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区域小麦籽粒重金属分布及暴露评估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某冶金和电厂工业园为研究区域,采集90份小麦籽粒样品,用ICP-MS测定铅、镉元素含量,应用普通克里金法预测小麦籽粒铅、镉含量空间分布;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以及当地居民铅、镉暴露风险。以明确区域小麦籽粒重金属铅、镉污染水平及分布,评估当地居民铅、镉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籽粒铅、镉超过国家限量标准(GB 2762—2012)的比例为68.6%和34.3%;随着距铅锌冶炼厂距离的增加,铅、镉含量逐渐下降,距铅锌冶炼厂东南侧约l km范围内的小麦籽粒铅、镉含量最高;成人和儿童经小麦全粉摄入铅暴露风险均大于1(THQ_(成人)=1.05,THQ_(儿童)=1.35),成人和儿童经小麦全粉摄入镉暴露风险均小于1(THQ_(成人)=0.72,THQ_(儿童)=0.92)。该区域小麦籽粒已受到一定程度铅、镉污染。铅、镉含量空间分布图表明铅锌冶炼厂是小麦铅、镉污染的重要来源。成人和儿童经小麦摄入铅暴露风险均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且儿童铅暴露风险大于成人;成人和儿童镉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的水平。

关键词: 小麦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暴露评估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新疆17个引种花生品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旨在为筛选适宜新疆栽培的花生品种提供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引种17个花生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单株生物学产量、主茎高、总分枝数、第一侧枝长、有效枝长、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及500 g果数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0215A’>‘豫花9327’>‘HZ-224’>‘潍花8号’>‘开农37’>‘阜花11’>‘天府9号’>‘海花1号’>‘新会小粒’>‘潍花11号’>‘白沙1016’>‘冀花4号’>‘开农黑花生’>‘湛红2号’>‘潍花12号’>‘粤油四粒白’>‘远杂9307’。‘0215A’、‘豫花9327’、‘HZ-224’、‘潍花8号’、‘开农37’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新疆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花生 新疆 引种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下玉米自交系雌雄开花间隔期与产量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雌雄开花间隔期(ASI)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调查产量、生育期及相关农艺性状,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密度增加,自交系ASI增加,从低密度的2.5 d增加到高密度的3.0 d。ASI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低密度时相关系数为-0.454 73,高密度时为-0.536 83。ASI随年代更替呈下降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结论】随密度增加ASI增加,新自交系的ASI增加小于老自交系,而产量增加高于老自交系。新自交系的耐密性较老自交系强,ASI可作为自交系耐密性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ASI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HMW-GS的遗传组成,为该地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对429份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的HMW-GS亚基等位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Glu-1位点有21种等位变异,冬、春小麦资源均以Null(74.7%和80.6%)、7+8(92.9%和88.7%)和2+12(52.8%和91.5%)为各自位点的优势亚基;有35种亚基组合形式,冬、春小麦资源均以null/7+8/2+12为优势组合(42.9%和67.2%),且在西藏地区4份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中发现2个新亚基,分别为"7**+8"和"13+8"。【结论】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春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等位变异和组合形式高于冬小麦地方品种;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2个以上基因位点具有优质亚基的地方小麦品种95份,其中6份地方品种在3个位点都具有优质亚基。

关键词: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小麦地方品种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SSR关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陆地棉品种资源目标相关性状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发掘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源。【方法】利用54对SSR标记,分析94份新疆自育陆地棉品种的基因组。【结果】群体结构分析表明,94个品种总体被划分为2个类群,同时还出现了1个混合群。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值<0.05时,GLM(Q)模型中共有36个标记位点与纤维品质性状和农艺产量性状关联,其中与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伸长率、铃重、生育期和衣分相关联的位点分别为12、4、13、1、4、1和1个。【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疆棉花品种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自育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在分子水平上差异并不大,需要努力拓宽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SSR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室内抗列当水平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资源,为我国向日葵的品种推广及向日葵抗列当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温室条件下,培养杯内种植向日葵品种资源,通过利用根系诱导列当萌发的方法,对收集到的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列当水平鉴定。【结果】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多,包括免疫材料3份,高抗材料5份;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少,高抗列当的材料仅1份,其余多为易感或高感材料。【结论】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的抗列当材料较多,整体抗列当水平明显高于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作为抗源,免疫或高抗列当的油用向日葵资源可用作于向日葵的抗列当育种。

关键词: 向日葵 抗列当 资源 室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静电场对杏子热风干燥特性及色泽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干燥温度、风速以及高压静电场对杏子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高干燥温度或风速均能缩短干燥时间;2 Weibull函数可以用于模拟杏子的干燥,尺度参数α与干燥温度和风速有关,并随干燥温度或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形状参数β与干燥方式有关;3杏子热风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1.88×10-10~3.18×10-10 m2/s范围内变化,而干燥活化能为35.90kJ/mol;4干燥温度对干燥后杏子的色泽变化有重要影响,增加高压静电场可获得较好的色泽。

关键词: 干燥 热风 杏子 高压静电场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新疆滴灌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滴灌冬小麦高产需氮肥规律,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N_0(0 kg·hm~(-2))、N_1(90kg·h~(-2))、N_2(180kg·h~(-2))、N_3(270kg·h~(-2))、N_4(360kg·h~(-2))施氮量对新冬18号0~60cm土层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拔节至成熟期间0~60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和根系活力均增加,N_3处理孕穗期小麦0~60cm土层根干重、根长分别较N_0处理增加11.93%、29.0%,增幅基本表现为0~20cm>20~40cm>40~60cm土层;N_3处理较N_0处理小麦产量增加30.35%,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6.90kg·kg-1。拔节期前后施适量氮肥可促进0~60cm土层根系生长和活力增强,是氮肥增产的重要原因。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施氮量为180~270kg·h~(-2),可获得产量7 591.49~8 004.85kg·h~(-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6.90~8.06。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氮肥 根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EPSPS基因一个可变剪接体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变剪接是生物体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该现象是导致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棉花中关于功能基因可变剪接事件的报到相对较少。本文在克隆棉花EPSPS(5-enolpyruvylshikimate 3-phosphate synthase)基因的过程中,发现了该基因的一条可变剪接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发现,该序列比正常的EPSPS基因的c DNA序列少152 bp,这造成了终止密码子在该序列的提前出现;正常的EPSPS基因内含子的剪切都遵循常见的"GT-AG"剪切规律,而该可变剪接序列最后一个内含子的剪切是按照"AT-AC"规则进行;该可变剪接序列预测的三维结构模型同正常的EPSPS基因的三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将该可变剪接序列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随后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Δaro A,通过在M9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研究发现该可变剪接序列不具备正常EPSPS基因所具有的功能。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棉花EPSPS基因转录本存在的形式,为深入研究棉花EPSPS基因的转录机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可变剪接 棉花 EPSPS基因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枣树生长效应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施肥对枣树生长效应的影响,探讨适宜成龄枣树的施肥量和施肥配比。【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布置试验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枣树叶片重量、叶绿素、蒸腾速率、叶水势、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枣树产量与新枝数、新枝枣吊数、二次枝枣吊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新枝数之间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生理指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树产量也随之增长,其中施肥量为300 kg/667m~2是成龄枣树较优的施肥量。【结论】随施肥量的增大,枣树叶水势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单果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枣树产量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滴灌 枣树 生长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