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积累、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氮效率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郑麦0943(氮利用效率指数为1.557)和周麦18(氮利用效率指数为0.895)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氮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净光合速率、氮积累量、氮代谢酶活性、根系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氮高效育种和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研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氮和低氮处理下,郑麦0943花后7、14、21 d的净光合速率,花后14 d 10:00—15:00的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成熟期秸秆和籽粒氮积累量,产量均显著高于周麦18;低氮处理下,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氮处理,且郑麦0943的降低幅度低于周麦18,其中,郑麦0943产量降低21.40%,周麦18降低24.87%。低氮处理下,郑麦0943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周麦18;2个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氮处理,且郑麦0943的提高幅度高于周麦18。低氮胁迫显著影响2个小麦品种的品质,郑麦0943的品质受影响较小,低氮处理下郑麦0943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等指标较正常供氮处理的降幅均低于周麦18,除拉伸面积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了中强筋小麦标准。综上,郑麦0943较周麦18更耐低氮,低氮对其光合速率、氮积累量、氮代谢酶活性、根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小,低氮下其具有更好的光合特性、更高的氮吸收和同化能力、更发达的根系,进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较优的品质。

关键词: 小麦 氮效率 低氮 氮积累 氮代谢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灭菌方式对香菇培养料性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高温蒸汽和挤压2种灭菌方式进行处理,对比研究了2种灭菌方式对其灭菌效果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香菇培养料新型灭菌方式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经过2种灭菌方式处理后,菌落总数和霉菌总数的灭菌率无显著性差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粗纤维、木质纤维素降解明显。高温蒸汽灭菌和挤压灭菌后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4.52%、24.29%,木质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41%、5.57%,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09%、3.88%,综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4.58%、6.87%。与高温蒸汽灭菌相比,挤压灭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更高,对粗纤维、纤维素的降解作用更显著,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9.77%、9.23%。挤压灭菌对培养料的膨化作用显著,容重、比孔隙率、持水力分别是高温蒸汽灭菌的47.84%、2.52倍、1.55倍。因此,2种灭菌方式均能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其中挤压灭菌在营养成分保持、纤维素降解、物理性质调控方面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 香菇 培养料 灭菌 木质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施药防控甘薯田蛴螬为害的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河南省新乡市蛴螬发生为害较严重的甘薯田开展了播前土壤施药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参试药剂及混施组合控制蛴螬为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多个施药处理中,以混施组合30%敌·辛乳油15 kg/hm2+20%毒死蜱微乳剂7.5 kg/hm2和单剂0.5%噻虫胺颗粒90 kg/hm2处理的应用效果较好,降低了薯块的虫咬率,控害效果分别为85.12%和81.51%,相应处理区甘薯商品率分别为87.67%和87.05%,平均产量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了 15.40%和12.65%,可将上述两处理应用于防控实践.

关键词: 甘薯 地下害虫 蛴螬 土壤处理剂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杂交组合F1诱导率的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是决定玉米单倍体育种效率的重要因子,为了解决目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普遍存在诱导率低、植株矮、抗逆性差、花粉量少等问题。本研究以自选系L583为母本测验种,在对前期自选的8个诱导系诱导率评价鉴定的基础上,分别组配了25个诱导系的杂交组合,并进行诱导率的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诱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有21个杂交组合的诱导率与低值亲本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1个杂交组合的诱导率表现出正向的超高亲优势。并筛选出5个诱导率9%以上的杂交组合,分别是ZDHI007×ZDHI008、ZDHI005×ZDHI012、ZDHI008×ZDHI012、ZDHI007×ZDHI012和ZDHI005×ZDHI008,并可以用于单倍体规模化隔离诱导。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诱导率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福祺黑无籽3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福祺黑无籽3号’是由四倍体QWN-11作为母本与二倍体QWY-19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多年的栽培试验选育出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福祺黑无籽3号’属于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8 d,果实发育期32 d。平均单果质量约8 kg,普通栽培平均产量约69 000 kg·hm~(-2)。肉脆汁甜,无着色秕子,风味正,品质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以上。果实整齐度好,极耐贮运。生长势强,抗性好,易坐果,适用于各地区栽培,于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无籽西瓜 新品种 ‘福祺黑无籽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预处理对生鲜花生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微波预处理对生鲜花生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功率强度微波(0.55、0.85、1.15 W/g)对鲜食花生处理120 s后置于(10±1)℃条件下进行贮藏.结果表明:适宜功率强度的微波处理可有效抑制生鲜花生的发芽率和霉变率,同时抑制生鲜花生的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生鲜花生的衰老和品质劣变;微波处理对生鲜花生还有一定杀菌作用,微波功率强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综合分析,0.85 W/g功率强度微波预处理组的生鲜花生贮藏品质最佳.

关键词: 生鲜花生 微波 贮藏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脱苦处理对砂仁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感官评分及电子舌技术为考察手段,比较水处理、乙醇处理、酸处理以及超声辅助复合处理方式对砂仁脱苦效果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初步确定砂仁中的苦味物质,并最终筛选出适宜砂仁脱苦的工艺。结果表明:乙醇及超声复合脱苦处理对砂仁苦涩味脱除效果及感官品质较好,其中,超声复合脱苦处理对砂仁本身的风味化合物种类影响较小,砂仁中呈苦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可能为可巴烯、β-愈创木烯、α-香附酮、4-萜烯醇、2-茨醇。

关键词: 砂仁 脱苦处理 风味 电子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在双抗体夹心ELISA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制备针对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首先纯化得到重组EDSV纤维蛋白,经血凝试验(HA)鉴定纤维蛋白的血凝活性,HA效价为1∶2~7。之后将纤维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4次后,小鼠血清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效价最高达到1∶409 6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效价最高达到1∶12 800。取效价最高免疫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结合iELISA和IFA检测,经过多轮亚克隆,最终成功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9G12和10E11。iELIS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28 000和1∶1 020 000;IFA效价分别为1∶2 000和1∶8 0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均不能识别变性的EDSV纤维蛋白,表明二者识别纤维蛋白的构象型表位。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均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为1∶2~7和1∶2~4。亚型鉴定表明,这2种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Kappa型,重链均为IgG1亚型。将基于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EDSV抗原,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1.7%。综上,成功筛选出9G12和10E11杂交瘤细胞株,二者分泌抗EDSV特异性抗体,且这2种抗体具有中和EDSV感染活性,可应用于EDSV的临床检测。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病毒 纤维蛋白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抗体中和效价 双抗体夹心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饮用水对香椿发酵茶茶汤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是茶汤品质呈现的介质,对茶性的发挥至关重要。选用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冲泡香椿发酵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3种水样茶汤的理化指标、生化成分、抗氧化活性及风味物质,以期阐明水质对香椿发酵茶茶汤品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饮用水对香椿发酵茶茶汤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pH呈弱酸性、电导率接近于1μS/cm的纯净水茶汤的茶多酚(669.45 mg/L)、总黄酮(645.83 mg/L)、可溶性糖(731.91 mg/L)和游离氨基酸(2738.96 mg/L)含量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0.17 mg/mL)和总还原能力最强。自来水茶汤中咖啡碱含量最高(67.98 mg/L),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IC50为12.27 mg/mL)。电子舌能够快速区分不同水样冲泡的香椿发酵茶茶汤,其中纯净水茶汤的味感最为丰富,与苦味、苦味回味、甜味及丰富度相关。利用GC-MS共鉴别出29种挥发性物质,含硫类和醛类是香椿发酵茶茶汤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占50%以上。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茶汤分别检出24种、17种和16种,其中自来水茶汤的香气组成最为丰富,纯净水茶汤花果香明显。综合分析纯净水最适宜冲泡香椿发酵茶,茶汤整体品质最优。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质对香椿发酵茶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活性及风味物质的影响,为香椿发酵茶的科学冲泡及香椿发酵茶饮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饮用水 香椿发酵茶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菜枯萎病及生防根际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萎病是顽固性土传病害,称为瓜菜中的“癌症”,已成为制约我国瓜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瓜菜枯萎病危害,并从细胞壁降解酶、毒素、信号传导和致病基因等方面综述瓜菜枯萎病灾变机制,然后从根际微生物组自身与病原菌、土壤层面和植物层面等重点阐述了根际微生物组防治和抵御瓜菜枯萎病的机理,最后对枯萎病发生和抑制关键因子挖掘、核心微生物组构建及根际微生物组分子机制等进行了展望,期望生防微生物防治病害发生进入一个崭新且高效的阶段,为加快提升作物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根际微生物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