连作土壤生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设施连作西瓜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对连作组(连作10年设施西瓜土壤)和对照组(连作10年设施西瓜棚外相同土质的露天西瓜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2组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连作组土壤pH、铵态氮、速效钾、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而硝态氮和有效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连作组土壤中细菌ACE指数和Chaol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土壤中真菌ACE指数、Chaol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土壤微生物优势物种组成改变,连作组土壤细菌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及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9.80%、20.83%、21.76%和27.12%(P<0.05),而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1.7%和26.27%(P<0.05);连作组土壤真菌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了10.96%(P<0.05),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13.42%和93.7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优势菌门除Latescibacteria和己科河菌门丰度与所有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外,其他优势菌群都与所测土壤环境因子(有机质除外)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土壤pH、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担子菌门和绿弯菌门能够指示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综上,设施西瓜连作10年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皆显著变化,西瓜连作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设施西瓜 连作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不同气调保鲜对平菇贮藏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气调包装对采后平菇贮藏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聚乳酸(PLA)袋自发气调和高氧盒式气调(50%O2、40%N2、10%CO2)对采后平菇进行包装处理,测定贮藏期间平菇的失重率、褐变指数、感官评分、硬度、包装内气体含量、营养成分含量、褐变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PLA袋自发气调包装和高氧盒式气调包装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平菇的采后贮藏品质,减少失水和褐变,维持较高营养物质含量,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PLA袋自发气调包装对采后平菇的保鲜效果更好,贮藏10d时,平菇的感官评分高达7.4,较高氧盒式气调包装提高34.55%,且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生成.研究结果可为平菇采后气调包装保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柔性带式花生种子分级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播种前花生种子分级处理机具较少、筛孔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带式花生种子分级装置,利用种子随相邻分级带运动从不同间隙处进行分级。对主产区河南省的典型品种豫花22号花生种子物理特性进行测定,确定了分级带的布局、倾斜角度等关键参数范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用Design-Expert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分级准确率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分级装置准确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分级带速度、倾斜角度、分级带直径。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分级准确率的影响,得出关键作业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分级带速度0.32 m/s、倾斜角度4.5°、分级带直径8.09 mm,此时分级准确率为97.27%。将优化参数进行进一步验证,得到分级准确率为95.84%,分级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小批量花生种子分级的需求。


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对湖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湖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湖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复合发酵物,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在正试期第0、42天分别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记录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在试验第1、21和42天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湖羊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试验组湖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试验组湖羊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NF-γ)含量分别提高了2.75%、3.46%、7.28%和4.55%(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2.72%(P<0.05);在试验第42天,CAT、T-AOC活性及IgG、INF-γ含量分别提高了3.17%、3.67%、9.77%和11.91%(P<0.05),MDA含量降低了15.10%(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能有效改善湖羊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机能,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到畜牧生产中。


不同居群艾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艾居群和22条SCoT引物为试材,采用NTSYS-pc2.1、Popegen 1.32等分析方法对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艾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2条SCoT引物共检测出87个主要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条引物3.9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值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690、0.483和0.31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每个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I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1.444、1.419、0.349、0.238,以安阳汤阴县艾居群Na、I、H值最高.居群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范围为0.795~0.975和0.025~0.229,平均值为0.909和0.097.其中,济源艾居群和黄冈蕲春艾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遗传距离最近.SCoT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3,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9%遗传差异源自群体间.居群间基因流水平(Nm)值为2.022,表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导致居群间的遗传差异小.12个艾居群在0.914处划分4个组群,分别包括8、2、1、1个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