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磷酸化处理对蚕蛹多肽结合钙能力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1

摘要:为探索磷酸化处理对多肽结合钙能力的促进作用,以蚕蛹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种类和添加量的磷酸化试剂对其进行磷酸化改性,再与CaCl2反应制备蚕蛹多肽结合钙复合物,并对样品进行钙和磷含量测定、磷酸化位点检测、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3PO4、NaH2PO4、(NaPO363种试剂可与蚕蛹多肽发生磷酸化反应,改性后蚕蛹多肽结合钙含量可从145.12mg/g提高至202.32 mg/g;不同种类磷酸化试剂处理对多肽的结合钙能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磷酸化程度对肽结合钙能力有较大影响;多肽结合钙复合物中钙含量随磷酸化试剂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采用质量分数为0.50%的NaH2PO4时,改性后蚕蛹多肽结合钙含量达到最大值。红外光谱和磷酸化位点检测表明:NaH2PO4处理可使蚕蛹酶解产物中的17种肽段被磷酸化,增加磷酸化位点22个;肽段主要通过与丝氨酸和苏氨酸上的—OH反应接入磷酸基团。研究表明,磷酸化改性方法可显著提高多肽结合钙能力,希望为高效的补钙制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蚕蛹 多肽 结合模式 磷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eDIP-seq研究蛋氨酸对巨噬细胞炎症中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课题组前期已研究表明蛋氨酸(Met)能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但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从甲基化角度初步探讨DNA甲基化与Met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中分子机制的相关性.应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MeDIP-seq)检测空白组、LPS组和LPS+Met组细胞的全基因DNA,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LPS组甲基化峰(peak)的数量、总长度和覆盖率均高于空白组和LPS+Met组;与空白组相比,LPS组的高甲基化基因数在不同基因功能元件上均多于低甲基化基因数;与LPS组相比,Met+LPS组的低甲基化基因数在不同基因功能元件上均多于高甲基化基因数.运用GO富集和KEGG分析发现,LPS组与LPS+Met组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富集在单一生物过程(Single-Organism Process)和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Hippo信号通路.本研究为Met调控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蛋氨酸 DNA甲基化 MeDIP-seq 巨噬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五优738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五优73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五丰A与恢复系R73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食味较好、抗稻瘟病、抗倒力强等特点,2019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五优73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单胞菌胞外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酶学性质

微生物学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黄曲霉毒素B1 (Aflatoxin B1,AFB1)毒性强、污染普遍,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目的】为了发掘高效的AFB1降解菌并探索其降解特性,对红树林污泥样品中一株AFB1降解菌株(HAI2)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方法】以AFB1结构类似物为唯一碳源,筛选出一株高效的AFB1降解菌,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鉴定菌株,并结合HPLC研究菌株对AFB1的降解特性。【结果】HAI2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NR 113651.1)的相似性高达99.85%,其主要降解AFB1的活性物质为胞外蛋白质,HAI2-AFB1降解酶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7°C,Fe2+、Ca2+和Zn2+会抑制AFB1的降解率,Cu2+和Mn2+可以提高AFB1的降解率。HAI2上清液对100 ng/mL的AFB1降解24 h的降解率为71.52%。此外,P.putida HAI2还可抑制被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中AFB1的合成,AFB1含量可减少63.46%。【结论】假单胞菌P.putida HAI2具有较高的降解AFB1能力,其主要降解活性物质为胞外蛋白,在食品和饲料行业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筛选 假单胞菌 酶学性质 胞外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加州鲈血清代谢物、抗氧化与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加州鲈血清代谢物、抗氧化与免疫指标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4.9±0.1)g的加州鲈鱼苗5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以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分别投喂G0(基础饲料,鱼粉添加比例为45.0%)、G7.5(替代鱼粉比例为7.5%)、G15.0(替代鱼粉比例为15.0%)、G22.5(替代鱼粉比例为22.5%)和G30.0(替代鱼粉比例为30.0%)5种等氮等脂饲料,养殖周期为62 d.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15.0~G30.0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G22.5和G30.0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30.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G7.5~G30.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补体3含量显著增加(P<0.05);G15.0~G30.0组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7.5~G30.0组肠道组织有不同程度损伤,且随着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比例越高,肠道组织损伤越严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提高了加州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但不同程度地损伤了加州鲈肝脏功能和肠道组织结构,建议饲料中应当谨慎添加.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粉;加州鲈;抗氧化与免疫;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OsFAD2创制高油酸水稻突变体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OsFAD2编码脂肪酸脱饱和酶,调节油酸(C18∶1)向亚油酸(C18∶2)转化,该基因突变后可提高水稻的油酸含量。为了创制高油酸水稻突变体并助力稻米油发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OsFAD2进行定点编辑。【方法】以日本晴(粳稻)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含有CRISPR/Cas9-FAD2-sgRNA载体的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基因植株,Sanger测序与荧光定量PCR鉴定阳性植株,最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稻米籽粒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靶点序列测序检测表明,有3株OsFAD2敲除植株在T0代产生了碱基变异,但是仅有1株不存在脱靶现象。随后阳性植株种子被扩繁至T1代,使得OsFAD2突变序列纯和、稳定,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OsFAD2表达量比野生型植株显著减少。利用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种子脂肪酸组分检测表明,敲除OsFAD2导致籽粒油酸含量显著上升约30%。【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OsFAD2编码区序列进行靶向敲除并获得了高油酸水稻突变体,为后续高油酸稻米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关键词: 高油酸水稻 CRISPR/Cas9技术 脂肪酸 种质创新 生物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功能性水稻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对改善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及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功能性水稻主要包括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5大类.有色稻由于种子果皮积累花色素苷而呈紫色或红褐色,有红米和黑米两大类,分别受2个和3个基因控制,是体弱者药食同源的重要滋补食品,国内已育成一大批有色稻品种推广应用.低谷蛋白水稻由于稻米谷蛋白含量低,适于肾病患者作主粮使用,目前中国和日本已育成多个品种用于商业化开发应用.高抗性淀粉水稻由于有部分淀粉无法被人体淀粉酶分解而不能被肠道吸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主食,目前国内已育成多个品种推广应用.富微营养水稻由于稻米特种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等含量高而有益于不同缺素症患者治疗与保健,国内外已育成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多个富微营养水稻品种.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利用水稻为药用重组蛋白、多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平台,合成与提取目标功能成分物质,目前国内外都有成功报道,并已尝试进行商业化开发应用.全球对功能性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水稻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功能性水稻育种未来将从功能的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保健型向保健与辅助疗效相结合转变.多组学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挖掘与创制新种质以培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功能性水稻;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生物反应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粤橘1号

农村百事通 2021

摘要:粤橘1号是从砂糖橘芽变中选育的柑橘新品种,2019年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果实扁球形,单果重86克,纵径4.6厘米、横径6厘米.果皮橙红色,着色均勻,果面平滑、有光泽.果蒂部平面状,梗洼浅、不明显.萼片小、绿色.果顶平,稍凹.果皮厚0.25厘米,易剥离.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砂糖橘 果皮橙红色 芽变 单果重 横径 柑橘新品种 扁球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硫胺素需要量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硫胺素对1~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黄羽肉鸡硫胺素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选取1、22、43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进行3个试验,每个试验的饲养周期为21 d.试验1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1920羽,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鸡;试验2选取22日龄公鸡1440羽,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试验3选取43日龄公鸡1440羽,分组同试验2.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各组饲粮硫胺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0.6、1.2、1.8、2.4、3.0、3.6和4.2 mg/kg.试验期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饲料和自由饮水.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1~21日龄试鸡平均日采食量呈线性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5),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且平均日增重(r=0.779,P<0.05)和料重比(r=-0.688,P<0.05)均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硫胺素水平对22~42日龄和43~63日龄试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21日龄和42日龄试鸡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值随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增加(P<0.05),且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当饲粮硫胺素添加水平为3.6 mg/kg时,21日龄试鸡血浆总抗氧化力显著提高(P<0.05),血浆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饲粮硫胺素水平对21日龄、42日龄和63日龄试鸡大脑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随着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63日龄试鸡胸肌剪切力呈线性降低(P<0.05),鸡肉风味评分呈线性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硫胺素可改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为效应指标,通过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估测得到,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饲粮硫胺素适宜水平分别为3.2、2.4、1.8 mg/kg和3.0、2.0、1.6 mg/kg.

关键词: 硫胺素;黄羽肉鸡;需要量;抗氧化能力;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岭南黄鸡炖鸡汤过程中营养及风味物质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饲养期(90 d、120 d、150 d)的岭南黄鸡为原料,探究不同炖制时间(1 h、2 h、3 h)炖鸡汤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鸡汤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b*值、可溶性固形物、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上升,汤产出率则相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120 d岭南黄鸡炖鸡汤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炖制3 h后达到6.17%.120 d炖2 h鸡汤的L*值最大为50.91,鸡汤色泽较为清亮.各鸡汤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在380.59~2467.01 mg/kg、240.34~1309.55 mg/kg之间.120 d炖2 h、120 d炖3 h鸡汤的谷氨酸(1857.08 mg/kg、2467.01 mg/kg)和丙氨酸(1042.50 mg/kg、1309.55 mg/kg)含量高于其它7组鸡汤,其滋味更为鲜美.各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有85种,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在63.99%~85.44%之间.各鸡汤共同含有的14种风味物质中,己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在50%左右.90 d炖2 h鸡汤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最多为45种,其次是120 d炖2 h鸡汤为42种.该研究揭示了岭南黄鸡饲养期与炖汤时间对其鸡汤品质的影响规律,表明了炖制时间适宜(2 h),饲养期适当(120 d)的岭南黄鸡鸡汤的综合品质最佳.

关键词: 岭南黄鸡;鸡汤;炖制时间;营养成分;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