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氨基酸微肥、钙镁肥和锌硼钼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通过番石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在配方肥+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土施)和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番石榴每株产量分别增加20.67%和21.6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番石榴果实的单果重、VC、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氨基酸微肥 钙镁肥 锌硼钼叶面肥 番石榴 产量与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育种创制品种多样性比较鉴定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2020年甘薯育种创制中,从实生苗选种至复选试验,选择升级的鲜食品系参加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为广东省、国家(南方)区试及生产示范、开发利用提供多样性专用型品种.[方法]选择从复选中升级的50个试验品系,分花青素(紫色)、胡萝卜素、优质淀粉3个类别品系开展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每类别各品系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收获期对茎叶和薯块基本特征特性进行观察鉴定,记录结薯性,测定鲜薯产量、薯块干物率、鲜薯淀粉、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评价薯块蒸熟食味.[结果]从参试的胡萝卜素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2个品系,其中广薯18-10属多薯、优质高产类型,广薯18-62属短蔓、胡萝卜素含量特高类型.从优质淀粉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4个品系,广薯18-28、广薯18-114、广薯18-126及广薯18-111分属结薯性好、高产、淀粉含量高及茎叶紫色4个类型,另有3个品系(17-111、18-91、18-127)引入资源圃保存,作为品质特优材料类型利用.从花青素类别甘薯品系中筛选出6个品系,广薯18-70、广薯18-82、广薯18-79、广薯18-46、广薯17-156及广薯18-57分属薯块美观、特优、花青素特异、高产、淀粉含量特高、茎叶菜用6个类型,另有4个品系(17-175、18-40、18-88、18-106)引入资源圃保存,作为紫薯优质材料利用.[结论]品种比较试验鉴定为进一步开展甘薯品种选育鉴定及开发、生产示范利用提供了丰富的专用型品种类型.

关键词: 甘薯;花青素;胡萝卜素;淀粉;比较;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中残留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

摘要:抗菌药物具有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菌药物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导致动物源耐药性菌株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采用高效便捷处理方法降低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残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厌氧消化及好氧堆肥等,能有效减少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残留,但存在抗菌药物不能完全去除、处理条件要求高的缺点。近年来,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畜禽粪便中残留抗菌药物引起人们的关注。概述了畜禽粪便中常见的残留抗菌药物,分析了采用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传统处理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方法,以及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新方法对残留抗菌药物的去除效率,以期为畜禽粪便中残留抗菌药物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抗菌药物残留 黑水虻 处理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产业,优质中药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和面积大幅增加,由于耕地有限、种植条件及道地性等因素的限制,在药用植物集约化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在以块根类入药的药用植物上表现尤为严重.目前连作障碍已经成为制约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严重阻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从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危害、形成机理以及调控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连作障碍问题主要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当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3个主要原因,包括土壤养分亏缺和失衡、化感自毒作用以及根际微生态破坏导致土传病害加重.提出了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包括优良品系选育、土壤灭菌、建立合理的耕种制度、施用微生物菌肥,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克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化感物质;化感自毒作用;根际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增效实践与探讨——以广东为例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

摘要:化肥过量施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农业绿色发展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广东省作为果蔬茶种植大省,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基础地力低,造成了化肥使用量连年增长,单位面积施肥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广东省开展了土壤肥力评价、田间肥效试验、示范区建设等工作,同时深入调查农户施肥情况、开展宣传培训,集成了农艺施肥措施和农机精准施肥技术,优化了施肥方式和施肥结构,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精准施肥和减量施肥,最终实现了农业种植过程中化肥高效、绿色施用,为快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

关键词: 化肥 减量增效 科学施肥 农业绿色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橄榄新品种'饶脆橄榄'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饶脆橄榄’是从广东地方品种‘甜种榄’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晚熟、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平均单果质量12.6 g,可食率8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可溶性糖含量40.0 mg·g-1,维生素C含量0.18 mg·g-1,粗纤维含量3.2%,单宁含量8.65 mg·g-1。肉脆化渣、涩味较轻,回甘较强,榄味较浓,适合鲜食。在广东潮汕地区12月中下旬进入成熟期,挂果至次年2月,挂果期长,丰产稳产,8~9年生树单株产量40.0~52.8 kg。

关键词: 橄榄 肉脆 涩轻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药用植物代表了最古老的药物形式,在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中使用数千年.药用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发展中国家高达80%的人口主要依赖植物来源的药物,全世界对草药的需求正在逐年递增,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5万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衍生物的大规模生产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基于基因组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及DNA和RNA、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高通量数据分析,药用植物在代谢途径/酶、代谢物、基因、基因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结合本团队相关研究工作对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利用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揭示各种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序列信息、物种间进化、分子化合物动态变化以及药用成分合成等方面,这些数据为重要药材资源的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组编辑以及对活性化合物化学多样性分子机制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药材的植物化学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尚未得到研究或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药用植物的未来充满未知、希望,甚至惊喜.鉴于物种的多样性、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以及药用植物的全球分布,结合基因组学加强研究工作以开发新的和改良的药用植物品种势在必行.

关键词: 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水培观叶植物叶面积回归测定

热带农业工程 2021

摘要:叶面积是计算水培植物净化室内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一个关键因子,其大小直接影响对污染物的吸收。以水培吊兰、山海带为材料,采用回归模拟分析方法,对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鲜重和叶干重等叶片特征与叶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叶面积影响较大的有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片鲜重和叶片干重5个变量。以叶片特征值为因变量,以叶面积(S)为应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吊兰和山海带叶面积线性回归方程,吊兰S=13.380 17-6.169 99L+71.957 77D+51.690 08P,山海带S=9.484 52-191.705 34W-2.632 67F+46.558 36D+71.772 87P,表明吊兰、山海带叶面积回归模型预测效果好。

关键词: 叶面积 回归方程 叶片性状 水培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亚热带锈菌补记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描述了无性型锈菌新种龙眼夏孢锈菌Uredolongan;对荔枝翼孢锈菌Skierkanephelii补述了冬孢子阶段并指定了附加模式;报道了中国新记录刚果盾锈菌Uredopeltis congensis;新组合了克莱门斯层锈菌Phakopsora clemensiae comb. nov.和马唐层锈菌Phakopsora digitariae comb. nov.。引证的标本采自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四川等亚热带地区,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关键词: 锈菌 新种 新组合 附加模式指定 中国新记录 分类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植保无人飞机施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期采用植保无人飞机进行药剂喷施防治水稻主要病害试验。结果表明:在减量25%的情况下,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对纹枯病病株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33%和82.72%,对稻瘟病病穗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36%和80.41%,对稻曲病病穗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11%和79.25%。该施药方式对水稻中后期主要病害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和人工施药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植保无人飞机 30 苯甲·丙环唑微乳剂 纹枯病 稻瘟病 稻曲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