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PCA—熵值法的新疆农业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新疆农业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选用新疆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企业评价的对象,探析该地区农业上市企业成长能力及基本情况,以全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视角,对比分析新疆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发挥区域上市企业龙头作用,带动全疆中小微型农业企业协调快速发展。【方法】选取20个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对符合选取标准的全国70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立足全国重点剖析新疆9家农业上市公司。【结果】根据成长性水平等级划分,新疆农业上市公司整体成长处于较差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综合评价得分来看,新疆区域农业上市公司得分最高为3.76,最低为-5.53,分值间存在较大极差。【结论】新疆农业上市公司彼此之间成长性存在较大差异性,行业间发展不均衡,缺乏相应的服务企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性服务;新疆农业上市公司更多需要偏重企业偿债与营运能力发展,保证资金高效安全使用,扭转公司成长失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樱桃李野生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中国天山的40个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野生类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樱桃李种下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有差异,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488,遗传相似系数(Hs)介于0.504~0.851之间,平均为0.678,遗传距离(GD)的范围在0.127 0~0.604 2之间,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08和1.571,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2则显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标记下的聚类结果,可将中国天山产的40个樱桃李野生类型归为4大类,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天山的40个野生樱桃李可划分为4个变种,即矮生樱桃李P.divaricata var.humila(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黑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nigrooarp(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红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phoenicea(Z.Xu)D.F.Cui,comb.nov.和黄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luteola(N.R.Cui)D.F.Cui,comb.no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化学封顶对植株上部枝叶形态变化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化学封顶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和效果,提高化学封顶效率,挖掘高产潜力。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不同化学封顶剂量,通过用药前对上部主茎、果枝、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枝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封顶处理棉花最终株高高于人工打顶处理5cm以上,但封顶剂剂量越大对株高抑制越明显。化学封顶剂抑制株高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上部主茎节间伸长,但对下部主茎节间伸长可能有促进作用。化学封顶标记的上部主茎直径相比人工打顶处理变小,果枝长度缩短,叶宽变窄,SPAD值有上升趋势,更利于通风透光和光合作用。棉花上部蕾铃数增加且增长速度加快,但最后成铃率不高。分析认为,化学封顶剂影响上部枝叶形态,使株型紧凑,蕾铃增多,但对最后成铃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封顶高产棉花株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化学封顶棉花高产的理想株型,为株型塑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化学封顶剂的使用效果,使化学封顶棉花能够保持稳定高产。【方法】通过田间培育和定点取样,研究人工打顶、化学封顶的低产棉田和高产棉田的株型特征,进行数据分析和产量对比。【结果】化学封顶的高产田封顶效果好,化封后株高增加控制在5 cm以内,而化学封顶一般产田棉花株高增加普遍在5~10 cm;化封后上部主茎节间变短,倒一主茎节间长度不超过3 cm,倒三和倒五主茎节间容易变长,其调控情况对株高影响较大;化学封顶后棉株上部果枝变短,尤其是倒一果枝变化明显;化学封顶的高产田棉株上部结铃高于化学封顶的一般产田,与人工打顶棉田没有差异,主要依靠内围铃,且三桃比例分部合理。【结论】化学封顶高产田的棉花产量比人工打顶的还要高,在合理调控和化学封顶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塑造高产株型,代替人工打顶并实现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全面、系统、科学、真实地反映新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新疆实际的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以及应用对策措施,笔者立足于省内外及新疆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有研究成果,从理论的高度创新性地提出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通过分析和评价,深入研究新疆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现状、问题、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发现新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状况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新疆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实现新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并制定出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创新重大突破、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加工番茄早疫病的病原菌种类。2013年6-9月,从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了加工番茄早疫病样本46份。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种真菌分离物,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r DNA-ITS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2种真菌分离物分别为茄链格孢和链格孢,分离比例约为2∶3。2种病原菌与Gen Bank中已有的茄链格孢和链格孢序列相似性均达到100%,序列已在Gen Bank上登录,登录号分别为KJ696551、KJ696552和KJ018786、KJ018787。因此,将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地的加工番茄早疫病菌鉴定为茄链格孢和链格孢,这是我国首次报道由2种链格孢菌复合侵染引起加工番茄早疫病。
基于农艺措施的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农艺措施实施对番茄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及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枝与疏果2因素2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疏花疏果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双干整枝株型结构和群体结构合理,叶/果比适中,单干整枝早期结果率高,而中后期结果率不如双干整枝高。【结论】在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中,双干整枝留4果模式优于单干整枝留6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嵌入层叠混沌策略的随机粒子群算法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于求解复杂问题时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收敛的问题,通过引入轨迹扰动因子,提出随机粒子群进化迭代方程.该方程在统计行为中保证粒子向特定的收敛中心逼近,但对"旧址"的依赖性呈现出随机特性,从而使粒子群的快速跳转和迁移成为可能,避免过早落入局部陷阱.同时该进化方程还利用层叠混沌策略和对称极值扰动策略进一步增强算法的局部收敛性和全局搜索性.实验表明,由上述进化方程和改进策略构成的随机混沌粒子群算法具有鲁棒性较强、收敛速度较快和精度较高等优势,性能优于其他同源粒子群算法.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轨迹扰动因子 层叠混沌策略 对称极值扰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里木河上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地区不同湿地类型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种子库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湿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匮乏,多样性低,萌发的物种数在仅10-13种之间,种子库密度在168-2093粒/m2之间,属于较低水平。各湿地土壤种子库密度表现为人工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受保护的人工湿地土壤种子库最高。种子库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