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Tis108对天麻GA含量及其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独脚金内酯抑制剂Tis108对天麻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μmol·L-1的Tis108溶液处理白麻块茎,对块茎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含量进行测定,通过RT-PCR技术克隆GA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基因,借助ExPASy、SWISS-MODEL、MEGA等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定其在天麻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is108处理后天麻块茎的GA含量显著升高,GA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GeCYP714A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173 bp,编码390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85 kDa,理论等电点为9.83,不稳定系数为49.20,脂肪系数为89.03,总平均亲水指数平均值为-0.235,属于碱性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且GeCYP714A1蛋白定位于线粒体,无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eCYP714A1与铁皮石斛DcCYP714C2(PKU78454.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达67.25%.利用qRT-PCR技术分析天麻GeCYP714A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天麻块茎中GeCYP714A1转录水平最高,其次是茎和花序.该研究表明Tis108可抑制天麻块茎中GA失活酶GeCYP714A1的转录水平,提高GA的积累量,影响天麻块茎生长,为进一步揭示独脚金内酯调控天麻GA信号和块茎发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天麻 Tis108 赤霉素(GA) CYP714A1基因 表达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用量对宁南山区芹菜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芹菜栽培生产的钾肥用量效应,为克服钾肥用量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芹菜病害频发、农户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皇后”品种芹菜为供试作物,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225、450、675和900 kg hm-2 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K0、K225、K450、K675和K900处理),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芹菜产量、养分吸收数量与根茎叶分配及钾肥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钾肥用量与上述测定指标关系,探究宁南山区芹菜栽培适宜施肥量。【结果】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后土壤全钾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以K900处理为最大、达21.78 g kg-1。单位面积和单株芹菜钾素吸收量以K675处理最大、分别为344.68 kg hm-2和1.57 g株-1。芹菜干物质积累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变化,但以K450处理最高,为64.17 g株-1。钾肥利用率在12.68%~34.43%之间,以K225处理为最高、达34.43%。芹菜钾素偏生产力和钾肥农学效率也以K22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006.43 kg kg-1和128.95 kg kg-1。当钾肥用量超过450 kg hm-2时,土壤钾素表观平衡为盈余。5个处理的芹菜产量依次分别为201.33 t hm-2、223.00 t hm-2、233.33 t hm-2、228.33 t hm-2、217.67 t hm-2,即各施钾肥处理比对照(K0)增产8.15%~15.90%,且以K450处理最高。用拟合钾肥用量与芹菜产量的关系曲线的方法,求得钾肥施用量为524.59 kg hm-2时芹菜产量最高、为478.11 kg hm-2时施钾肥经济效益最佳。芹菜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及硝酸盐含量都以K900处理为最高。使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K450处理钾肥施用效果最优。【结论】为提高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降低过量施用钾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推荐种植芹菜的钾肥施用量为455.12~592.50 kg hm-2

关键词: 芹菜 钾肥用量 产量 钾素积累 钾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春4号优选系改良的遗传机制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育种家在长期种植的宁春4号的群体里,使用“五圃法”提纯复壮了宁春4号,获得了宁春4号优选系(YX),其产量、品质及适应性均明显优于原始宁春4号。本研究利用55K芯片分析了原始宁春4号和YX系的遗传相似度,通过比较二者光合作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揭示YX系农艺性状改良的代谢及基因表达调节差异。全基因组55K芯片遗传分析发现,YX系和原始宁春4号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仅有1 170个SNP位点,两者的遗传相似度为97.79%,充分证明经过农民长期种植和五圃法提纯复壮后,YX系并未发生较大的遗传变异。表型分析表明,YX系的光合作用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均高于原始宁春4号。代谢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宁春4号相比,YX系叶中代谢水平增强的7种代谢物均是糖类化合物,在YX系根中也有11种糖类化合物水平被增强。光合碳同化速率增强及糖类物质水平提高可能是YX系产量超越原始宁春4号的主要生理原因。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YX系根和叶中有大量编码生长调节因子的基因上调表达,说明YX系可能通过上调某些生长调节因子提高产量和适应性。

关键词: 宁春4号 春小麦 代谢组 转录组 遗传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生境破碎化对蝗虫暴发及其天敌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概述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生境破碎化导致草地生境大小、连通性和结构发生变化,是草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对于蝗虫暴发及其天敌昆虫多样性降低有潜在影响。该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概述草地生境破碎化对蝗虫暴发及对其天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并对提升天敌昆虫控蝗能力、减缓蝗虫激增及增加天敌昆虫多样性进行展望。

关键词: 草地破碎化 蝗虫暴发 天敌 多样性 文献计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高产杂交组合筛选研究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筛选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高产杂交组合,以引进的1个苜蓿雄性不育系株系(MS-GN)为母本,10个优良紫花苜蓿单株(紫花苜蓿354-05、骑士-02、甘农8号-04、紫花苜蓿440-02、皇后-25、紫花苜蓿319-01、陇东苜蓿-06、紫花苜蓿343-02、阿尔冈金-19、三得利-74)为父本,共配制10个杂交组合,编号分别为M×1、M×2、M×3、M×4、M×5、M×6、M×7、M×8、M×9、M×10.通过测定杂交组合F1 代连续两年的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和鲜、干草产量等指标,结合一般配合力分析,筛选高产杂交组合.结果显示,M×4的两年平均株高最高,显著高于M×7、M×3、M×5、M×8和M×10(P<0.05);M×6的两年平均茎粗最粗,M×1的两年平均一级分枝数最多.M×1和M×6的两年平均鲜草产量最高,均为2.02 kg/株,M×4和M×1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均为0.60 kg/株.株高、茎粗和一级分枝数均与草产量呈正相关,且株高和一级分枝数与鲜、干草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产量性状聚类分析将杂交组合分为4类,其中产量性状表现较优的组合为M×1、M×6和M×4,与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一致.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中,M×4株高最高,M×6茎粗最高,M×1 一级分枝数最高,M×1和M×6鲜草产量最高,M×1和M×4干草产量最高.研究表明,各杂交组合中,M×1、M×4和M×6的产量性状综合表现较优,为高产杂交组合.

关键词: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 产量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般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LbaHY5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枸杞LbaHY5基因的性质及功能,探明LbaHY5在枸杞果实发育中的作用,以宁夏枸杞宁杞1号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及qRT-PCR等方法对LbaHY5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LbaHY5开放阅读框全长为483 bp,编码16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7.52 ku,等电点为9.69,属于亲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和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LbaHY5蛋白含有bZIP结构域,属于bZIP家族成员。进化树分析表明,枸杞LbaHY5蛋白与茄科植物如番茄、马铃薯等的HY5蛋白高度同源。此外,启动子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多种功能元件,这些元件分别与光信号、激素信号以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相关。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baHY5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qRT-PCR检测发现,LbaHY5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茎中最低,且在果实发育时期表达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研究表明LbaHY5可能参与枸杞花器官和果实生长发育。

关键词: 枸杞 LbaHY5基因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不同园艺设施类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设施农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园艺设施是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领域,主要目的是突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农作物高效生产。其设计和结构建造通常需要密切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特点、水文情况、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和技术资源。该研究通过文献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西北地区不同园艺设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西北五省三大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的设施发展情况并归纳总结,寻找园艺设施现存的问题。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现代化设施园艺高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并有望对西北地区园艺设施产业的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艺设施 西北地区 发展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连作年限下粪肥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设施大棚长期连作对腐熟粪肥还田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选取连作0、3、5、8、12年设施韭菜大棚,设置不同粪肥还田量处理,分别为未还田(M0)、低量还田(M7.5)、中量还田(M22.5)、高量还田(M45)。结果表明,连作超过3年会降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粪肥还田有助于提高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其中M45处理相比M0处理可增加9.85%土壤有机质含量;M45处理相比M0处理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含量,且连作5年条件下的微生物量碳、磷含量最高,而连作3年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基于高通量测序发现,连作年限越久,香农多样性指数越低,造成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粪肥还田处理可提高香农多样性指数及优势菌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其中M45处理最为显著;相关性分析得出粪肥还田后土壤MBC、MBN、有机质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对于连作作物应注重有机物质投入,有助于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群落多样性。此外,高量粪肥还田后,土壤全盐、重金属Cu、Zn含量有轻微增加的趋势,在以后研究工作中可予以关注或做出预警分析。

关键词: 粪肥还田 土壤化学 土壤微生物 连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贺兰山东麓子产区马瑟兰葡萄酒产地识别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马瑟兰单品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明确葡萄酒中碳、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探讨碳、氧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在小尺度区域葡萄酒产地识别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红寺堡、青铜峡、永宁、贺兰和镇北堡5个子产区马瑟兰单品葡萄酒样品45份,监测分析葡萄酒中矿物元素含量及δ13C、δ18O值,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的葡萄酒产地判别模型。结果:碳、氧稳定同位素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馏,总δ13C>乙醇δ13C>甘油δ13C,三者表现出一定的同源性;δ18O大小依次为葡萄汁δ18O>葡萄酒中δ18O>水中δ18O。As、B、K、Li、Mn、Ni、Pb、Rb、Sb、Sr、Ti、Cs元素在部分产区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δ13C、δ18O及Ba、Ca等13种矿物元素在不同产区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基于碳、氧稳定同位素构建的葡萄酒产地判别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仅为40%,基于矿物元素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结合矿物元素的正确判别率均为95.6%。结论:矿物元素可有效区分不同子产区的葡萄酒样品的有效指标,但碳、氧稳定同位素不能作为小尺度区域葡萄酒产地判别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子产区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产地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酶、乳酸菌等添加剂对藜麦秸秆营养价值与发酵品质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及菌酶联合对藜麦秸秆营养价值及发酵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试验1组(纤维素酶)、试验2组(青干贮专用复合酶)、试验3组(瑞森复合乳酸菌III型)、试验4组(瑞森青贮宝)、试验5组(乳酸菌)、试验6组(青干贮专用复合酶+复合乳酸菌III型)、试验7组(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试验8组(纤维素酶+瑞森青贮宝)、对照组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发酵60 d取样测定常规营养成分、pH、有机酸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1组pH评分比对照组提高500%(P<0.01),试验6组综合评分比对照组提高50.54%(P<0.01),试验6组、试验1组感官评价效果较好;试验1组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4.20%(P<0.01),试验1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45%、15.06%、13.10%(P<0.05);试验8组、试验7组乳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6.72%、50.09%(P<0.01);发酵处理后藜麦秸秆单宁含量比发酵前降低了87.5%;试验3组、试验6组、试验8组藜麦秸秆发酵后总皂苷含量分别比藜麦秸秆原样升高了100.27%、43.56%和11.23%。结果显示,添加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可有效改善藜麦秸秆发酵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同时,在藜麦秸秆中含有一定的单宁、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

关键词: 藜麦秸秆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饲用价值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