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主要重金属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主要重金属。【方法】以新疆6个主产区产出的30个红枣样品为受试材料,在完成受试材料镉、铬、镍、砷、铅5种主要重金属含量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四分位差法对受试红枣镉、铬、镍、砷、铅主要分布区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5种重金属主要分布区间与对应限量值的接近程度,分析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主要重金属。【结果】受试红枣镉、铬、砷、铅含量主要分布区间远低于对应限量值;受试红枣镍含量主要分布区间为0.1~0.206 mg/kg,与已报道的水果镍限量值0.2 mg/kg接近。【结论】相比较镉、铬、砷、铅,镍对新疆红枣质量安全造成潜在危害的可能性更高,是重点防控的新疆红枣质量安全主要危害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昆虫性诱剂应用的加工番茄田害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加工番茄田间鳞翅目害虫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明确其消长动态,为生产上应用性诱剂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博湖县和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布置10种性诱剂,定期调查不同性诱剂诱集害虫数量。【结果】博湖县加工番茄田间未诱集到欧洲玉米螟、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未诱集到斜纹夜蛾。博湖县加工番茄田间,6月中上旬和8月中上旬是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盛发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是亚洲玉米螟盛发期,7月中上旬是黄地老虎生发期。呼图壁县加工番茄田间,5月中上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是棉铃虫、大豆食心虫、黄地老虎盛发期。【结论】棉铃虫、甜菜夜蛾、亚洲玉米螟和黄地老虎是博湖县优势种群,棉铃虫、大豆食心虫和黄地老虎是呼图壁县优势种群。博湖县棉铃虫和甜菜夜蛾防治时期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在6月和7月下旬;呼图壁县棉铃虫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时期在5月中旬、6月和7月下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酶的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从1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耐热真菌,基于形态学和18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研究耐热真菌多样性;利用6种筛选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产酶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129株耐热真菌,形态学观察和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真菌归于11个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裸胞壳属(Emericella)为优势菌群。产酶活性研究表明,13株产糖苷酶,13株产淀粉酶,11株产维素酶,16株产木聚糖酶,8株产蛋白酶,10株产脂肪酶,16株产木聚糖酶。【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资源丰富,产酶种类多样,为开发利用这一类群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性分析与筛选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番茄品种设施栽培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抗病性、植株生物学、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分析与筛选,为南疆地区适宜的秋延茬番茄品种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喀什地区,对引进的国内外抗TY番茄品种进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取样鉴定。同时,对植物和果实的其它生物学性状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抗病性方面,供试的12个番茄品种中除了欧亚多、迪欧和天马54外,其他品种均对TY有很高的的抗性;产量方面,参试的品种产量最高的是班特11 018.0 kg/667 m2,其次为奥力奥10 816.4 kg/667 m2;在品质方面,VC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抗TY番茄、班特、奥力奥,欧亚多和抗TY番茄含糖量最高;生物学方面,长势较好的品种有抗TY番茄、奥力奥、班特和新达利。【结论】抗病品种大卫、班特虽然抗性好、产量高,但果肉带黄色,品质较差;欧诺虽然抗性最好、产量高,但灰霉病、脐腐病很严重,果实大小不均;欧瑞斯、奥力奥、新达利为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滴灌定额为0m~3/hm~2(重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0%左右)、900m~3/hm~2(轻度调亏,土壤含水量16%左右)、1800m~3/hm~2(丰水,土壤含水量20%左右)。结果表明:盛铃期时,900m~3/hm~2和1800m~3/hm~2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及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无显著差异,但900m~3/hm~2、1800m~3/hm~2与0m~3/hm~2处理差异显著,两品种表现一致。由于900m3/hm2处理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较高,棉铃脱落率最低,因此皮棉产量较高。可见,蕾期轻度调亏(900m~3/hm~2)在节水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膜下滴灌海岛棉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海岛棉(G.Barbadense L.)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PD标记的新疆荒漠稻区稻水象甲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稻区稻水象甲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入侵途径,为稻水象甲的监测、有效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新疆各稻区及内地北方典型稻区7个不同地理种群105头稻水象甲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28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39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98条,其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70.5%。新疆伊宁察县稻水象甲地理种群基因多样性最低(PPB:46.76%、H:0.210 6、I:0.323 9),黑龙江阿城最高(PPB:62.58%、H:0.300 6、I:0.445 0);7个地理种群之间的Gst(基因分化系数)为0.199 5,稻水象甲各种群间遗传变异为19.95%,种群内遗传变异为80.05%,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7个地理种群的UPGMA聚类结果显示:河北唐山市和吉林公主岭市的地理种群优先聚在一起,其亲缘关系最近,接着依次与黑龙江阿城市、新疆伊宁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完成第一个聚类;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新疆五家渠市则完成第二个聚类。【结论】稻水象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不同且存在差异。新疆荒漠稻区稻水象甲随引种、稻草、交通工具等人为的从东北传入的可能性大。
关键词: 稻水象甲:RAPD: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溶解氧水浸润棉花种子对萌发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4个品种棉花种子浸润不同溶解氧浓度水,研究不同浓度溶解氧浸润水对各品种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鲜重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皿中加入相同量的溶解氧浓度为7.15和11.4 mg/L水浸润棉花种子,在智能光照培养箱中进行萌发培养。【结果】浸润水溶解氧浓度为11.4 mg/L能显著提高棉花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新陆早41号、新陆早48号、中棉49号、新海21号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1.93%、4.61%、25.19%、22.00%和18.41%、18.67%、9.49%、15.48%;显著提高新陆早41号、新陆早48号、新海21号三个品种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26%、6.25%、4.4%,显著提高新陆早48号棉花幼苗干重,比对照增加14.27%。【结论】中棉49号棉种萌发对浸润水溶解氧浓度不敏感,而新陆早41号、新陆早48号、新海21号棉种较为敏感,说明棉种萌发期间增加氧供给的措施能够促进棉种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随水施肥、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5个施肥量水平15个处理,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枣树产量、品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滴灌下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施N 650 g/株、施P2O5650 g/株、施K2O 375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21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 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0.49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kg/kg;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下,施N 520 g/株、施P2O5520 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34 k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97 kg/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果的裂果率也随之增加,但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次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最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低为7.72%,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次之为13.75%,挖沟撒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高为17.18%;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较强,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则较弱;NPK肥料用量变化,不影响果实中Ca、Mg含量水平;滴灌随水施肥方式叶片P、K含量显著高于挖沟撒施肥料和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方式的叶片N含量、果实N、P、K、Ca、Mg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可在新疆果树节水滴灌灌溉中大力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秆炭和炭基专用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部分主产区连作时间长,棉秆还田对土壤带来了一定的病虫害,研究棉秆炭和炭基专用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秸秆制备生物炭或生物炭基肥再返还到棉田提供依据。【方法】棉花秸秆长度控制在8~12 cm,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制炭。棉秆炭与化肥按一定的比例加工炭基肥,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与炭基肥处理提高花蕾数38%、92.3%,果苔数都提高25%,总生物量分别提高25.8%、39%,生物炭处理比对照增产28.9%,炭基肥处理比对照增产25.1%;棉花产量生物炭处理与炭基肥处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物炭处理、炭基肥处理、对照处理的株高、SPAD值比较差异不显著,炭基肥处理与对照处理的花蕾数、果苔数比较差异不显著,而生物总量、产量有极显著提高,生物炭处理多项指标表现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盲蝽不同虫态在棉株上的分布规律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成虫、若虫和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及其习性,采用目测法调查棉株不同器官上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和卵的数量。研究显示:蕾期、花期、铃期和全生育期,棉株不同器官上的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种群密度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成虫密度:叶片>蕾>花>铃;若虫密度:蕾>叶片>铃>花。牧草盲蝽卵在整个棉株上均有分布,43.5%卵分布在上部,同时叶柄和棉铃上卵量最多。以上结果表明牧草盲蝽成虫主要分布在棉株的叶片上,而若虫主要分布在蕾和叶片上。卵主要集中产在棉株上部,叶柄和棉铃上居多。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明牧草盲蝽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科学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